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秘密及市场原教旨主义批判—兼论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价值
市场经济的秘密及市场原教旨主义批判—兼论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价值
旭日
本来这篇文章想年后再写的,一来考虑到现在转基因的事情越演越烈,事关民族存亡,希望等这个事情有个说法之后再来与乌有之乡的各位网友一起讨论市场经济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慢慢秋后算账;二来是考虑到快过年了,希望大家都能过一个好年,暂时停止对某些人的批判和某些事情的争论,来年再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接踵而来的挑战。可是这几天在乌有之乡,发现即便临近年关,大家对民族存亡的关切和体现出来的同仇敌忾的精神让人非常振奋,使我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想法,将自己关于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观点拿出来与同志们一同商榷,也作为献给广大乌有之乡网友的新春贺礼。有道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本文将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找寻迷失很久的真实规律,指出作为经济发展手段之一的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效用及缺陷,以便我们正确把握其精髓,然后方能驾驭自如。然后我们就会明白,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根本不懂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可能故意总在表面上做文章以掩盖经济发展的真实规律(不难理解,经济太重要,别人都搞懂了,他们还混个屁啊),顺便印证和进一步剖析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最后作为人民群众的我们都看懂了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小部分人也就到了绝望的边缘。不足之处请同志们包涵,并且斧正。
准备工作—什么是经济决策的依据?
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很多经济学家,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胡说八道者居多,通过什么复杂的模型来得出什么惊人的结论,再配以自己崇高的经济学界地位,以此来作为理论依据,最要命的是还试图来影响民意和决策。我以为,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不是你通过一个脱离了现实的模型得出的结论就可以来指手画脚的,而是必须根据历史经验的横向与纵向对比,来验证各种经济发展方法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在什么情况下可行,在什么情况下不可行,然后用通俗的语言讲给人民听,提议也好辩解也好。当今经济学家,多以西方经济学大师的论断和定理,再凭借自己崇高的国内经济学地位,配上一些经不起广泛检验和民意反馈的片面例子,理直气壮地将此作为指导经济发展的立论依据。事实上,经济决策的依据,不在于提议者的经济学功底有多深厚,也不在于运作过的资源有多少,而在于能不能用历史且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将方法分析得充分,并且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毛泽东同志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以专家地位来忽悠老百姓不是经济学家的专利,这种愚民化的手段据悉已经在西方实行了很久,在参与社会化大分工让你成为工作和金钱奴隶的同时,让你不知道或者不需要知道其他的事情,因为我们看到为什么很多外国人不知道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而是依靠着他们所熟知的舆论批判和民主体制来保障他们的幸福;这种“专家式的忽悠”更加不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专利,因为我们最近看到搞转基因的生物学家们也在用这种忽悠开道,说科学证明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你经得起历史和经验的检验吗?你经得起人民的经验吗?科学和法律一样,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东西,怎么可以凌驾于人民至上,变成比天都大的东西?所谓专家学者,尤其是社会科学里的,本应当具有常人所不及的洞察力与判断力,指点迷津之后人民能够理解并且拍手称快,这才是真正的专家,这才是人民的专家。最好的例子,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很多论断,成为我们拥护的最直接动力,并且拿来成为我们与帝国主义与境内外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强大武器。毛泽东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本质上就是想将判别权和审判权交给人民,并且让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的智慧是不能低估的,更不要妄自菲薄。因此,决策的依据不在于其他,就在于两个,一是历史与经验的充分考察,这就需要务实的而不仅仅是依靠模型和理论的专家;二是人民群众的检验,这就需要民意的监督和审判。
市场经济的秘密之一:私利与竞争
