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白阳:吃饭问题与老子智慧

火烧 2010-01-15 00:00:00 时代观察 1030
文章探讨如何运用老子智慧解决中国民生问题,强调就业促进、社会公平与生态保护,提出以百姓之心为心,实现幸福生活。

白阳:吃饭问题与老子智慧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我这里所说的吃饭问题,不单单指狭义的吃饭,主要是指广义的吃饭,包括绝大多数老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吃饭、穿衣、住房、看病、上学、养老等,包括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说的是整个民生问题。其根本宗旨是以老子智慧破解中国的吃饭问题,让全体人民都能过上“甘其食,美其服,安前居,乐其俗”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许多改革成果并没有惠及大多数人,至少有三大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政治腐败和社会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二是普通民众收入太低,购买力严重不足,难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生态环境恶化,少数人发财,多数人受害。对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尤其把教改、医改、房改的后果称之为新的三座大山。在我看来,造成民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执政者没有做到像老子所说的“以正治国”,“以道莅天下”,“以百姓之心为心”。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建议党和政府切实做好四项工作。  

一、倾尽全力促进最大限度的劳动就业。就业即饭碗,乃民生之本。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是解决吃饭问题的永恒主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问题必将更加突出。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共产党原本是大公无私的,是完全彻底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然而,回顾近30年的改革过程,人们会发现这么一个冷酷的现实:改革改到老百姓头上了,改到工人农民头上了,几千万工人下岗失业,几千万农民失去土地,不知有多少劳苦百姓为饭碗而苦苦挣扎。这是极其不公平、不合理、不人道的。执政者在就业问题上的一些决策,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给人民大众带来极大的苦难。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他们没活干没饭吃,而官员腐败却愈演愈烈,使许多人失去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从现在起,我们的党和政府务必把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固然困难重重,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山高人更高,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执政者真正以劳苦百姓之心为心,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失业者着想,再难的问题也不愁破解。其一,抓紧立法,把劳动就业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具体而可操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把宪法规定的公民劳动权利真正落到实处。其二,调整政策,国家出台的一切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都应当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促进就业。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应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三,强化领导,把就业率作为考察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硬指标。总之,执政者绝不能高高在上,饱汉不知饿汉饥,对民生多艰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而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倾尽全力促进劳动就业。  

二、尽快建立劳动与资本共享的制度体系。近30年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年产值增长超过10%,而劳动者年工资增长仅为1%~3%。多年以来,国家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向少数权贵者手中聚集。据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拥有百万元以上财富的有400多万人。银行存款80%为20%的富人所有。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居民消费率从1991年的48.8%下降2005年的38.2%,达历史最低水平。资本性资金过剩,劳动性资金不足,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衡。用老百姓的话来说,现在的社会是受苦的不挣钱,挣钱的不受苦。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社会生产力与大众消费水平形成巨大反差,劳动与资本之间矛盾对立与结构性失衡,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最大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我们至今尚未建立有效的劳动者利益保障机制,甚至劳动者利益表达机制都是缺失的。这种制度缺失,是劳动者利益在与资本家利益博弈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构建劳动与资本利益共享的制度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没有工人的辛勤劳作,就没有老板的荣华富贵。不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最终也不能保护资本的利益。为官不正者与为富不仁者相互勾结,亦即贪官污吏和不法奸商相互勾结,使得某些改革严重向资本倾斜,甚至那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也在中国频频出现,工人受奴役,受压迫,受欺侮,而管理部门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不能兼顾劳动与资本利益的改革,不能惠及多数人的改革,不能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改革,极大地败坏了改革的声誉。邓小平说过:“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他还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小平同志的教导,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谁也不希望改革失败,不希望改革走了邪路。我以为,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劳动与资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经济体系。而建设这一体系,惟一的出路是,在继续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同时,坚定而成熟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可能自觉地与劳动者共享生产成果。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即劳动者多数人的选票,是国家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劳动者与资本家抗衡制度的根本保证。民主的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普通劳动者可以获得与资本家在分配中基本平等的地位,使劳动与资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纵观今日世界,凡发达的民主国家,都是劳动与资本利益共享关系解决得比较好的国家。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总之,要让资本家赚钱,也要让工人赚钱;老板吃肉,至少也要让工人啃上骨头、喝上汤。受苦者不挣钱的历史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了。  

