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无意识”创作
文章围绕赵本山春晚小品《捐助》展开,分析其无意识创作背后隐藏的中美关系与社会议题,结合其他作品探讨其深层含义与社会现实反映。
“个,十,百,千,哎呀妈呀,后面还有个三啊!”这是春晚小品《捐助》中赵本山最大的“包袱”。在一片哄笑之余,我突然想到去年公仆们抖下的最大“包袱”也不过如此------“个,十,百,千,哎呀妈呀,前面还有个亿啊!”----八千亿的美国债券,笑的是美国观众们。
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爱心”的主题看,这个小品跟以往相比确是乏味点。但是站在中美关系的主题看,却是鬼斧神工。本山大叔的“灵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小品中“本山”酷似公仆,精英或“社会的良心”,“刘能”大叔则俨然是人民的代言人,两人字字珠玑,句句精辟!
刘能:“咱俩是股东!”-----对!全国人民正是美国债券的股东。
本山:“是他鼓动我捐款的”-----对!公仆向来认为自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正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才买的美国国债,精英们认为这是最优的选择。
刘能:“X#O%@。。。。。。”-----对!一年多以来,人民在不断的对美国债券瞎嚷嚷。
本山提高一档音量进行压制:“Y#O%@。。。。。。”-----对!一年多以来,精英们在主流媒体高八调大吹大擂“美国人借我们钱啦”,“中国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更大发言权啦”。
最后本山把手一摊:“现场直播”-----对!精英和公仆们最后的杀手锏无非是“和谐”,“国际形象”,“时代周刊X大经济人物”,“距离世博会还有XX天”,“常识”。
刘能无奈把嘴一撇:“现场直憋”-----对!不明真相的群众很憋气!
刘能看到本山和大婶对拜,脱口而出“你们咋还拜上了呢”-----对!当看到火车不停站的把日本游客送到机场时,看到空军出动直升机把患病日本游客从泰山送下来时,看到韩国人在广州杀害中国女子却被礼送出境时,看到优质产品拿着出口补贴漂洋过海时,不明真相的群众不禁要问:“你们咋还拜上了呢”
刘能看到本山和大婶一块坐在炕上时,嘟囔着“看来我是多余的了”-----对!不明真相的屁民确实是多余了。
大婶一时口快“让我儿子给你当爹”-----对!不管是社会关系还是国际关系,欠大钱的就是爹。
本山惊呼“咋捐钱还捐出个爹来呢”-----对!当美国再次售台武器,再次会见分裂分子,再次贸易制裁,公仆,精英,社会的良心们都惊呼“咋捐出个爹呢”
刘能抢过麦克风,愤怒的说“刨根问底刨的不深,我得往祖坟上刨!”-----对!这是人民的呼声,正义的呼声,时代呼唤着斩草除根!
本山和蔼的说“连美国那么富今年不也跟我们借钱来了吗?”顿时,全场掌声雷动(也包括电视前的我)-----群众并非脑残的五毛们,这是为本山大叔哪壶不开提哪壶而喝彩!愚民中从来不会停止滋长这类悲壮愤懑的情绪。当辽国把北宋干的一败涂地时,民间就发展出《杨家将》;当西夏把北宋干的屁滚尿流的时候,民间就发展出《十二寡妇征西》。总之,当精英们无法领导民众走向胜利时,民众就在文学中找到了寄托。这或许叫“YY”,然而也体现出民族的力量源泉正潜伏在民众之中。
文艺作品一旦创作完毕,就获得了独立的生命。尽管作者总是要用自己的世界观来规范作品的主题,但是作者却无力规范观众的欣赏角度。相反作者大量“无意识”创作带来的“副主题”总是顽强的表达出来,与作者的有意创作的主题在观众面前一争高下。
所以本山大叔未必有意识的依据以上潜台词来创作,但是他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人,具体的说,他是刚和我们大伙一起渡过2009年的人。社会现实成为作品中大量“不言而喻”的素材,尽管作者可能企图运用这些材料来表达一个“爱心”的主题,然而任何一处“不言而喻”的地方都构成了本山大叔“无意识”创作的源泉。