当大家了解并且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认知能力后,我们就可以继续,来看看横行世界,带来经济繁荣同时带来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市场经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现在的西方经济学,无论宏观或微观,都有一个最最基础的模型,那就是供求关系。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不需要去干预,因为市场会自动达到出清,也就是自动均衡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了解经济学里的解释,但我想提醒的是,中国房地产的价格在短短几年里面,人口结构没有出现剧烈的变化,也就是需求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实际供给不断飙升,为什么价格也在不断飙升呢?用牛刀的话来讲,大意是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商品能用涨价的方式实现大量库存化。到底是丈母娘需求,还是官商勾结造成腐败,还是供给不足需要农地入市,还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里找到答案:Self interest and competition leads to social prosperity(私利与竞争带来社会繁荣)。这一语道破天机。原来带来社会进步的不是什么资本投入,不是什么产权界定,而是私利和竞争,其实这正是市场经济的精髓!左右市场的不是什么供给与需求,而是私利和竞争!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私利和竞争能导致社会的繁荣。私利不用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利的行为,简单说来也就是都想着去赚钱,其实这一点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像样的货币,人们赚的是赖以生存的物资(其实现在不还一样,货币只是一个媒介,最终还是要用来给自己购买消费品的);一个新兴的行业,假如刚开始只有一个人,那么一定是卖家想要什么价就要什么价,尤其是对于需求弹性小的行业,比如大米;其后有其他生产者进入,开始有了竞争,假如价格稍微低一点点,那么这个产业里的消费者都冲着他去了,另外一个人就无钱可赚濒临破产,因此他也会跟随着降价,最终达到经济学里所说的均衡的价格—因为他们有成本限制的,不可能低于成本和自己的必要回报率销售做赔本的买卖,此时也就没有了高额利润,消费者也就得到了最大的实惠,这也就是经济学里面所说的市场如何达到自动均衡的机制。在现实中,仅有两个竞争者是不行的,因为有每个人有产能的限制,即使一方降价,另一方仍可以维持较高的价格,因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另外两个人也会因为产能的限制而达成合谋,也就是垄断寡头,因此变得不积极夸大自己的产能,提升自己的技术和竞争力,而是共同坐庄这个市场。因此,要市场达到均衡,需要进入更多的竞争者,使得某几个厂家难以影响市场的产量和价格,并且难以勾结在一起,达到完全竞争和自动均衡,最终造福于所有人。
这样一来,我们就看到了,从经济学上看,房价不降的本质原因,就是缺乏了竞争!据说南京周久耕就在被人肉出来前曾经扬言,哪个开发商敢降房价就拿谁示问。实际上房地产行业的开发商是很多的,利润也有难以想象的空间,不管是由于地方政府支持或者胁迫不降价也好,还是自己因为产能限制而形成同盟不降价也好,还是小房地产商跟风形成顺时而动的默契也好,本质上都是因为缺少了竞争。实际上,不管在哪个行业,一旦缺少了竞争,卖方便可以漫天要价,再增加供给又有何有?理想化的经济学所说的增加供给能降低价格,那也是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上,即增加的供给能有效冲击现有价格,通过竞争争夺需求,从而降价;倘若新增加的供给仍然维持高价,利用长期内缺乏弹性的需求来做文章,慢慢榨干人民的血汗,那增加供给又有什么用?股票交易系统还真容易让人以为是供求在影响市场,但这只是表象,一切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竞争机制!
从用思想说话的年代走到用模型说话的年代,西方经济学走到现在,无疑是陷入一个自欺欺人的怪圈。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哪一门学科,发展了这么多年把问题搞得越来越糊涂,甚至自身都充满了矛盾,美其名曰学术自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意味着永远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而在一定范围内争论是可以允许并且应当受到鼓励的事情。可能过多地追求数理模型造成目前的困境,至于经济学是不是被安排有意混淆视听掩盖经济发展真相,并且为西方利益集团服务,那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如此一个充满矛盾的学科,还试图来指导各国经济政策,无疑是令人怀疑的。因此我们要有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即使没有也要有自己的经济思想来为决策提供参考。西方经济学有一个交叉弹性,以研究替代品对某种商品的影响。简单说来,就是一个产品是价格影响,不仅仅取决于供求与需求,还取决于其替代品的价格。我们可以理解这个说法,但换过头来想想亚当斯密的观点,替代品本质上就是为这种商品提供了竞争啊,所以才会影响它的价格!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可以量化,也不是所有可以量化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严谨的数理模型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好的,但我们更需要各个学科中思想的大师,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学科!假如经济学家靠不住,那么就要靠民间学者,靠广大人民的力量!
市场经济的秘密之二:科技
上面,我们只是对市场经济的秘密了解了一半,知道为什么左右市场经济的两股力量从来不是什么供给与需求,而是私利与竞争。市场经济就像一个自我平衡体系,让追求私利的人们有了前进的动力,同时通过竞争让这些贪婪的人们自相残杀,最终为天平另一端的消费者们造福。这种自我平衡的体系无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相似的联系。但是,我们仍然会疑惑,为什么美国这样的国家会大力维护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公平的竞争制度呢?难道美国那些贪婪不知多少倍的西方资本家们不会一起做庄市场维护自己的利益吗?一定要通过竞争的手段来痛苦的PK?这种结果难道这个是美国人民几百年来斗争的结果吗?
