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应对粮食和食品不安全的自救之路:城乡互动
老百姓应对粮食和食品不安全的自救之路:城乡互动
——关于城市人上山下乡的倡议
说明:[1]本篇是《祖国在危急中》的国内篇(8)。上一篇是《用“反腐铁三角”摧毁基层腐败述略》;[2]本篇的写作非常仓促,权当抛砖引玉。欢迎网友们批评、补充和完善;[3] 本篇的内容和主旨涉及每一个百姓的幸福安康,故非常欢迎同意本文基本观点的网友,以各种方式予以转帖。下为正文。
2009.11.27日,中国农业部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投入商业化种植的安全证书,致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批准转基因主粮大面积种植的国家——由此引发了互联网上关于粮食不安全、国家不安全、乃至中华民族不安全的大论战。网民们群情激奋,民意一边倒,质疑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然而,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获得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却在2010.1.6日果敢自信地高调宣布:“转基因水稻最迟5年内走上中国人的餐桌。”
草民以为,虽然网民的质疑声浪具有巨大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但张启发的宣言却具有巨大的政策意义和实践意义:亦即只要未来五年内中国不发生政治大突变,那么,转基因主粮食物肯定会款款登上老百姓的餐桌,并且还极有可能做到让老百姓不知不觉。为什么会这样呢?表面上是因为“一首(巨长无比的)诗(也)吓不走孙传芳……”,实质上是因为中国的后D范式正值“盛年”,不表。
2010.2.5日,草民在中华网军事论坛看到网友“开自行车的”发的一个跟帖,全文引录于下:
晨起床,掀开黑心绵作的被子,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在票贩子手里买张车票,准时赶到地下烟厂上班,九点三十分偷偷用山寨手机看股票从6124.04点跌到1240.46点;中午在餐馆点一盘用地沟油炒的避孕药喂的黄膳,再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杯陈化粮煮的毒米饭;晚上蒸一盘病的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夹两片大粪水浸泡的臭豆腐,还有用福尔马林泡过的凉拌海蜇皮,抓两个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的大馒头,还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白酒。睡前喝杯用三聚氰胺勾兑的牛奶。
唉……这日子过的真是那个爽!!! 这就是一个中国人幸福的一天。
中国人,地球上生命力和抵抗力最强的生物!
——草民以为,这个帖子,是对现实中食品不安全的最生动传神的素描,素描的背后是老百姓的苍凉无奈和恐惧愤怒一起燃烧的熊熊烈火。
综上可见:无处不在的食品不安全已是铁打的残酷现实,粮食不安全也将成为铁打的残酷现实。在此严酷的条件下,城乡老百姓怎么办?草民的看法是:老百姓决不能再被动等待情况的好转(因为事实早已证明,越等越糟),只能立即主动出击图谋自救。怎样才能实现有效自救呢?草民想到的路径是:尽快实现城乡互动。
所谓“城乡互动”是指:城市人【扣除那些反对本文观点的城市人】,尤其是那些家有孕妇和儿童的城市人,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主动上山下乡和乡下人交朋友,从速实现城乡居民的良性互动,尽最大可能保障双方(老百姓)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城乡居民之间得以良性互动的要点及简要说明如下:【因为城乡互动的主动权掌握在城市人一边,故以下内容主要写给城市人,换言之,是对城市人上山下乡的倡议】
0、因为城市人吃的粮食、果蔬和肉蛋鱼虾由乡下人供给,供给的质量也由乡下人控制,还因为乡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可能实施“双重供给策略”——供给自己无毒产品,供给城市人有毒产品,所以,即使为了自己和自己子孙后代幸福安康的私利,城市人也必须深刻自省,放下架子去和乡下人交朋友,诚心帮助乡下人,取得乡下人的信任,才能确保吃到乡下朋友提供的无毒农副产品。
