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中国人的劣根性——商榷摩罗先生
也论中国人的劣根性
——商榷摩罗先生
摩罗先生的爱国情怀,有目可鉴;摩罗先生的真诚,尤令人敬重,比如公开打出“回归康梁”的大旗,——而绝口不说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单凭这一点,就比某些主张“劣等民族必须无条件消灭”的“毛泽东思想权威”直率。
摩罗先生的主张固然与左派有分岐,但只要是爱国者,就可以求同存异,团结起来。而且,不论摩罗先生如何宣传“康梁”,我本人决不会有半点轻薄;我相信,对于左派宣传的文化革命,摩罗先生也决不会来打棍子。——团结不等于要放弃各自的主张,说囫囵话。这一点摩罗先生应该能够理解。
商榷几点。
一、摩罗先生说,鲁迅先生主张“天才论”。证据就是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
鲁迅在文中这样写道,“我看现在许多人对于文艺界的要求的呼声之中,要求天才的产生也可以算是很盛大的了……。天才究竟有没有?也许有着罢,然而我们和别人都没有见。倘使据了见闻,就可以说没有。”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上面这段话,却是否定了当时“许多人对于文艺界的要求的呼声”——“要求天才的产生”。下面这段话更可以证明我的判断:“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 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了。”
对鲁迅先生极为推崇,自称“我只是圣人的学生”的毛主席,同样也是反对“天才论”,当林彪一伙在庐山抛出“天才论”时,被毛主席一眼看穿:他们以毛主席作“挡箭牌”,封睹反对派的嘴,无非是要实现自己的野心罢了。
鲁迅倡导群众作“天才”的土壤,决非是要让群众甘受“天才”、“精英”的驾驭,——“群众创造历史,英雄把握方向”。鲁迅不过是借机呼吁为青年作家提供一个宽松环境——
“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戕贼,也可以萎死的。我亲见几个作者,都被他们骂得寒噤了。”
“乌有”也有这样的革命家,一会舞棍子:“不懂历史就表胡说八道”,一会抡大斧:“汝脑子里怎么净是外国垃圾”。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岂止《红楼梦》呢?还有《四书》《五经》,有人看见等级专制,有人看出民主自由,甚至“造反有理”。同理,对于毛主席,《毛选》有自我评价,“毛泽东思想权威”则另有高见。所以,必须否定郎咸平驳斥“反毛”者的那句话——“连你们都能知道的事,毛泽东会不知道”。
二、摩罗先生说,中国当今洋奴主义泛滥,罪魁当属鲁迅。——当然,摩罗先生认为鲁迅也是“好心办错事”,如同官方评价毛主席的“文革”。
“劣根性”三字,《鲁迅全集》只出现过一处——
“我想起我国列圣列贤的训诲,都是教人“卑以自牧”的道德话来。向来以谦恭为美德的中国人,连乡下“看牛郎”也知道“吃亏就是便宜”的格言……”
“而五卅惨案之非国耻,宁波学生为五卅案罢课是经子渊氏的罪案,以及那些不敢讲几句挺立的话,惧恐得罪于诸帝国主义之英日法美等国家之国家主义者,……诸此议论与事实,何尝不是奴才国民性之表现呢?”
“但是现在国内连哀叹呻吟都遭禁止的呢!有声望的人来说正义话,就有‘流言’;年青一些的说正义话,那更是灭绝人伦,背圣弃道,是非孝公妻赤化的人物了。……此外又有许多想借用别国社会党人的势力来帮助中国脱离奴才地位的,何尝不是看人高大,自视卑下白日梦中求满足的奴才思想呢?自己不想起来,只求别人援手,这就是奴才的本质,而不幸这正是国内知识阶级流行的事实。”
“要之,自卑和内讼,是我国民的劣根性。此劣性一天不拔去,就一天不能脱离于奴才。
……
自立不倚赖人,此为国民所必具之意识。如国民全阶级中觉悟时,则向上之心,油然而发。”
鲁迅先生上述这番话,与今天何其相似呢?——
“我国政治外交精英的训诲,‘韬光养晦100年’、‘夹着尾巴做人’……”
“炸馆事件之消气外交,撞机事件‘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中国的外交智慧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以及那些不敢讲几句挺立的话,惧恐得罪于诸帝国主义之英日法美等国家之国家主义者,……诸此议论与事实,何尝不是奴才国民性之表现呢?”
“但是现在国内连哀叹呻吟都遭禁止的呢!有声望的人来说正义话,就有‘流言’;年青一些的说正义话,那更是‘愤青’、‘极左’、‘毛奴’、‘爱国贼’,是‘文革余孽’的人物了。……此外又有许多想借用美帝国主义的势力来帮助中国脱离奴才地位的,何尝不是看人高大,自视卑下白日梦中求满足的奴才思想呢?自己不想起来,只求别人援手,这就是奴才的本质,而不幸这正是国内知识阶级流行的事实。”
至于余杰、刘晓波、焦国标等国内知识阶级,看了鲁迅的文章,不仅不正视自己,痛定思痛,拔去“此劣性”,“脱离于奴才”,“自立不倚赖人”,反而立马向美国屈膝跪倒,恭迎美国兵来帮助中国人脱离奴才地位。理解方式不同,又有什么办法呢?
还有,主流媒体几十年如一日,妖魔化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毛主席,难道这不是劣根性?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批准转基因主粮国家,亡国灭种的大祸即将临头,国内仍然一片“笙歌燕舞”、“和谐盛世”、“和平崛起”……,难道这不是劣根性?
看看有人提前代拟好的《墓碑》吧——
“也许,未来的人类会在东方古老的国土上,看到一块巨大的墓碑,碑文这样写道:‘这个被转基因灭绝的民族,是一群没有预见、弱智的、自取灭亡的劣等民族。他们族种的绝种和集体的弱智是葬送他们的根源。……”
三、摩罗先生说,鲁迅认为中国底层都是阿Q、祥林嫂,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他们少数“知识英雄”身上。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结合前面内容,可以看出,鲁迅所谓的“劣根性”针对的主要是知识阶层。
鲁迅也何尝高估过知识精英呢?鲁迅说——
——以为诗人或文学家高于一切人,他底工作比一切工作都高贵,也是不正确的观念。
——知识阶级有知识阶级的事要做,不应特别看轻,然而劳动阶级决无特别例外地优待诗人或文学家的义务。
——儒生在私塾里揣摩高头讲章,和天下国家何涉,但一登第,真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他可以修史,可以衡文,可以临民,可以治河;到清朝之末,更可以办学校,开煤矿,练新军,造战舰,条陈新政,出洋考察了。成绩如何呢,不待我多说。
——至于有一班从外国留学回来,自称知识阶级,以为中国没有他们就要灭亡的,却不在我所论之内,像这样的知识阶级,我还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
中国的知识精英多数憎恨鲁迅,不正是这个原因吗?还有,知识精英对毛主席的不满,不也是缘于毛主席耽误了他们“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仕大夫治国”的前程了么?
以上一家之言,敬请先生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