我以为,答案是否定的。让我们来看看竞争主导下的市场经济还会带来什么。人的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可能永远是不会改变的,尤其是西方那些贪婪的资本家们。这里要声明一点,挣钱本身并没有错,但假如不顾其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安危以暴力的手段和强盗的逻辑去挣钱的话,那就有了很大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引入西方经济学初期,对于自利与自私的坚决的区分。在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原有的市场已经饱和,利润率都很微薄,那么接下来会怎么办?自然是改进工艺,提升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或者降低成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技进步,也就是中央一直在强调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研发。为什么呢?因为你通过提升科技水平,要么降低了成本,要么提高了生产效率,两者的同一结果都是,使得自己的产品提升了一个档次,使得别人的产品跟自己不在一个竞争水平上,减少了竞争对手,从而获取高额利润!纵观中国经济腾飞的近十几年,虽然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但已经出现了越来越高水准的工艺,越来越丰富的物资与产能,以及越来越细分的市场。其实细分市场也是竞争带来的结果,即在原来同一个市场中,为了求生存,而从更细小的方面进行差异化改进,找到市场的突破口,做的更专业,摆脱了和其他同质商品竞争的纠缠,实现盈利。细分的市场和科技的进步一样,都是竞争带来的结果,而科技才是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真正法宝!为什么我们有很多的大型挖掘机都必须从国外进口?为什么美国的不少军事和科技水平那么先进?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先进的科技水平,这些科技也不是他们吃饱了没事干研究出来的,而是通过竞争的压迫和摆脱竞争的利润最大化的诱惑两者驱动下研发出来的。这才是美国整天处心积虑要保护公平竞争的原因,他们深知科技是国力强大的直接保障,也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恐怕是做了坏事怕落后遭报应的心态居多,实际上也一直在打落后的国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竞争机制,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市场经济,不用自己的开发科技,自然有千千万万的人们去研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后到时候政府大笔一挥用印出来的废纸来购买这些技术,乐得坐享其成,进一步保障自己在全球全产业的霸权,何不快哉?
因此,每每看到地方官员行政干预经济活动中饱私囊时,我不得不想骂他们的愚蠢。市场经济在于对它的理解与驾驭,中饱私囊也只是暂时和短暂的,GDP再高有个屁用,核心技术在别人手里,自己只能为别人做衣裳。这里同时体现出西方经济学的虚伪,一向强调私有制基础,却对于技术的创新与转移闭口不提,而充分强调假如全球化大分工的好处,那就是可以获得多少多少money。有钱算个屁啊,科技实力才是真本领!
对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批判
因此,我们看清楚了市场经济的精髓,就是私利与竞争,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就是科技的进步。准确的说这不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而是竞争机制带来的,不完全竞争机制下的市场经济可能使人民生活得很好,但不见得能带来科技的持续进步和创新,本质上还是竞争机制带来的。既然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是市场经济,就知道应该如何去驾驭它。答案就是:政府应该去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因为市场是不会自动出现的,是要有人来建立和维护的,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是这样的道理。这个里面有很多的内容,不仅仅包括:
1. 消除信息不对称,建立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严打欺诈和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经济行为,或者叫做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2. 消除进入市场的壁垒。很多地方路不通,难以融入经济发展,修了路,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成为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基础。这是一个壁垒,类似的还有政府官员对于市场经济的过度干预。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官员要廉洁,为什么有的国家整天把民主和独立挂在嘴上搞得像真的一样(当然显然不是真的,而是为其利益服务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不妨碍经济发展,进而不妨碍科技进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简单说来就是用关系来挤压公平的竞争手段;
3. 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简单说来就是打击串联和合谋行为,同时扶持一些行业里的中小企业以保证竞争;