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刻不容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行,没有社会保障同样不行。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就是老子所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市场化改革多少年来,受益最大的是党政官员、垄断行业和企业家群体,而付出代价最大的却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和农民工。国企改革,政府倡导“减员增效”,强迫几千万工人下岗失业,使他们由领导阶级沦为弱势群体,造成成千上万的家庭生活极端困难,也埋下了对执政者强烈不满的种子。教育改革,学费猛涨,使许多优秀穷孩子上不起大学,因此而自杀的家长屡见不鲜。医疗改革,该得老百姓看不起病,小病不看,大病等死,逼得不少人信了骗人的所谓不吃药也能治病的法轮功。住房改革,房价飙升,靠工资为生的居民根本买不起房,包括北京、上海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也只能望房兴叹。难怪有良知的学者将上学、看病、住房称之为压在老百姓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不知有多少人因下岗、失地、收入太低而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甚至娶不起媳妇,而某些官员怎么样呢?且不说他们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买官卖官,官商勾结,腐败透顶,单说公款消费这一件事。据可靠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一年的公款吃喝在3000亿元以上;公车消费在4000亿元以上;公费出国消耗3000亿元以上。“三公”消费,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富强、百姓走向富裕的头号障碍。我们的官员只要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少吃一顿饭,少用一部车,少出一趟国,些微节俭一点点,省下的钱就完全可以解决老百姓的许多生活困难,社会保障制度是不难建立的。在我看来,建设“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务之急是三件事。第一,必须彻底地反腐败。把贪官污吏和不法奸商的非法所得收归国有,全部用于救助弱势人群。“三公”消费也是腐败,应大大压缩行政开支,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社会保障。第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保资金投入。社会保障要覆盖到全社会,包括广大的农村和农民,尤其要惠及全体弱者和穷人,做到应保尽保,一个都不能少。第三,中央和地方财政设立助学、助医、助房专项基金,彻底推翻新的三座大山。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凡因贫穷而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置不起房的人均可向政府申请救助,一经查实,即予以专项资助。绝不能让一个人因无钱而失学、等死、没房住。我绝不希望看到老百姓造反,但如果穷人活不下去,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后果将不堪设想。发展慈善事业,发动和组织民间力量捐助,当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改善生态环境,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任务。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是大自然的儿女,故而人类中心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诚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千万不要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征服,大自然都报复了人类。30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成就,但也付出了生态环境的极大代价。众所周知,我国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注定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空气,污染了水资源,污染了人居环境,受害最大的还是老百姓。仅以吃水为例,目前全国有3亿多农民没有清洁水可饮用,许多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不达标。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那么,今日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呢?固然,在工业化初期,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恶化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但是恶化到如此地步,我们的执政者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领导责任。人心是个纲。心态决定生态,心境决定环境,人心决定一切。首先,一些官员不是以人民利益为宗旨,而是以个人升官发财为宗旨。为了追求“政绩”,片面强调一时的经济发展,吃了祖宗三代,啃了子孙后代,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惨痛代价。其次,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少数富人无节制地消费,拼命追求物质利益和感官享受,他们成天吃喝玩乐,纸醉金迷,全然不知生态环境为何物。追根究底,身体失衡,环境污染,盖源于人性的自私和贪婪,特别是某些官员和富豪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少数人发财,多数人受害,乃是今日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山西为例,各地煤老板都在上海、北京、太原等大城市买了豪宅,甚至一买就是几套、十几套。他们挖走了煤,毁坏了地,污染了空气和水资源,而倒霉的都是当地的善良百姓。在利益驱动下,官煤勾结,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人民切身利益于不顾,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致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受苦受难的大多数群众根本没有自己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机制,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讨不到任何说法,得不到任何补偿,只有自认倒霉。好在党和政府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人民从中看到了一线希望。现在最重要的是狠抓落实。一是用铁的制度最大程度地制约官员和富人的贪婪,把各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凡违反者,必须严肃查处,追究责任。某些为官不正和为富不仁的人,是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亦即老子所说的“为奇者”。“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大规模的生态环保建设,按自然规律办事,多多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剩余劳动力大量吸收到这项宏大工程中来。一方面,扩大劳动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一方面,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这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三是倡导简单生活,节俭办一切事业。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应当是富足生活与简单生活的统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平均资源最少的国家,节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因此,在个人消费上,既应追求适度享受,又应自觉知足知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的这一名言,值得我们深刻感悟。当今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在提倡简单生活,倡导一种老子所说的“为腹不为目”的淳朴自然节俭的生活方式,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历史永远在提出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只能用新的办法来解决。对改革开放过程中极其不公正和严重错误的批评,绝不能走向对改革开放本身的彻底否定。谁要对今日中国老百姓的艰难困苦无动于衷,谁就没有良心;谁要希望中国重走官僚资本主义的老路,谁就没有头脑。我始终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吃饭即民生问题,关键在于执政者真正以百姓之心为心,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特别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制度。只要执政者对老百姓有真心,百折不挠地走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之路,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劳动就业,最大限度地兼顾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享,最大限度地实行社会保障,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这样,才叫“以正治国”,“以道莅天下”。我深信,读懂老子五千言,对我们破解民生问题大有裨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