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街

记得58年大跃进,真是东风浩荡,红旗漫卷。人们风风火火,白天不是白天、黑夜不是黑夜,干活不分上下班。全国一盘棋,那里需要那里去,队长一发话,背起被子卷就出发。走到那、干到那、吃的那,住到那,都是好同志、都是一家人,都是自己的分内事。顶烈日、戴月亮,三伏不怕热、三九不怕冷,一心一意干革命,誓与英美来争峰。赶上英国、超过美国,大人孩子都在说、都在做、都在想着。
轰轰烈烈的热火朝天在前面干的是大部队,这种形势使一部分人也与时俱进了,他们也跟随大的形势一同前进,并且自觉不自觉在比学赶帮超。在那个年代,各社(公社)、各大队(村)、以及小队也都有一个现在叫“后勤收容队”,当时叫扫暮气队,也有叫大跃进检查组。这个组在社员下地以后开始对各家进行检查,发现有的没有出工的、没有下地的,甚至没有起床的,进行游街示众。又一次我们队有几个没有下地的社员,还有一个休探亲假的工人没有起床,被扫暮气组逮住啦,进行游街。扫暮气组要叫休假工人掂尿盆游街,工人不好意思一个劲求情,扫暮气组同意不掂,但必须到群众中检查,说;“我是工人,我有暮气,我现在没有起床,被逮住了,今后我要改正错误,积极参加劳动,再不睡懒觉了”。他们游遍了全村有人干活的角落。
一次次的扫墓气,不间断的大检查、小检查,斗争、批判、游街,有的甚至按低脑(头)、摞面。使劳动群众自觉不自觉的在战天斗地,积极的和不积极的出工干活。就是这样赢得58年的大丰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修水渠、修水库,平整土地,初步的改变生产条件,给后来的粮食增产打下来基础。那一代人就是在奉献的潮流中,除了奉献、还是奉献。
那年头人们的奋斗精神自觉不自觉都是尽力的,后来的三年大旱,粮食急剧的减产,人们的生活是建国以来最不好的时候,特别是60年,肚子就没有吃饱过,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照样是奋斗在田间地头,奋斗在工业的阵地上,奋斗在他乡的水库工地上,奋斗在水渠的开挖上,奋斗在炼钢的高楼旁,有的人为此永远的倒下了。后来在忆苦思甜中,有的人把这一段也忆上了,足以说明那时的生活水平。就是这样的高积累、低消费才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的速度打下了坚实的农业基础,使粮食生产稳步的上升,才吃饱了肚皮。如果都像小岗村人各自去讨饭,可能现在也吃不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