4. 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融合。形而上学的经济学家们假如以为竞争中自然会产生科技进步,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一种极不严谨的态度。做过企业的人就知道,尤其对于中小企业,不要说创新,就算引进新技术是多么的艰难!研发技术需要土壤需要平台,需要各方信息和资源理顺之后再来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其实这种理顺本质上也就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需要大力扶植,不能总是靠企业单方面行为,包括治理学术腐败问题;
5. 建立完善的宏观监测和预警机制……
等等,还有很多,大家可以顺着建立维护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思路来继续探讨下去。但是显而易见的是,相比之下,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信徒们的理解是多么的浅显!什么市场自动会调整出清的,什么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根本不知道市场经济是怎样运用的,还来凭借从西方经济学里学来的一些胡乱理论妄加定论,难怪叫做原教旨主义,我看跟宗教就没有两样。个人认为,宗教与科学的最大差别,就是有没有论证的过程。我们的分析已经非常清楚,国内外经济学界从来没有争论清楚的一个问题--政府到底要不要干预,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政府应该干预的是,建立和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消除市场和信息的壁垒,打通经济发展的源头,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创新;至于市场经济活动本身,政府应当尽量不干预(是不是完全不能和不需要干预呢?我们在秘密三里面会分析),尤其是杜绝钱权交易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有钱大家一起来赚,看各人的本事,这个本事不是拉关系找后台的本事,而是产品本市场认可的本事,经得起公平竞争的本事。还有关于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时候,原教旨主义者有口口声声地说产权界定不明晰造成经济发展障碍,并且从中牟取暴利。国有企业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主体,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我不认为产权不清晰必然造成效率低下,最根本的是缺少激励机制,也就是私利,也就是利润最大化的动机,这未必要与产权捆绑起来,也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绩效考核,比如期权激励。市场原教旨主义还有很多其他荒谬的观点,我都懒得说了,大家可以沿着这个思路看的很清楚。
市场经济的秘密之三:寡头趋势
市场经济是不是一定是一个万能的东西呢?既然这么伟大我们是不是要对它顶礼膜拜呢?我认为显然不是。除去西方几次大的经济危机不谈,市场经济的无能无力我们有目共睹,其实我觉得更多的责任在于引起危机的因素以及政府治理经济的不得力。当然经济危机不是市场经济的特性,其他朝代也有,这显然是我们要随时保持警惕和继续发展经济思想的动力,但我现在要谈的一个市场经济的第三个秘密,也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个负面作用,那就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中有形成寡头的趋势。需要申明的是,这个论点还没有找到确实的依据和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但我个人相信还是存在的,请大家自己辨别。竞争下的市场经济必然结果就是优胜劣汰,最终淘出来的真金会越来越壮大。其实形成寡头本身没有什么不好的,公司做大了有更大的实力来投入市场拓展和技术研发,但假如每个产业形成的寡头都最终走向了联合,一方面对消费者形成鱼肉联盟,另一方面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减少竞争者,同时对监管和约束他们的政治体制进行渗透和影响,那就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官僚资产阶级。现在阴谋论比较盛行,美国幕后的几大家族不也是通过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逐渐胜出的吗?事实上,即使不实行市场经济,不管是在原始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对于利益的争夺其实也就是一种竞争,是无处不在的,美国幕后的几大家族,不管是通过市场经济的竞争也好,还是通过狗咬狗的掠夺也好,都是一种竞争,然后凭借私有制保护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不断地稳固壮大。在中国历朝历代,即使是有私有财产,但宣扬自由平等的私有制价值观点从来没有占据比天还大的位置,人心中有一个正义的天平,所以会出现形成利益集团之后不断的朝代更迭,但更迭最终受苦的是人民。本质上来讲,寡头对市场的影响,还是违背的市场经济的精髓,那就是缺少了竞争,希望它几家独大,这是我们需要特别警惕的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实际上,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连市场经济的本质都没搞清楚,为什么口口声声说要深化改革,除了从改革中捞取好处之外,更多的是想通过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形成对国内各个产业链的巨大影响,也就是贱卖国有资产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形成寡头,进行沆瀣一气牟取暴利!这也就是市场经济的秘密之三,通过大吃小的资本游戏来控制产业,形成我们所说的幕后寡头,进而威胁国计民生的安全。