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乌托邦”和异化的人类-----电影《阿凡达》所氤氲的科学发展意识
首先,电影给我们再现了一个人类心造的幻影----现实生活领域不存在的一个乌托邦式的仙境。这仙境委实就是李白名篇中的场景的再现。各位看官如若不信,我就用诗来描绘一番,诗曰:
云青青兮雨如练,
千丈白瀑倒空悬。
水澹澹兮紫烟起,
万斛涌泉绽雪峦。
琪花瑶草锁岫柱,
长藤如绳荡秋千。
奇石巉岩架长虹,
鬼斧神工天堑连。
羽蕊花蒂精灵现,
空谷荡漾天籁传。
古木森森接碧落,
无量根系错节盘。
仙之人兮如麻列,
诗意栖居一人天。
虬枝结巢鸟林帐,
困倦一来倒头眠。
甘霖晶莹叶脉里,
渴时嘴翕润喉咽。
鸿鹄健翮张成阴,
需行即骑比翼欢。
良骏昂首向苍苍,
一旦战时齐奋前。
------
总之,这是一些身材欣长健美敏捷,且拖着尾巴的类似于李白笔下的“青猿”们居住的原始部落。他们被称之为纳威人,他们居住的地方叫潘多拉星球,这里的人知足常乐,信仰自己的女神爱娃,相信人际之间的心灵沟通,在时间观念上以“面向过去”为基本态度,一遇困难,便祈求祖宗的保护,相信神灵的魔力,并严格恪守着祖传的习惯法规。不难看出,纳威人所坚守的是一种低碳式的天人合一和有本(灵魂树的树根是其象征)不穷的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没有个人观念和尔虞我诈,相信万物有灵以及生命的统一和不死,因而是一个与亘古相连且彼此抱团的“得大自在”并称得上极乐世界的网络系统。可是,这种生活却因为地球人的惦记而被打破。因为地球人伤天害理和目中无人以及断子绝孙式的发展,已经耗费了太多的资源,为了维持他们的奢侈性生活方式,他们就要四处扩张和侵略,去寻找新的资源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当地球人发现潘多拉星球上有一种超导元素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他们岂能善罢甘休!?于是一场要把土著赶出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息的唯一领地的野蛮拆迁和反拆迁的战争就展开了。这是一场力量非常悬殊的对抗,但结局还是令人欣慰的。因为最终是正义战神了邪恶,人类遭到了灭顶之灾。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者总是在保有人文精神的独立批判意识中逆着美国政府说事,和顺着政府说事到头来必然唱衰一个国家相反,这种逆着说事的思维方式,可能反倒使自己成为政府的诤友,并最终在促进政府纠错中也使他获得救赎。那么,在电影《阿凡达》中反映了哪些理念呢?概而言之,就是对科学发展理念的呼唤。
首先,发展必须把符合“美的理想”作为发展的根本要义。这是通过对代表人物帕克的批判完成的。帕克是RDA公司在潘多拉项目的负责人,其任务就是在潘多拉星球上开采超导矿石,帕克是一个十足的殖民者,是GDP拜物教的痴迷者,是醉心于追逐物性“繁荣”而不要心智结构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动物。正如我在《审美的俗变和世俗的雅化》一文中指出的,这种人格大都是一些审美能力极度退化的丑陋猥琐的一群。“一株青松,在他们看来,就只有金灿灿黄彤彤的卖钱的价值,至于这株青松是伟岸高大蓬勃向上崇高壮美还是小巧玲珑紧凑瘦弱纤细优美,从来不是他们考虑问题的范围”。所以,在帕克的眼里,居住在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就是一群没进化好的猴子,灵魂树也只是一堆没有任何审美价值的木头,没有任何事情能比公司的财务报表更重要。这种心态,就是西方最主要的一种殖民心态,也是好莱坞电影人着力要批判的价值理念。其实,经典作家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就对殖民者唯利是图的拜物心态有深刻洞察。恩格斯讲到:“当一个资本家为了直接的利润去进行生产和交易时,他只能注意到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和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或买进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心满意足了,不再去关心以后商品和买主的情形了.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如此.当西班牙的种植厂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灰作为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料足够用一个时代时,他们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的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饰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影片中通过地球人用导弹轰倒纳威人心中的图腾灵魂树后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灾难的场景,向人们传达了一个明白不误的理念,这就是梁漱溟先生多少年前就一直坚守的“有本不穷”的哲学思想,也就是我今年以来一直呼唤的“把根留住”并且因此极力褒扬陕西人的“怂(即脱氧核糖核酸或者基因)管文化”初衷所在!