1、城市人中的知识分子、网民和NGO所肩负的巨大责任是—— 其一,不断向中央政府呼吁,争取立法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比如争取立法保障所有转基因物质含量在0.9%以上的产品,在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明“本产品为转基因产品”(以欧盟规定为例)】;其二,不断呼唤更多的网友,立即行动起来,以相对保守为原则,群策群力,在网上自发地建立“三大分类产品库”——即安全的分类种子库及其相反库(即假冒伪劣、杂交和转基因的种子库)、可信的分类农资库及其相反库(即假冒伪劣农资库)、可信的分类食品库及其相反库(即假冒伪劣食品库)——简称为“三大正库和反库”。
2、待“三大正库和反库”基本建好之后,以尽可能就近解决问题为原则——城市人立即上山下乡,和乡下人定点交朋友,和他们一起买种子【买种子的钱最好由城市人支付】,一起播种乃至一起收割加工,最后从乡下朋友那里定点采购【包销】无毒无害的农林牧副渔产品。此外,城市人有责任有义务向乡下朋友介绍和说明“三大正库和反库”——帮助他们买到物美价廉的各种产品。
3、城市人上山下乡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为单位;可以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亲朋好友为单位;可以某个单位或某几个单位为单位;可以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为单位……
4、城乡互动得以有效扩大和深化的总原则是——在合作中,城市人必须保证乡下人在经济上不吃亏。比如,城市人购买乡下人提供的非转基因粮食的价格必须高于(高不少)转基因粮食的价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5、城乡互动一旦由城市人自发启动,随着互动的深入,互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必然会越来越多,因为历史一再证明:人民群众具有无穷的创造力。
6、城乡互动的好处多多,主要有:(1)有利于有效冲击精英集团和奸粹集团的恶性欺诈和恶性垄断,实现城乡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双赢;(2)有利于降低城乡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进而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3)有利于平抑物价,减小通胀;(4)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生产和经营,进而有利于化解三农问题;(5)有利于中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融合,进而有利于抵抗外部的各种干涉和各种侵略……
7、城乡互动的解决路径,既合理来又合法。合理无需多言。合法的意思是:尽管政府可以强行批准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但政府没有理由强迫老百姓种植和购买转基因主粮,更没有理由强迫老百姓购买有毒的不安全食品。
非非毛 2010.2.6LC;2010.2.8 LC 5.15
附文:
兰考卖大米副县长改卖猪肉 无公害猪肉20元一斤
2010年02月08日 来源:东方今报
记者 陶醉/文 刘栋杰/图 2005年,身为兰考县挂职副县长的何慧丽,带着南马庄合作社的农民跑到北京卖无公害大米,成为名噪一时的中国新闻人物;5年后,她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带着南马庄合作社的农民付玉平在郑州卖起无公害猪肉。
●现场:副县长吆喝“卖猪肉”
昨天上午10时30分,天空飘着小雪花。在郑州市鑫苑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西的鑫苑名家社区内,上百斤新鲜的猪肉摆在两辆架子车上正在出售。旁边是一大盆热腾腾的红烧肉供人免费品尝,还有腰鼓队敲起欢快的鼓点助兴。
卖猪肉竟有这阵势?原来这是兰考县南马庄村民付玉平正在销售无公害猪肉,而手拿扩音器、招呼市民买猪肉的则是兰考县副县长何慧丽。
提起何慧丽,许多人都知道她曾带农民到北京卖大米。她是兰考县委常委、副县长,又是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2005年,南马庄700吨无公害大米备受市场冷落;同年12月,何慧丽将大米带到北京叫卖,引得国内一片哗然,无公害大米终于销售成功。
如今,南马庄的付玉平费时9个月,通过自然喂养法养成了10头土杂猪,却不知如何销售。何慧丽挑起这个担子,带着付玉平一起来郑州卖无公害猪肉。