我想,不管是西方帝国主义所控制的中国幕后产业寡头,还是完备的市场经济中长期竞争淘汰形成的本土利益集团,我们都必须给予充分的警惕,最终还是要用保障竞争的手段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这就是一个难题,要求政府在不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本身的同时,又随时保持着干预市场经济的能力,以便危害公平竞争乃至国家政权。因此,当前一党专制的集权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反观美国,在保障公平竞争的同时又设立名目繁多的法律,形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权力体系,不也是异曲同工吗?不管怎样,毛泽东同志写在中南海门前的字道出了解决的方法,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不管市场经济也好,计划经济也好,还是小农经济,不为人民服务的下场最终是可以预见的,寡头垄断不就是不想为人民服务吗?保障公平的竞争机制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和增强国力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是完全两码事,对外开放的好处在于一是能够引进外资产生鲶鱼效用,为本土经济带来活力,而是让中国参加到世界分工中去,用自己的劳动去赚世界的钱。但是过犹不及,假如过度引入外资开放国门,就会对本国经济造成非常大的损害;同时参与到世界分工是好的,但是难以掌握定价权,最终沦得世代为别人打工。全球化运用的好的话,可以让他国的资源为我所用,就像美国一样,运用的不好的话,只能在中国产品垄断全球低端产品的同时,仍然掌握不了定价权,甚至沦为外国公司利润输出的工具。我以为,培养自己的有世界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最终走向世界,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引进外资只是促进本国企业竞争意识的手段,不是结果和目的!最终还要资源和技术掌握在自己企业手里才是王道。
兼论经济发展与货币
认识了市场经济之后,我们顺便来认识下,到底什么是经济的本质,什么是经济发展。现在经济发展都是以货币来衡量的,这样无疑造成一个明显的误导,那就是不知道这个经济里面有多少是多出来的“经济”,有多少是多发行的货币。请读者仔细想想,到底什么是经济发展?我货币收入增加了,购买力持平,这能叫经济发展吗?中国GDP发展这么快,日本GDP也一直很高,但为什么还不能成为世界上有绝对影响力的大国呢?事实上,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人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和利用,最终造福于人的过程。对于大谈什么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西方经济学,这么简单的规律竟然被掩藏的这么深!实际上,现在的社会,财富成了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可以说货币是财富,人的身体健康也是财富,债券和股票也是财富。这无疑把货币与实体经济等价起来,有的时候甚至成了凌驾于之上的人们拼命追求的东西。实际上,货币和金融债券从来就不是什么真正的财富,只是一个充当中间媒介的通货而已,GDP也充其量只能算作是统计的一个口径,只能作为间接判断经济发展的尺度,而真正的财富在于人类对于资源的加工利用。我们可以用货币买来商品为自己享用,而商品是别人用技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加工而利用出来的,因此从本质上将,货币只是拥有了对别人劳动的支配权,而不是真正的财富。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价值论,也就是所说的“货币只有依附商品和劳动才有价值”!有没有听过哪个地方闹灾害,最需要的不是物资,而是钞票?!当市场秩序遭到破坏,市场经济无法运作起来的时候,货币再也无法行使购买行为的时候,所谓的价值储藏就成了彻头彻尾的谎言!这也就是美国最害怕在本土引发战争的原因,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像我们如此多的艰难的战争岁月,战争一爆发,货币就成了纸币灰飞烟灭,美元霸权体系也就将崩溃,而且很可能是被其他货币占了便宜。
因此,我们再一次明白了某些人对于美国国债的态度为什么荒谬之极,居然说不买就等着贬值,只能通过不断补进的方式来维持保值增值。货币只有依附劳动和商品才有价值,然而货币是一个可以通过价格波动来扭曲商品和劳动价值的东西,而西方操纵下的市场经济定价权是帮凶!我们所挣来的巨额外汇储备,是吃苦耐劳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汗挣来的,由于各种原因本来就已经付出了极不对称的巨大代价,现在还要用来买美国的债券,借钱给美国人,本质上就是用中国人民的劳动来支持美元的价值和美国人民的福祉!中国在向美国出口产品的时候已经养了美国人一次,然后再借钱给美国,帮助其购买中国的产品或者全球其他地方的资源,简直就是罪不可恕。我们需要适当的美国国债,出于政治目的和经济制衡的考虑,但是如此大规模的美债简直是滔天大罪。所幸的是,我们看到,2009年起中国已经开始减持美债,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希望我们的相关政府官员和专家对于经济发展和货币要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方能知道如何去指定政策和操作。既然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类通过技术对于自然资源的加工,最终造福于国民,那么为什么不去把巨额外汇储备拿去买全球的重要资源保值增值呢?为什么不拿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国家去发展他们的经济呢?事实上,货币的大发行直接导致了货币的贬值,而资源的相对稳定,或者说在单位时期内的产出稳定,造就了资源的保值增值性,再加上经济活动本身对于资源的巨大需求,无论从战略储备的角度还是从保值增值的角度,自然资源都应当当仍不让地成为外汇储备的首选投向!以我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之后,就应该成立一个学说,叫做资源价值论,因为劳动对资源的加工才是经济发展的真实规律啊!