“无意识”创作也体现在本次春晚的蔡明郭达主演的小品《家有毕业生》中。估计他俩想表现“自主创业”这个主题。小品中当爹的郭达希望儿子能把土豆多卖出几块钱,可是当妈的却为了给儿子减轻负担,用补贴3毛的办法托人从儿子买土豆。一进一出反倒亏本。主流经济精英比如茅于轼等宣称“交易能产生财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而小品作者无意识的介入了二者的激烈论战之中。按照劳动价值论,土豆每公斤能多买几块钱,那无非是由于“运输”(从土豆批发地运输到土豆零售地-----马克思认为运输是一种“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特殊过程”)和深加工(土豆削皮,清洗,包装)增加了商品价值。而从小品所反映,儿子所赚的也只能是批零差价(即运输),这本身就决定了这类“自主创业”与“富”起来之间的距离。于是妈妈的回购行为无形中对茅于轼之流的“交易产生财富”给予辛辣的讽刺,同时妈妈所托的那位女孩利用父亲在食堂的关系打开销路,又给吴敬琏之流所谓“反对权贵资本主义”以无情的打击-----资本主义本身就是讲关系的,权贵无处不在,吴敬琏之流无非是让民众继续吸鸦片罢了。
“无意识”创作还体现在毛阿敏演唱的世博会主题歌《微笑》。作者无非企图表达“天下大同”的“地球村”理想,讴歌当前的和谐盛世。然而,他无意识的采用了类似西方宗教歌曲的旋律,跟奥运会歌《我和你》异曲同工:节奏和缓,音调平和基本没有起落,伴随这精美的灯光布景,好像旋律在耳边旋转,一直迈向天堂。不愧是和谐盛世的安眠曲。但不小心表达出主流精英以西方之好恶为自己之好恶的现状。
如《微笑》这类的“作品”注定是生命短暂的。因为作者有意识依托的创作背景是“虚幻”的,而作者无意识采集的素材却是真实而丑陋的。观赏这些无生命力的靡靡之声固然是难受,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些粉饰太平的作品绝大部分都随着晚会帷幕落下而消亡,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一生再也没机会“欣赏”它们了,于是这构成了我们继续观赏的动力-----这也许正是普罗大众依然老老实实呆在电视机前的“集体无意识”而已,只不过,这确实不是审美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爱心”的主题看,这个小品跟以往相比确是乏味点。但是站在中美关系的主题看,却是鬼斧神工。本山大叔的“灵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小品中“本山”酷似公仆,精英或“社会的良心”,“刘能”大叔则俨然是人民的代言人,两人字字珠玑,句句精辟!
刘能:“咱俩是股东!”-----对!全国人民正是美国债券的股东。
本山:“是他鼓动我捐款的”-----对!公仆向来认为自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正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才买的美国国债,精英们认为这是最优的选择。
刘能:“X#O%@。。。。。。”-----对!一年多以来,人民在不断的对美国债券瞎嚷嚷。
本山提高一档音量进行压制:“Y#O%@。。。。。。”-----对!一年多以来,精英们在主流媒体高八调大吹大擂“美国人借我们钱啦”,“中国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更大发言权啦”。
最后本山把手一摊:“现场直播”-----对!精英和公仆们最后的杀手锏无非是“和谐”,“国际形象”,“时代周刊X大经济人物”,“距离世博会还有XX天”,“常识”。
刘能无奈把嘴一撇:“现场直憋”-----对!不明真相的群众很憋气!
刘能看到本山和大婶对拜,脱口而出“你们咋还拜上了呢”-----对!当看到火车不停站的把日本游客送到机场时,看到空军出动直升机把患病日本游客从泰山送下来时,看到韩国人在广州杀害中国女子却被礼送出境时,看到优质产品拿着出口补贴漂洋过海时,不明真相的群众不禁要问:“你们咋还拜上了呢”
刘能看到本山和大婶一块坐在炕上时,嘟囔着“看来我是多余的了”-----对!不明真相的屁民确实是多余了。
大婶一时口快“让我儿子给你当爹”-----对!不管是社会关系还是国际关系,欠大钱的就是爹。
本山惊呼“咋捐钱还捐出个爹来呢”-----对!当美国再次售台武器,再次会见分裂分子,再次贸易制裁,公仆,精英,社会的良心们都惊呼“咋捐出个爹呢”
刘能抢过麦克风,愤怒的说“刨根问底刨的不深,我得往祖坟上刨!”-----对!这是人民的呼声,正义的呼声,时代呼唤着斩草除根!