●价格:无公害猪肉40元一公斤
付玉平的卖肉摊一摆,立刻有居民过来询问价格。付玉平说,无公害猪肉40元/公斤,是目前市场上猪肉零售价格的近两倍。
付玉平解释,无公害猪肉价格高,是因为养殖成本高。“首先这种猪的养殖时间长,是普通猪的3倍。自然养殖的猪长到100公斤需要9个月,而通过饲料养殖的猪一般3个月就能长到100公斤。另外,这种猪喂的饲料是花生、玉米、胡萝卜、大白菜等粮食蔬菜,喂养成本高,价格也会高一些。
这样高的价格,市民能否接受?何慧丽认为,对现在的人来讲,健康是最重要的。“购买无公害猪肉是一种差异性消费。我们没有办法让所有市民都买,但是和部分用添加剂喂养出来的猪相比,无公害猪肉肯定有自己的市场和销路”。
市民朱先生尝了一口红烧肉,连连点头。朱先生说,虽然无公害猪肉价格高,但他还是愿意买,“这个猪肉的口感比一般的猪肉好,吃起来又健康,我当然愿意花钱买健康,也不愿意吃坏身子再去花医药费”。
●感受:“猪快乐我快乐”
说起养猪,付玉平有一肚子的经验。
付玉平说,他养了17年的猪,以前他养的猪也是用饲料添加剂喂大的。直到2009年春节,他在郑州的一个亲戚对他说“现在的食物都不敢吃了”,这引起了他的反思。
那时起,付玉平下定决心,按照最自然的方法养殖无公害猪。2009年农历四月,付玉平家里的母猪产下10头小土杂猪,付玉平从这10头小猪开始了自己的实践。
养殖过程中,付玉平遵循的原则是——尊重猪的自然生长规律。他让猪经常接触土壤,为它们准备多样性的适口饲料,如野菜、植物根茎、籽实体等,不投喂任何添加剂。“有空时还要给猪挠挠痒、说说话,让它们快乐生长,快乐的猪才是健康的”。
“每当我到猪圈里给它们喂食时,它们就会围到我身边,蹭蹭我、舔舔我,”付玉平说,“我知道它们很快乐,而它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2009年年底,付玉平喂养的10头土杂猪终于长成。如果按照普通猪肉市场价格出售,付玉平无疑会亏本。这时,身为副县长的何慧丽站出来帮忙。
●探索:建立城乡互动的消费模式
何慧丽称,整个南马庄只有付玉平一家在养殖无公害土杂猪。如何将这种无公害的生产模式进行推广?何慧丽说:“像卖大米的‘购米包地’一样‘购猪包猪’。”
购米包地,是何慧丽在卖大米时提出的一种理念。就是让想吃无公害大米的城市居民向承包无公害土地的农民预付100元“包地款”,农民则在这块地上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为其种植无公害大米,大米成熟收割后农民按双方之前约定的价格直接供给这户居民。
“购猪包猪”也是这种理念,让想吃无公害猪肉的城市居民预付500元“包猪款”,农民对这头猪进行自然养殖,长成后按约定价格直接供给这户居民。何慧丽分析,“由于城市居民已交了定金,农民在养殖无公害土杂猪的时候资金有了保障,销售也有了保障。这样,南马庄生产无公害猪肉的农民就会越来越多”。
“这是种城乡直接对接的销售方式,可以让消费者与农民面对面。”何慧丽对记者说,由于减少了收购、贮藏、批发、零售等诸多中间环节,杜绝了掺假的漏洞,所以这样的无公害猪肉不仅质量可靠,而且价格便宜。
“我们不仅仅是卖猪肉,”何慧丽认为,“最主要的是通过这个无公害、有机食品展示、销售的平台,探索城乡互助与合作消费的可能性,并建立一种能够长期实现城乡互动的消费模式,让城乡民众均受益。这是中原创意农业的一个有意义的重大探索。”
兰考县副县长何慧丽在郑州小区内推销“快乐猪”
2010年02月08日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兰考县副县长何慧丽在鑫苑名家小区帮农民推销自然养殖法生产的猪肉。 商报记者 丁洁/摄
■商报记者 陈松
一位兰考人说,兰考出了两个名人:一个是焦裕禄,另一个是四年前因到北京卖大米轰动一时而被称为“大米县长”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慧丽。
昨天,身为兰考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何慧丽来到郑州,在鑫苑名家小区门口推销农民付玉平用自然养殖法生产的猪肉。
用何慧丽的话说,卖米卖猪肉只是外在表现形式,她更多的是在推销一种理念。
焦点
女县长到郑州卖“快乐猪”
记者(下称记):四年前是卖米,这次是卖猪肉,这些猪肉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何慧丽(下称何):一共带来8头猪,一头提前杀掉送来,已经做成红烧肉,准备让现场的消费者品尝,另外7头现场卖。
这些猪都是南马庄村民付玉平养的,9个半月大,我们叫它们健康猪或者快乐猪。因为它们都是用野菜、植物根茎、籽实体喂大的,不投喂任何违背猪的自然生长的添加剂,而且在饲养过程中,付玉平还十分注意猪的情趣培养,没事的时候对猪说说话、挠挠痒,偶尔也会抱抱它们,让猪能够快乐生长。
记:这样养殖成本不是更高了?
