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孔夫子还能回来吗

火烧 2011-04-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孔夫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回归可能性,分析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教育方法,批判对儒家思想的误解与扭曲,呼吁传统文化复兴与传承。

孔夫子还能回来吗  

   

孔夫子,两千多年来被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的圣人,在世界上也已被当做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孔子学院也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

   

近来,随着孔夫子的塑像在天安门广场的安放与迁移,支持安放与反对安放的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体现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处于转型时期。

   

我们知道,要灭亡一个国家和民族,消灭文化,才是真正的消灭。历史上,蒙满民族入主中原,最终还是以儒道佛为主流文化;欧美日俄等列强多次入侵中华,皆不能亡我民族。四大文明古国中,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了2500多年文明历史的民族,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包括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

   

那么,真正的儒家思想是什么呢?他是一种社会教育。“……,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育,现在人不相信,没有接触过,也没有方法体会,认为古圣先贤的东西是落后的,是封建的、专制的,把这些帽子统统扣上去,废弃了,不要了。…… 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是什么呢?他最高的教育目标是恢复人的本性,‘明心见性’,用现在的术语来说,这个教育宗旨是教一个人认识人生价值,明白人生意义,体会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认识自己,认识宇宙啊! ‘五伦十义’、‘五常八德’,是什么呢?如果说它是过去专制、独裁的帝王拿来统治老百姓的工具,那就大错特错了。殊不知,‘伦常道德’是自性本具的良知良能,是自性的自然流露。所以从前的教育是启发人性,启发人性本具的良知良能,重点在此。国家能够长治久安,人生确实有意义有价值”。

   

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五伦十义”、“五常四维八德”。这是用来修身养性的标准。现常常被误会成封建礼教。

   

儒家教给人们的修学方法及程序(不能缺少和次序颠倒)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学目标按次第有三个,即君子、贤人、圣人。不同的“学位”有不同的标准。如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方能取得。

   

以上在《四书五经》中有详细阐述。

   

可惜的是,上述儒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被扭曲。少数统治者和一些知识分子不是用来自身修持,而是用在对他人、对人民的统治和要求上,导致儒家文化逐渐变调。特别是清朝末期,乃至于经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及文革,儒家思想的本来面目被扭曲得面目全非了。尤其是现在,传统文化已经断层100多年了,一些人根本就不了解儒家文化,挟洋自重,用舶来的西方文化观点对儒家文化进行猛烈批判,欲致儒家文化于死地,这岂不是自掘祖坟?起到了欧美列强阴谋灭亡我中华民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尽管其主观愿望并非如此。这部分人该醒醒了!!

   

现在道德沦丧,贪污腐败横行,无孔不入。这是蒙昧的唯物主义和自私贪婪丑恶的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恶果。如果不能清除腐败,就难以保证社会的和平安宁,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就不可持续。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道佛,博大精深、充满智慧,能够解决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难题。

   

因此,现在到了应该恢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儒道佛—的时候了。惟其如此,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我们相信,孔夫子一定能回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