其次,发展必须把工具理性纳入价值理性的驾驭之下才是王道。把工具理性推向极致的代表人物就是奥古斯汀博士。片中的奥古斯汀博士一直反对用武力驱赶纳威人,但并不说明她就一定是理解、认同纳威文化的。潘多拉星球最吸引她的是900英尺高的参天古树、是悬浮山、是灵魂树,直到生命的弥留时刻,她想的还是“我能取一段样本吗”。所以,她所开发的“阿凡达”项目与其说是想融入纳威人的社会,倒不如说是为自己找一个研究潘多拉星球的合法身份。联系到二战前夕美国在国家主导下的杀人工程“曼哈顿工程”的实行,不难看出这种不要人类良知和价值理性,惟工具理性马首是瞻的做法,只能把人类带进死胡同。今天,有些国内精英们数典忘祖,可悲地成了西方列强无视价值理性所实验开发的所谓新科学技术的二道贩子,比如说转基因食品,美国国内学者开发的这种带有极大风险的“新”玩意儿,人家弃之不用,俄罗斯人不用,而我们却趋之若鹜,准备拿回中国试种,这些败家玩意儿把十三亿炎黄子孙当成了小白鼠一样的试验品,这都是只追求工具理性(他们这样搞可以在学术获奖以及学科建设和个人晋升上得到好处)无视价值理性的恶之花!因为和帕克们攻城掠地武力征服和战争渔利比较起来,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温水煮青蛙的恶的效应所酿成的“杯具”更深远。
再次,发展不能以个人本位的性爱至上论作为圭臬。代表个人式性爱至上论的人物就是杰克。杰克是一个失去双腿的退役陆战队员,一个无钱治病的穷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者,他的唯一一件壮举就是解剖过一只青蛙。因为一个偶然事件(他的基因有利于项目的实施)加入了“阿凡达”项目。“阿凡达”对于杰克来说,既不是帕克眼中的超导矿石,也不是奥古斯汀博士眼中的取样样本,而是可以重新奔跑的双腿,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是重新获得社会尊重的机会。所以,在片子的最后杰克毫不犹豫的站在了纳威人的一边,不但拯救了潘多拉星球,也拯救了他自己。这种宣示爱情至上论的理念,历来是好莱坞电影的拿手好戏。然而,在现实中,人类利益的划分直到现在也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的。所以,恩格斯才认为爱的获得或者失去,只能是人生的大幸或者大不幸。在这上面,还有最大的幸与不幸。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示,但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弦外之音,这就是对民族国家理念的认同。惟其如此,我们才会说犹太人的不幸远大于失去爱情的不幸,因为他失去的是自己的家园和国家!所以,爱情之上有国家!有鉴于此,我们就认为《色戒》在迎合西方审美趣味中虽然拿了奖,但这个奖并不怎么光彩,因为把个人式的性爱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必然坏事,就像王佳芝以及她的同学的下场。而且在现实格局下,爱情也没有这种神奇的拯救一个国家出水深火热的力量。
最后,发展不能以雇佣劳动制作为社会激励机制的唯一选项。信奉雇佣劳动制的代表人就是夸奇上校及雇佣兵们。夸奇来到潘多拉的第一天就被这个星球上的猛兽袭击了,从而在脸上留下了伤疤,因此他对这个星球的生物充满敌意。然而,作为一名雇佣兵,世间的事物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谁出钱多就为谁卖命,但是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还是保命要紧。所以,当潘多拉的动物们在圣母的召唤下保卫自己的家园的时候,夸奇的队伍也就作鸟兽散了,而夸奇最终也就只落得个魂断他乡的下场。一个社会要获得科学的发展,必须优化和选择多种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这些机制之间还要合理匹配,才能形成历史合力把社会推向前进。在社会运行机制中,激励机制的选择非常重要,摒弃道德理想的弘扬和美德人格的打造,只相信金钱万能,把自身的发展和历史基因做彻底的切割,并不能“买”来正确方向制约下的政治积极性,这也是新近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新问题一再证明了的,不可不察!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