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们要搞的是什么样的改革

火烧 2011-05-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改革需涵盖各领域,尊重人民意愿,避免单方面设计,倡导全民参与,体现改革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我们要搞的是什么样的改革  

   

我们要搞的不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不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更不是什么文化体制的改革。而是由于历史的发展,使得社会的每一部门,每一领域,每一人群,都不得不相互各自承担一点社会责任的改革。具体的说就是这样的改革,可能并不单纯只局限于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领域,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所有领域之内的改革。也即改革,如果要是只改革某一方面,不改革另一方面,那势必容易形成改革分布不均,造成改革流通不畅,造成改革发展拥堵,直至最终造成改革无法实现良性循环,也即该改革的没能改到,而不该改的,却到处充斥。  

   

我们要搞的改革,不是要根据某些专家、学者,某些政府要人,自己单独设想,单独设计出来的改革。具体就是改革如果单独只由一部分人设想、设计,那势必改革出来的结果,即使不是专为某一部分人有利,也不一定肯定能为全体人民有好处。所以既然要改革,那就应该具体明确,什么可改,什么不可改。不能单独只由一些人,一部分人,一方面去设想。恰相反,不征求广大全体人民的意见,也不应该只单纯征求一方面的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如果不是全民族的改革,那就最好不要改。而如果是全民族的改革,那你不征求全民族的人民的意志,那你征求谁的意志呢?  

   

搞改革要首先尊重人民的意愿。可怎样尊重人民的意愿呢?总不能说人民今天希望这样改革,我们就今天这样改革。人民明天希望那样改革,我们明天就又那样的去改吧?或者一部人人民主张这样改,一部人主张那样改,结果我们就又是这样改,又是那样改吧?所以尊重人民的意愿,其实主要是指将人民的意愿,尽量的全都能统一的收集得到,然后分门别类的不同处理。  

   

具体就是人民的意愿可能五花八门,可能各具“特色”。那么对于这种种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不同意愿,究竟作为改革的领导者,党、政府,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呢?我以为,就是应该让这首先分别不同的意愿,首先分别不同的各自有个选择。也即如果某些人选择一些人热衷的政治体制改革,那就尽量去让这些人去一致的去搞一搞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如果某些人选择要回归计划经济的改革,那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具体去重新试验试验。所以总的来讲,新的改革,我以为,主要应是根据人们不同的意愿,去分别不同的有所选择。也即你选择了这个,那你就去这么改革,而他选择了那个,那就应该允许其去搞那个改革。终归,总的来讲,终归,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它不可能有十三亿人口,它就肯定能有十三亿个不同的意愿的改革。  

   

我们有些人总把改革视为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视为是某一部分人的事。我以为,这种观点不仅不好,而且可能极其的丑陋。为什么呢?因为你想,如果你整天把改革的大权今天这么掌握在自己手里,明天又那么掌握在自己手里,那最终是你改革了人民,还是人民改革了你?改革了自己?所以有些话其实可能是属于我不太好讲,但有时却又感觉不讲又实在不行。  

   

为什么?因为一个党的领导未必就非得搞一个党的改革。一个党的领导,有时完全可以既搞不是一个的改革,也完全可以搞有可能相互不同,相互对立的改革。为什么呢?因为改革,从总体上讲,其实就是利益均衡,且能尽量利益一致的改革。而均衡、一致,你不让其自己去均衡,自己去一致,相反却总由你政府今天均衡这个,明天一致那个,那均衡得了?一致得了吗?  

   

改革是什么?改革不是要把共和国的所有的一切今天全都改变,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搞的改革,其实顶多也就只能是有关局部利益的调整。从这意义上讲,它今天让工人更能享到更多的福利,另一部分改革让农民能得到更多的便宜,那这与你党,与你政府,那又能有何干?你党、政府,管天管地,还管得了人家拉屎和放屁?!  

   

所以总的来讲,我以为,今天的改革,如不适当的区分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应该搞什么样的改革,什么样的人可以不去搞什么样的改革,那我以为,这样的改革,终归可能是不会有好的进程的。  

   

具体就是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好,深化政府、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也好,你搞什么样的改革,如果不首先由人民自己选择一下,自己先搞一搞改革的试点,那你政府即使再有再天衣无缝的改革设计方案,也有可能最终闹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公共关系的改革是有关公共的人民的全体利益的改革。从这意义上讲,今天能尽量遵从一些人民的意愿,那就遵从一些人民的意愿,这样,真正的改革的正途,也许才有可能真正出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