何:是的,粗略算了一下,一头猪的成本大概是1500元,按照平均利润率,得在1500元乘以140%的价格,农民才可以有信心和动力坚持这样的养法。20元的价格确实不贵,一来这是省去流通环节的价钱,二来这是健康的。
记:但还是比市场上的猪肉贵了一倍多,卖得怎么样?
何:上午11点多才到,因为天气原因也没有卖多长时间,被人整个买走了三头,另外三头被附近居民分开购买了,另外还有12位市民与付玉平签订了订购意向书,提前收购付玉平明年的“快乐猪”,这充分说明“健康猪”在市民中还是有市场的,毕竟我们来之前也未在小区做过任何宣传,否则估计销量会更大。
尝试
对新型农民就是要鼓励
记:尽管销售不错,但我还是为养殖户的风险担心。
何:是有风险,付玉平养了近二十年的猪,家里还有100多头普通猪,但他只养了10头“健康猪”,也是一种尝试。
我们没要求过他要养什么健康猪,但他愿意这样养,所以我认为他是“新型农民”,是中国较早觉悟的一代,他们已经明白了化学农业不可持续发展,并愿意加入新领域进行探索。
他明知有风险,但他也明白,“健康猪”是一种发展方向,愿意为这种时代趋势承担风险。对于这类新型农民,我们是鼓励的,所以我要帮他卖,而且还要把他打造成“焦点人物”。
记:这是你的目的吗?
何:不完全是,这只是个开始,卖猪肉的结果已经证明,城市里已经有那么一批消费者愿意接受这种无公害的农产品,也有了一批愿养“健康猪”的农民,我们下一步的打算是如何能够让他们联系起来,让更多城市居民能够出钱预订“健康猪”,也就是说完全按照城市居民的要求进行饲养。
我们准备成立一个河南城乡互助合作社,沟通农民和社区居民, 我理解这就是中国式的CSA——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社区支持农业,这次来郑州卖猪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荐这样一个理论。
这样的好处是,还是打比方来说吧,如果加上物流,“健康猪”的价钱就可能是30元一斤,像今天这样让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对话,然后各少分摊一部分物流成本,价钱就成了20元一斤。
目的
让城市居民和农民兄弟互助发展
记:有了上次去北京卖米的经历,为什么这次把地点放在郑州呢?
何:还得从2006年我去北京卖米说起,当时的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不过当时我也不是真正想卖米,而是对城市与农村互动的一种尝试,结果证明这种互动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极小,毕竟城市有一定的辐射范围,所以我觉得搞互动最好在城市半日生活圈内进行,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想把郑州和兰考的城乡互动做起来。2008年元月份的时候,我搞了一次“郑州—兰考城乡互动联谊会”,当时与会的几十个人为了品尝无公害大米竟然抢起了碗,所以我觉得郑州和兰考互动能行。
记:好像这种互动并不符合市场经济分工越来越细的趋势呀?
何:我们没打算取代市场,也根本取代不了,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冷冰冰的利益最大化在市场里横行霸道。
我经常对朋友讲,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农村对城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城市居民也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打比方来说,如果生产者也就是农民,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增收怎么来,城里人的生命健康还有保证吗?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城市居民本身就是农村出生,曾经与草木为友,与土壤相亲,是农民朋友的天然同盟军,他们愿意拉农民兄弟一把,也愿意拉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一把。
解释
可以炒楼市,为啥不能炒农业?
