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赵勇敢、符前进、董永亮等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二周年

火烧 2011-05-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二周年,弘扬五四精神,探讨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民主科学等核心内涵,强调青春中国建设与时代责任,激发青年爱国热情与奋斗精神。

赵勇敢、符前进、董永亮等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二周年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勇敢/符前进/董永亮)  

九十二年来,我们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以青春之我,创我青春中华。”九十年前,在一个徘徊在“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寒”泼墨勾勒画卷中的华夏古国,四万万人里一个叫李大钊的人壮怀激烈,写下了震惊寰宇的文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六十年前,沉浸在“每个人脸上都刻画着春天的脚步”憧憬喜悦里的华夏故园,巨人毛泽东感慨万千,吟出了大气磅礴的诗篇。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生活在五四九十二周年暨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双喜临门”的2011年,十三亿龙的传人怀揣“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牛犊意气,承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襟怀抱负,以“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博闻心胸,重新反思九十年前那场运动,探析蕴涵于其中的人文内涵,即“五四精神”;认真审视五四运动九十二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来五四精神的传  

承丰富历程,解读一个魅力四射、春意盎然的青春中国。
    爱国主义是对五四精神的首要诠释。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作为对国家及同胞最深厚感情的爱国主义,也可以通称为“中国心”,在九十年前的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分赃的巴黎和会上,愤怒的顾维钧拍案而起;广大师生“为祖国烧的发颤”,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引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连锁反应。运动的结果以政府拒绝在不平等和约上签字而告终。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二十多年后,中华民族依靠爱国主义“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到1949年,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建国六十年来,爱国主义始终是主旋律:抗美援朝、两弹一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抗震救灾、奥运场上夺金掠银......爱国主义,多少次使我们化爱国热情为强国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建构青春中国的心灵基础。祖先们精忠报国的血液流淌在今天国人心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在努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创新的理念,荡漾在五四时代一去不复返的天空中,融合在五四精神的体系里。在那段日子里,到处是“风雨如磐”的气象,“万马齐喑”的景观。先驱和良知们本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奔走呼号呐喊。尽管他们的方式风格各异,却殊途同归:即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糟粕、剖析病态社会的人性丑恶的同时,达到改造国民性、重塑中国魂的初衷归宿。进步的人们把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迎接了进来。两年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理论创新是先导,正如闪电总是走在雷声前面。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及时代特征相结合,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五四九十二年暨新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依然巍然不动,作为时代精神的改革创新也大放璀璨的光芒。
    民主科学,也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在九十年前步入中国的,并成为五四精神的旗帜。作为“司令部”的陈独秀满怀热情地预言:“只有这两位先生能够救治中国人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民主科学的本质与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论述不谋而合,即人是主体和目的,民主科学只是手段路径。民主是个好东西。九十年前鲁迅先生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六十多年前,我们赢得了民族的解放;从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今天,科学发展观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精神财富,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一切工作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科学而言,五四时代我们主要推崇“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的自然科学;建国历史年来,成功和失误的经验告戒我们,科学只有也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才算完整,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民主科学是建构青春中国的命根支柱,助推青春国家在茫茫大海中奋勇向前,永不停滞,决不动摇。
    包容和谐是孕育五四精神的营养土壤,又是它的内在文化要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文哲理在这里被挥洒运用的登峰造极、炉火纯青。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开一代风气之先,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正因为他认识到“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象之最高学府”,这与国学大师陈寅恪倡导的“大学者,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异曲同工。中国人独立思考、敢为天下先的“深沉、博大、质朴、精深”的性格神经被再次触动。在九十年前,先驱们或保守,或激进,或理性,或张扬,但他们的人格、学问都值得今天的我们揣摩和景仰。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传家宝。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和而不同是万事万物协调相处的真谛。今天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构想就渊源于五四精神中的包容和谐元素。这是青春中国接人待物传统策略,也是青春中国崛起的智慧选择。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中国见证了一个伟大变迁。一个相信青年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曾经蓬勃于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民主科学、包容和谐的精神火炬,今天仍在接力相传;九十年前先人们有关建设青春中国的梦想仍在进行中。挖掘并弘扬五四精神,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青春中国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也是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我们是九十年前先哲和先烈的后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高举五四精神旗帜,沿着建设青春中国的道路前进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