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阳:张怀英--毛泽东的干部
追思张怀英
怀英同志走了,我很悲痛。怀英同志是毛泽东的县委书记,是毛泽东时代的英雄。虽然我并不同意他的某些政见,但我誓死捍卫他讲出自己真实观点的权利。老子尚公,提出“公乃全”;共产党尚公,提出立党为公。既然公是大智慧,我们党立党为公,为什么就容不下一个一心为公的张怀英呢?怀英同志的某些政治观点是左的,甚至是极左的,但他毕竟是出以公心的,比那些口头上反左的贪官污吏不知要强过多少倍!把怀英同志开除出党,这种处理肯定是不公正的。一口气起草了一篇追思张怀英同志的小稿,题目是《张怀英:毛泽东的干部》,附后。
张怀英:毛泽东的干部
我生也晚,且无才学,原本没资格作文追思张怀英。然而,每每想到在他生命最后十年与他的多次交谈,特别是基于对他个人命运的冷静思考,总感觉不写几句话,我这个无能晚辈于心不安,愧对张老。在我看来,如果说陈永贵是毛泽东的农民,那么,张怀英就是毛泽东的干部。学习毛泽东,是张怀英人生的主题和灵魂,其成功在此,其悲剧亦在此。
怀英同志从少年时代即投身革命,直面外敌入侵、内政腐败、劳苦大众受苦受难的黑暗现实,他认定只有共产党、毛主席才能救中国。于是,他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决志一辈子跟毛主席走,撞倒南墙不回头。张怀英27岁出任中共昔阳县委书记,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之一。在任期间,至少有两件事可圈可点。其一,他遵照毛主席的一贯教导,带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并发动和组织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人人参加生产劳动,极大地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和农业生产发展。这件事后来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1963年3月,中共中央向全国转发山西省昔阳县干部参加劳动的材料,毛泽东主席亲笔将原标题改为:“山西省昔阳县,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伟大范例”。其二,他发现并培养了大寨这个典型。陈永贵入党问题,是由张怀英经过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后亲自解决的;贾进财让贤,陈永贵接任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是由张怀英经过反复思虑后成全的;大寨干部群众“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正是在张怀英任县委书记期间开始形成的,他为培养大寨精神倾注了大量心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大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怀英同志功不可没。调任中共寿阳县委书记后,张怀英团结带领县委一班人和全县人民,认真学习大寨精神,“寿阳学昔阳,一年大变样”,受到邓小平同志的表扬。升任中共运城地委书记后,怀英同志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大寨经验,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在较短时期内改变了那里的面貌。怀英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快30年了,河东儿女至今依然真诚怀念他们的“张书记”。这正是政声人去后,公道在百姓。
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到区武委主任,从区武委主任到区长,从区长到县委书记,从县委书记到地委书记,张怀英是一步步干上来的,是凭本事、凭能力、凭工作上来的。几十年在各级领导岗位上主持工作,他一贯忠诚学习和实践毛泽东思想,克己奉公,清廉刚正,无愧于共产主义者的称号。
西方哲人说:“性格即命运。”老子则认为,人的性格往往是由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所决定的。纵观张怀英的一生,我以为他最大的选择就是跟定毛泽东,撞倒南墙不回头,再大的磨难也坦然面对,无怨无悔。在他的晚年,我与他有过多次交谈,发现他有三大过人之处,或曰突出特点。
第一,像毛泽东那样嗜书如命,活到老,读书到老。凡知道怀英的人都说他爱读书,他曾几次对我说:“读书是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最大的乐趣。”怀英出身贫寒,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他的知识主要是参加革命后靠刻苦自学获得的,他是工农干部成长为知识分子干部的典型之一。在昔阳的寓所,几只简陋的书柜塞满了书,床上摆着书,桌上摞着书,茶几上放着书,到处是书,简直是书的世界,书的海洋,书为夫人。怀英不仅酷爱读书,手不释卷,而且记忆力很强,许多历史典故、古诗词文和马列经典名句都可以背得下来。他博览群书,什么书都涉猎,深信开卷有益。有一次,我送了他两本书,一本《道德经》,一本《毛泽东家书》。他如获至宝,喜形于色,并谦虚地说:“《道德经》是本好书,但很难懂,有空你给我讲一讲。”当我根据自己的感悟,说到老子发现的道,实质上就是马克思发现的共产主义,其共同品格都是大公无私。他听了一下子来了兴趣,让我把话讲完,连连说:“有意思,有道理。”爱书,买书,藏书,读书,著书,书俨然是他生命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70多岁高龄时,他厚积薄发,写出了一部充满哲思、脍炙人口的《聊天录》。这本书是怀英同志一生读书、思考、实践的小结,亦是他一生的又一个闪光点。
