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提纲:国际关系研究需要新的拨乱反正
题目:国际关系研究需要新的拨乱反正
——必须恢复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国际关系当中的主导地位
一、缘起:1、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现状(观摩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兰州大学年会的体会——国内国际关系领域存在着盲目崇拜西方理论和方法论的误区)
2、中国近几年外交实践所暴露的问题(缺乏有效地指导思想,外部环境恶化等)
总结:必须恢复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国际关系当中的主导地位
二、现在几种流行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不仅不符合中国国情,而且从理论到实践都站不住脚
基本世界观:
1、现实主义(理论出发点是基督教的人性本恶论+机械唯物主义+英雄史观等)以及其实践的结果(利益至上,抹煞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的趋势和追求国际正义的精神,人民群众被挡在外交活动之外)
2、自由主义(理论出发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及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理论支撑是对市场经济的盲目崇拜)以及其实践的结果(掩盖了国际关系实际的不平等并为这种不平等辩护,为大国恃强凌弱提供道义上的合法性)
3、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点是唯心史观)以及其实践的结果(仅仅能解释国际关系当中的一些文明和思想因素,事实证明希冀以此为基础实现小国与大国、弱国与强国以及强国之间对话是一厢情愿)
基本方法论:
4、行为主义(理论出发点是西方理性主义——自然科学万能论和个人主义)以及其实践的结果(可以将其套用到某些具体事件,但无法把握国际关系的发展大势,而且在具体问题上出现错误也已经是数见不鲜)
历史和当下的实践已经证明西方国际关系理种主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存在着无法克服的重大缺陷(注意:不是一无是处),而且以这些理论指导的中国外交实践已经出了大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没交到新朋友,还把老朋友丢了)因此,必须扬弃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寻找符合国际关系发展规律的,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三、时代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和外交实践领域的回归
1、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基本出发点)
2、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派生出来的研究方法科学、全面(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经济分析法、时代主题论、世界体系论)
3、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精神是反抗压迫和追求平等,是人类追求正义的航标灯。
4、以马列主义指导的中国外交在过去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
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当下世界的分析
1、当前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同国际资产阶级的矛盾,虽然经过了民族解放运动和全球化运动,但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仍然在继续,并表现出来形式多样,明暗兼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牵涉众多国际国内问题等特点,最大的次要矛盾是国际资产阶级之间为进一步争夺势力范围而产生的矛盾。其它的国际问题大多数都是这两个矛盾派生出来的矛盾。
2、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虽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剥削第三世界的广大劳动人民收买了本国部分工人阶级,但这不能改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时代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继续寻求自身的解放(革命),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仍然需要继续推进。
3、全球化将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无产阶级分别联系在了一起的同时加深了这两个阶级的矛盾,表现是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侵略政策(政治、经济、文化)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反霸斗争,形式是贸易争端,文化渗透以及频发的局部战争。
4、主要资本主义集团由于进一步争夺势力范围而产生的矛盾,表现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形式是贸易争端,干涉小国内政上的矛盾等,但这种矛盾相对比较隐蔽。
五、我们应实行什么样的外交实践?
1、旗帜鲜明的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霸斗争(比如在伊拉克、阿富汗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2、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和侵略政策
3、积极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建设
4、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
5、在全球化中坚持独立自主
6、推动外交活动当中的民主化
六、结语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