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光”成了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卖光”成了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是相互相成的,共产党要成为核心力量,必须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离开了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成不了核心力量。
随着毛主席去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马列主义了,更很少有人提毛泽东思想了。即使有的人偶而提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那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了。这好比一个瓶子原来装的是美酒,后来人把酒倒掉了,在原来装酒的瓶子中换上了泥浆,有的人仍然说这是美酒,虽然很多人并不相信,但是说的人信誓旦旦,于是泥浆也就被认为是美酒了。至于原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美酒,还是换成了泥浆的酒是美酒,姑且“不争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让百姓感受最深,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再也体会不到过去那种“核心领导”作用了。这种变化,首先从国有企业改革中最先体现出来。
国有企业原先是党委一元化领导,后来改革为厂长负责制,党政分开,党的一元化核心领导作用成了党的理论家们常常需要论述的“两心变一心的”理论探讨。再后来,企业改制,厂长制改革为公司制,企业党的领导被“法人治理机构”排除在外,企业一切决策由股东大会、董事会,讨论通过,经理层执行,董事会成了企业的心,党委成员投票变成了董事投票,党委被彻底的边缘化,成了有其不多,无其不少的多余组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也越来越“核心”的忙了起来。招商引资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卖土地也是政府头等大事,卖资源,卖国有企业、卖医院、卖学校更是政府经济改革的头等大事。党委将工作重心转移,也一心一意的以经济为中心,不在领导组织农民学大寨走集体所有制道路,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奋斗,将农田一分了事;不在领导工人学大庆,为实现工业现代化而奋斗,将企业一卖了事。党委也抢着做原本是政府范围内的招商引资、卖土地,卖资源,卖国有企业、卖医院、卖学校的工作,党委和政府都把“卖”字当成第一重要工作。
过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常常挂在嘴上的党的领导们已抛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始积极的学起亚当·斯密、萨缪尔森,时时把《国富论》、《经济学》常挂在嘴上了。听说原宿迁书记仇和曾经对记者说过自己阅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高达十二遍,可见,亚当·斯密、萨缪尔森早已经成了当下领导们的指导思想。
不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位自称苦读了十二遍萨老的 仇和 先生,居然从来没有注意过萨老的那个最精典的妙喻:——你可以教会一只鹦鹉学会说“市场”,但它不会因此而成为一名经济学者。萨老提出了“混合经济”的理念,即:反对盲目崇拜市场,主张在现代经济中,政府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方面承担着诸多责任,政府应当干预经济,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社会公平。而我们的 仇和 先生在读了十二遍萨老以后,在俨然以“萨老弟子”自居的同时,却用实际行动证明:那本厚厚的《经济学》所教给他的,竟然只有无所不能的区区两个字:“卖光”。仇和想通过“卖光”,企图向世人证明:由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总是缺乏效率的,因此必须通过完全的私有化和市场化来生产公共产品。做出了与萨缪尔森完全相反的理念,这不是对着萨 缪尔森 先生的老脸上吐唾沫吗。如果仅是仇和一个人信奉这个结论,把西方数百年所积累起来的经济学理论踩在了脚下也就罢了。最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公仆们都象中了魔咒一样,都把“卖光”当作经济发展唯一的灵丹妙药。
于是乎,“卖光”成了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并且是越卖的越忙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