兼论:私有制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西方的斗争,从来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斗争。我个人非常喜欢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人民”二字,实际上是我党通过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相比西方所强调的公民,我认为人民更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精髓。现在已经有原教旨主义在提要保护所有人的利益了,也就是把所有人都当成了平等的公民,其中包括很多通过非法甚至丑恶的手段聚集财富的既得利益者,你们的利益我们不会碰,反正也没有多少;他们的利益你们也不能碰,不然就违反了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这其实就是私有制的本质,保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中国人民向来以吃苦耐劳著称,也不见得真的会去追究企业家的原罪,但人民心中都是有一杆秤,其实这杆秤就是社会的正义所在。什么是正义?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华传统所倡导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可以理解为按劳分配。当然,根据世界各国各时期的历史经验来看,按劳分配是很难量化和衡量的,但我知道现在的状况绝不是离社会正义偏离了一点点。我以为,经济转型时期造成的贫富差距的悬殊,一些社会丑恶现象的重现,都不能叫做资本主义,但假如没有了社会正义,那么就真的开始成了资本主义的毒瘤了。因此,伟大领袖毛泽东说,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在将舆论和道德制高点交给人民的同时,也暗示着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和私有制所确立的社会价值向来都是为那个阶层服务的。造反有理是有的什么理呢?就是违法了社会正义。这也是为什么胡锦涛同志在上任初期就要提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当然,现在远远没到革命和造反的时候,因为我们要相信并且一如既往地支持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这个历史转折的特殊时刻,与国内外一切丑恶现象作斗争,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真正幸福安康的生活。实际上,坚持社会的正义,也可是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结出的传统价值体系,是西方私有制和普世价值的死穴,更是抗击文化入侵和捍卫传统价值观点的有利武器。听说这种拜金主义就是西方世界用来控制人们的最有效的方式,而我们就需要用我们伟大的数千年传统文化来与之抗争!市场经济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根本上带来社会价值观倾斜的必然原因,同时我们就知道了怎样正确认识并且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手段,同时维护社会的正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到底,就是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患的并不是分配结果不均,而是竞争手段的不公平。顺便提一下,我认为,私有财产能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其实这等于是废话,好像毛泽东同志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就不允许家里有热水瓶脚踏车一样,但是土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体制中的核心,是绝对不能私有化的重要生产资料,否则可能出现的局面是,先通过平均分配,然后通过市场价格操纵的手段“被收购”,最后又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去了,那样的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有什么区别?
私有制,作为一种产权制度,实际上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就形成了,它只是一种制度,是否有效并不取决于被西方宣扬了一千遍的谎言,而在于是否能够维护社会的正义,这必然是和制度没有关系的文化上的对决。回想封建社会,达官贵族被皇上封赏了土地之后,有了这个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然后开始雇佣别人世代为你打工。这显然是不平等的,不然后来我们就不用跟随伟大领袖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闹革命了,不然就不用打土豪分田地了。但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利用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优势,他们知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道理,于是出现了门客数千,自己既做个人情,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其实更加聪明的是利用了这些门客作为自己的智囊,在为有才能的人提供饭碗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极大的智力资源。这相比宣扬独立自由的西方私有制,不知道先进多少倍,他们的富豪从来不真正关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你是独立的,我是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不能侵犯,我们老死不相往来。当然老死不相往来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市场经济还在起作用的时候,那就是金钱还可以支配别人劳动的时候。因此当市场经济的体制被破坏,他们就没办法过了,这有私有制就会受到最严峻的挑战!因此,中西意识形态上的斗争,最终是文化上的斗争,我们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就比他们先进了,现在的我们更加要利用好传统文化这个有利武器,充分发掘它真正的内涵,一来用来捍卫中华民族的文化,二来用来向世界传播,让世界上绝大部分爱好和平的人们,真正的实现大团结!
另附:给乌有之乡的建议
关注乌有之乡有一段时间了,觉得这里是一个令人激动的阵地和平台。这里的文章大致分为两种,有对新兴思想探索的真知灼见,也有对已有现象的鲜活揭露与批评,这些都是好的。我想,乌有之乡在众多红色网站中做的成功的原因,除了这里有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更有对政治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刻剖析,才有了乌有之乡的影响力。假如想做得更大更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分量的红色网站,甚至成为群英荟萃的智库,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努力:那就是,除了关注热点时事话题,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声音外,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框架,来引导网友们朝哪几个方向去思考和讨论,最终形成有益的观点。比如对付美国的文化入侵,如何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文化与金钱之间的关系,如何形成有效的网络监督机制……等等。乌有之乡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也值此新年之际,祝愿广大网友新春愉快,阖家欢乐,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干杯!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