记:这次卖猪算是一种营销策略吗?
何:可以这么说。我曾经对很多媒体朋友都讲过,我是挂职干部,没有实权,我比地方干部有优势的是有思想,并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我也很不习惯名字前面一大堆的常委或者副县长的称谓,但这是一种资源。无论卖米卖猪肉都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实验,希望通过实验来得出某些结论,为农村、为农民提供理论支持,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知识分子是个“毛”,必须附在某个“皮”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论离不开实际。我所做的,当然也是对某些知识分子“黑板上养猪、实验室里种庄稼”的一种反感,或者说我看不惯吧。
记:是不是也有人说你是在炒作?
何:应该不少吧,可我不在乎。我认为,明星能够通过炒作出名,房产商能够通过炒作提高房价,商业公司能够通过炒作获取利益,那么我们的农民通过炒作获取一些辛苦钱有何不可?况且,我们农民提供的都是一流的产品,我不知道质疑者何故对农民的炒作如此不忿儿?
如果说是针对我个人的质疑,那我就更看不准了。我们在基层做农民合作自助,到现在做城乡互动互助,提倡农业的多功能,提倡城乡公平贸易,难道只是知识分子的另类乌托邦吗?都是有中央政策文件的依据的啊!
难道质疑者就认为一个大学教授就应该规规矩矩地坐在办公室里写论文,或者穿戴整齐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他从未见过的猪?
倘若偏见真的如此,中国的大学还有希望吗?中国还有希望吗?
市场
接受高端农产品
有益健康有益农业
记:也有人说知识分子卖大米卖猪肉不是成熟市场行为,你怎么看?
何:什么是成熟的市场行为?难道只有那种农民负责种地,然后被压价卖给小商小贩,再转卖给批发商、再进超市、再零售给消费者,这样一个庞大的被层层盘剥的链条,才是成熟的市场行为?
这样的市场对农民来说,规律就只有一条:优质不优价,增产不增收。
记:怎么说?
何:如果完全按照他们所说的市场规律,那么农民会关心食品安全吗?相比之下,我觉得它们更关心自己的经济安全。经济压力使他们无暇专心种田,以至于打工成了主业,而种地反倒成了副业。
农民都明白,打多了农药和除草剂,对人的身体没什么好处,但他们不用没办法,因为打工已经让他们很累了,而且打不打除草剂,它的价格都是一样的,但要是不用,就得三四天才能割完,而相比之下,如果在城里打工,比割草带来的效益更为可观,你想他会选择哪一项?
我不是否认市场经济,也不反对农业进入市场。而现在的市场呢?消费者一味追求低价的农产品,导致低端农产品充斥整个市场,不仅驱逐了高端农产品,而且对国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损害。
所以,过去我们一直在说服农民,告诉他们:你们生产高端产品,能获取更大利润,而现在我们改说服农民为说服市民:接受高端农产品,有益健康,也有益农业健康发展。
思路
城乡互动
是中国农业最好的路子
记:也就是说消除成效隔阂,做到完全互动?
何:你也看到了,我们特意安排了付玉平告诉城市居民,这个猪是怎么养出来的?它的价钱贵是因为它是健康猪,而且我们饲养它花了大价钱的。然后让消费者品尝,你觉得我这个猪肉怎么样?
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消除隔阂,然后形成良性互动。
记:是不是有些理想主义了?
何:事实上,除了这条路,中国农业暂时没有更好的路走。
记:如果获得成功,你觉得兰考郑州互动可以推广吗?
何:替付玉平卖猪,鼓励一个付玉平,2.3亿小农在后面看着。推广不敢说,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模式,问题的关键是个人仍存在惰性和盲目性。
记:合作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何:对。以前没有胆量搞无公害大米,合作社成立后有个办公室,天天嘀咕讨论,就讨论出这么个事来了,人多了,胆量也就大了,水稻快要成熟时,他们就到郑州、洛阳看,但进入市场问题也不小。
记:所以你就推动城乡互动。
何:正是如此。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