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不敢战又不能和:最怕外交困局演变为内政压迫

火烧 2010-12-1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中国在外交困局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挑战,质疑其长期可行性,并指出资本主义扩张可能威胁国家生存,引发对外交战略的深刻反思。

不敢战又不能和:最怕外交困局演变为内政压迫

司马平邦

前几天刚刚到朝鲜访问并面见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日的一位中国外交重要官员,刚刚发表了一篇外交方面的文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所谓坚持,一定是在不容易坚持的压力下才能说是坚持,即从这篇文章标题就表面,现在让中国不按着“和平发展”道路前行的力量确实不小,但他认为中国还是要坚持。

文中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已是一种“利益共同体”。中国的战略意图就是4个字:和平发展,即对内求和谐、求发展,对外求和平、求合作。这是在今后很长时期里,我们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想的一件事,要做的一件事,是我们100年、1000年也不会动摇的一个方针。

说实话,我也觉得他是在说大话,你自己坚持,或者说这一代领导人坚持,尚可以接受,但想让以后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100年、1000年坚持,那是扯淡,你能活多少岁?你能掌权多少年?谁敢说自己管得了30年之后的事?

中国的外交官们真该调整一下自己话语体系,现在已非从前,官员在上面说,草民在下面听就行了,你们说的话,连中国自己的老百姓都不信,谁还能指望你们的话外国人会信呢?

或者说,还有一个中国人不可能把“和平发展”坚持那么久的理由,就是因为你坚持了,却因为这种坚持,不到几十年,结果亡国灭种了,谁还帮你坚持呢?

我看到一个自称“老八路”的兄弟的发言,即针对这位先生的文章:

老八路认为,世界绝不是一种“利益共同体”……即便在我们中国,目前也只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共产主义大同社会还相当遥远。在这样的形势下,谁跟谁能结成“利益共同体”?既然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不存在“利益共同体”,只存在残酷的竞争,那么和平发展道路又从哪里来?

这位自称“老八路”的哥们儿认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不仅走不通,而且会越走越狭窄、越走越没希望。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贪婪的本性,决定了西方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侵略和扩张,必然充满着血腥和暴力。现在世界上绝大数国家和地区在搞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具有侵略扩张和暴力掠夺本性的恐怖邪恶国家在地球上占绝大多数。

这位“老八路”最后设问道:

我们明知道资本主义不可能改变其侵略扩张本性,世界不可能走向和平、和谐,却不敢正视现实,不肯纠正外交战略原则上的错误,试问这样下去,我们国家的和平发展道路还能走多远?

我不知道,对这位“老八路”――中国人民的一分子的提问,中国现在的那些外交官们是不是能够给出满意的回答。

当然,我也理解,现在,在中国当外交官挺不容易的。

你看,左有朝鲜,一点儿不富裕,却死硬,愈挫愈更硬,即使有美日韩三国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让中国都喘不上气来,朝鲜却依然毫不在乎;而在右面,有美国,这个世界头号的强国,经济强军事也强,这二三十年来,中国的外交官绝大多数是在“中美关系”这第一外交框架下培养出来的,美国的关切总是中国外交官的头等大事――我这么说不是埋汰中国的外交官,去年参加一档电视节目遇到中国外交学院的一群研究生,他们就口口声声地说,做外官必须认美国是世界领袖,我去。

2010年中国外交最大的难题是,无论是中美关系,还是中韩关系,或者中印、中越等绝大多数外交关系,提交给中国的谜面都是“战争”,朝鲜半岛、黄海、东海、南海、藏南、南亚、索马里、阿富汗,等等等等,而在中国外交官们的谜底库里他们可以选用的却都是“和平”,从来只听说以战止战,从来没听说以和止战――除非主动投降割地赔款。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中国总理亲赴南部最大邻国印度做正式访问,并带去大量的商业订单,当然,温总理在印度对中印关系以及两国之间的争议问题也有直接的表态,还是那句话:从长计议,即“彻底解决中印边界问题需要耐心和时间”。

而在温总理访印的同时,西藏的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全线打通,标志着这条严重关系中印边境上的中国国家利益的墨脱公路不日可以打通,没有人不会在这时想到墨脱公路打通对中国保卫自己在中印边境和藏南地区的战略利益大大有利。

中国人实在不想打仗,想和平发展,稳定才能发展,这被说成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之一,可似乎尤其在外部,总有一种或几种力量把中国推向战争,因为对有些国家如美国而言,战争正是一种推动其国力发展的最好手段之一。

现在,中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们,最常挂在嘴边的都是“和平”二字,但谁也不能否认,在中国内部,在民间,在军队,要求政府对外强硬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更多是主张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回到30多年前的毛泽东时代,回到人不犯我我不犯我人若犯我我若犯人的有尊严时代(这亦是我的主张),而且,30年来中国国力的强大也支持着这种越来越高涨的主张。

所以,其实,在中国国内,即使在对外政策和对外作为上,亦膨胀着一种越来越强大的压力,这与中国现有的外交困局并列存在。

兹一国之政,在于化解压力、分散压力、和转移压力,而若现在,明明将一种外交上的困局反而不能化解却转移添加为更大的内政压迫,则执政者真得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方针已经错了,是不是自己的能力越发不足,是不是自己的判断力也已不足,是不是自己的胆气被浸淫没有了。

中国的外交困局,若仍如2010年一样不断由外而内向内政压迫方向转移,最大的失误恐怕是执政者在民间的形象会一点一点打跌,这也是极为要命的,没有尊严、没有威信,该还如何领导地球上人口最多的这么大一个国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