第二,像毛泽东那样信仰坚定,活到老,革命到老。怀英说过,一个人最大的耻辱是背叛自己的信仰,这辈子我“姓共”要“姓”到底,“姓”到死。他所说的“姓共”,就是信仰共产党,信仰共产主义。从实践中,从群众中,从读书与实践中,怀英同志坚信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人类的光明未来必将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记得一次在大寨旅行社,我谈了一个观点。我说,我们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首先应当搞清楚什么叫共产主义和怎样建设共产主义。我认为,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全人类的自由、平等、富足、高尚和幸福。共产主义好比千里之行,从中国实际出发,向资本主义学习一切好的东西,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叫作始于足下。他认真听我说完后,表示赞同我的观点,他还说,毛主席也主张向资本主义学习好的东西。还有一次,我们谈起发生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怀英同志说,当时绝大多数人是要求反腐败和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只是极少数……怀英同志曾多次对我说,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政治腐败,一个是贫富两极分化,这两条归根结底是有的人背叛共产主义信仰所造成的。他说:当官的真信仰共产主义,你就绝不会买官卖官,贪污受贿;真信仰共产主义,你就绝不会只顾自己升官发财,不管老百姓死活。他还说,自xx年以来,改革改到老百姓头上了,腐败越反越多,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工人农民成了弱势群体,他们用血汗养肥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他还特别引用邓小平的话说,某些改革的确是失败了,走了邪路了。每次见面,我看他总是忧心忡忡,他是在忧党忧国忧民。这种身处逆境,心忧天下的高尚境界,正是一个老共产党人内心深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使然。
其三,像毛泽东那样意志顽强,活到老,奋斗到老。“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人们公认,张怀英读书突出,才干突出,个性突出,他具有出类拔萃的领导才能,同时具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认准的路就要走到底,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毛泽东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战争年代的奋斗,可能牺牲生命;和平年代的奋斗,则可能牺牲某些个人利益。张怀英赞成这样的观点:看一个人是否真共产党人,在战争时期主要看他怕死不怕死,在和平时期主要看他爱钱不爱钱。一不怕死,二不爱钱,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他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做人的正气。一身正气,才能有为真理而奋斗的意志,才能有为真理牺牲个人利益的意志。读书是为了认识真理,确立信仰。为真理和信仰奋斗,必须付诸行动,而没有顽强的意志就很难有为真理和信仰而奋斗的实际行动。每次见到他,老人总是鼓励我要干事,能干什么干什么,能干多少干多少,不奋斗不行。怀英同志少年时代冒死投身抗日战争,是他选择奋斗的意志品质的体现;青壮年时代政绩突出,受到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央主要领导的表扬,也是他选择奋斗的意志品质的体现;晚年著书立说,继《聊天录》一炮打响之后,又写自己与陈永贵交往的历史,要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陈永贵,志在让历史告诉未来,同样是他选择奋斗的意志品质的体现,真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想大事、议大事、关心国家大事,不谈私、不谋私、不计一己之私,至死不失政治家风范。正值年富力强之际遭遇不公正对待,被迫过早地离开领导岗位,这事若放在别人身上,说不定早就气死了。而怀英同志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绝不向强权低头屈服,从不把个人荣辱放在心上,永不背叛自己认定的主义,党和人民的事业才是他最大的关怀。这种高风亮节,充分说明他不仅有过人之才,更有过人之志。
张怀英的一生,是读书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学习毛泽东的一生。虽然我未必同意甚或坚决反对他的某些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他公开讲出自己观点的权利。安息吧!毛泽东的好干部——张怀英。善良的人们将会永远怀念毛泽东,亦会记住您的良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