国企职工反对特权和腐败
国企职工反对特权和腐败
国企内部存在一些特权腐败现象,绝大多数职工是很痛心的,对这些现象更是坚决反对的。有的职工感到尴尬甚至痛苦,他们自己本身并没有享受什么特权,但是在社会上,因为企业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他们不可避免地也要面对社会批评,仿佛自己的过错一样。这也是国企职工一种特殊处境。
面对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看到有一些文章作者认为国企内部腐败问题是由于“垄断”,对这个问题可能要深入研究,然后再下结论。不错,垄断本身就是一种权力,不能说腐败与垄断没有一定的关系,但权力与腐败又不能直接划等号。国企内部存在腐败问题,我个人认为,根本原因不在“国企垄断”,而在于私有制的社会土壤的急剧发展,这一土壤对社会(不仅仅是国企)产生了思想的决定性,对一些管理者起了决定作用,即使采取各种反腐措施,也只能遏制而难以根除。
国企职工本身感觉到不好的现象主要是这一些:一是多年来实际推行着“行政一把手”负责制(现在称谁是“一把手”),行政权力过大,自上而下形成体系,很多人将党委系统称为“配角”;二是多年来推行的“高管年薪制”,等级分配制(是上面决定的),使管理层与工人收入差距拉大,国企职工对此意见是很大的,但难以改变;三是与“三资企业”一样,普通职工与企业是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人公”成了雇佣者,劳动关系与以前不同,这种关系的改变,并不能调动大多数劳动者的积极性,而是相反。这些方面是最根本的问题。
国有企业职工大多数还是认为国家需要国有企业在经济领域中保持垄断并不断发展,这样对国家有利,大多数职工是有此觉悟的。职工对这些“新”制度意见很大,但怎么改变?
实践证明,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是有矛盾的。私有经济成分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挑战仅剩的国有经济,这是由两种经济不同性质决定的。矛盾已经出现,国有企业处在经济关系矛盾的风口浪尖上。
写了这一些,可能不正确和全面,只能说是个人的一点想法,代表的只是个人。(20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