本山和蔼的说“连美国那么富今年不也跟我们借钱来了吗?”顿时,全场掌声雷动(也包括电视前的我)-----群众并非脑残的五毛们,这是为本山大叔哪壶不开提哪壶而喝彩!愚民中从来不会停止滋长这类悲壮愤懑的情绪。当辽国把北宋干的一败涂地时,民间就发展出《杨家将》;当西夏把北宋干的屁滚尿流的时候,民间就发展出《十二寡妇征西》。总之,当精英们无法领导民众走向胜利时,民众就在文学中找到了寄托。这或许叫“YY”,然而也体现出民族的力量源泉正潜伏在民众之中。
文艺作品一旦创作完毕,就获得了独立的生命。尽管作者总是要用自己的世界观来规范作品的主题,但是作者却无力规范观众的欣赏角度。相反作者大量“无意识”创作带来的“副主题”总是顽强的表达出来,与作者的有意创作的主题在观众面前一争高下。
所以本山大叔未必有意识的依据以上潜台词来创作,但是他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人,具体的说,他是刚和我们大伙一起渡过2009年的人。社会现实成为作品中大量“不言而喻”的素材,尽管作者可能企图运用这些材料来表达一个“爱心”的主题,然而任何一处“不言而喻”的地方都构成了本山大叔“无意识”创作的源泉。
“无意识”创作也体现在本次春晚的蔡明郭达主演的小品《家有毕业生》中。估计他俩想表现“自主创业”这个主题。小品中当爹的郭达希望儿子能把土豆多卖出几块钱,可是当妈的却为了给儿子减轻负担,用补贴3毛的办法托人从儿子买土豆。一进一出反倒亏本。主流经济精英比如茅于轼等宣称“交易能产生财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而小品作者无意识的介入了二者的激烈论战之中。按照劳动价值论,土豆每公斤能多买几块钱,那无非是由于“运输”(从土豆批发地运输到土豆零售地-----马克思认为运输是一种“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特殊过程”)和深加工(土豆削皮,清洗,包装)增加了商品价值。而从小品所反映,儿子所赚的也只能是批零差价(即运输),这本身就决定了这类“自主创业”与“富”起来之间的距离。于是妈妈的回购行为无形中对茅于轼之流的“交易产生财富”给予辛辣的讽刺,同时妈妈所托的那位女孩利用父亲在食堂的关系打开销路,又给吴敬琏之流所谓“反对权贵资本主义”以无情的打击-----资本主义本身就是讲关系的,权贵无处不在,吴敬琏之流无非是让民众继续吸鸦片罢了。
“无意识”创作还体现在毛阿敏演唱的世博会主题歌《微笑》。作者无非企图表达“天下大同”的“地球村”理想,讴歌当前的和谐盛世。然而,他无意识的采用了类似西方宗教歌曲的旋律,跟奥运会歌《我和你》异曲同工:节奏和缓,音调平和基本没有起落,伴随这精美的灯光布景,好像旋律在耳边旋转,一直迈向天堂。不愧是和谐盛世的安眠曲。但不小心表达出主流精英以西方之好恶为自己之好恶的现状。
如《微笑》这类的“作品”注定是生命短暂的。因为作者有意识依托的创作背景是“虚幻”的,而作者无意识采集的素材却是真实而丑陋的。观赏这些无生命力的靡靡之声固然是难受,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些粉饰太平的作品绝大部分都随着晚会帷幕落下而消亡,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一生再也没机会“欣赏”它们了,于是这构成了我们继续观赏的动力-----这也许正是普罗大众依然老老实实呆在电视机前的“集体无意识”而已,只不过,这确实不是审美了!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