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感悟《三国演义》,“民主”古已有之。

火烧 2010-05-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通过《三国演义》中董卓废立皇帝的过程,探讨其行为中体现的“民主”元素,如听政会、法律程序等,揭示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第三、四集讲述了董卓入京后,势力大盛,逐渐暴露出个人的野心。为了完全控制中央政权,董卓首先采取了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另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的“废嫡立庶”步骤。董卓向大臣们解释废帝的理由是:“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从此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揽军政大权,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    

     

废立皇帝之后,董卓又借故把何太后迁居永安宫,进而除掉少帝与何太后。通过对中央政权最高阶层人员的更换和处理,整个东汉政府几乎完全受制于董卓:皇帝的废立、朝臣的任免、重大政策的制定,都由董卓说了算。董卓自命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董卓虽然篡夺朝政,无视礼制和皇威,并对东汉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飞扬跋扈、野蛮残忍、恣意玩弄权术的他,也有几分“民主”。  

     

1、董卓“废嫡立庶”还要向大臣们解释废帝的理由,开个“听政会”,举行百官通过他废帝的仪式。董卓问百官:“吾所言,合公道否?”这应该是讲“民主”的。当初董卓举兵入朝是来灭乱保驾的,也就是为了“拨乱反正”的。初见天子时,他也是“慌忙下马,拜于道左”,并向皇上承诺保其座稳江山。董卓进京确立地位后,决定另立天子时,“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这个从“保驾”到“废帝”的过程,董卓和朝中的文武百官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和权术演变,而不是靠淫威和杀戮来夺取政权自封为皇。他夺政后,自己也只封了个“相”,而把皇位让给了陈留王刘协。董卓对不服者也只是说:“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所以,在距今1800年前的封建社会中,重兵在握的董卓,就有了“民主”的作风,就有了按“法律“办事的精神。他的这种“为官之道”不断被后世所效仿,也不断被后世所“创新”。  

     

2、“一朝天子一朝臣”,董卓没有这样做。董卓专权后,所用的文武百官绝大多数均还是先朝的旧臣。司徒王允、太傅袁隗、骁骑校尉曹操等等都是前朝的重臣。董卓只是对不满他的官员,而且是在对董卓有所动作时,才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彻底铲除,杀鸡骇猴,威慑朝野。董卓没有用改朝换代的思想,把亲朋好友,同窗同僚提到重要部门来置换掉先朝的文武百官。董卓也没有借口搞年轻化来划出年龄界限,也没有定出思想“僵化”的条款来折腾先朝的文武百官。董卓的亲信谋士李儒,也没有把董卓篡权谋位的道术理念提升出“理论”来约束当朝的文武百官。为了巩固当时中央集权、为了朝政的稳定,董卓是采取以下的措施:  

     

1)取信旧臣。如拉拢司徒黄琬,司空杨彪等。  

     

2)评反“冤假错案”,重新起用,原遭罢免、打击的官僚。如抬举和扶植已被贬斥的陈蕃、窦武等人。不光全部恢复陈蕃等人以前的爵位,还擢升他们的子孙,以使他们世世代代为己所用。据史载,董卓利用手中特权,重新提升和任用大批党人,如吏部尚书周铋、侍中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颥、司空伍处士等。不仅如此,只要是与以上人员有关的党锢之徒,董卓都把他们拔为列卿,一时之间,“幽滞之士,多所显拔”。 当时的大文学家蔡邕因遭打击,被迫离家逃命,浪迹江湖,历时十二年。董卓便特别征召他进京任官,蔡邕恐惧,回到洛阳,董卓任命他为祭酒,十分敬重蔡邕。后来三天之内,历遍“三台”, 蔡邕官至宫廷随从官。  

     

3)也存在宽容的一面,以笼络人心。中军校尉袁绍反对董卓“废嫡立庶”, 并反出冀州。 董卓对太傅袁隗说:“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 并差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只是到了后来,袁绍举十八路诸侯讨罚董卓时,董卓怕太傅袁隗里应外合,才派兵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       

     

     

     

封建时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董卓如此,董卓以后的历代官员们也是如此。这说明,封建时代的为官之道,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虽然经过社会主义时代对此进行过严厉的打击,但这种思潮随着私有制的复辟,也在逐渐滋生,死灰复燃!不是吗?在现在这种特色社会里,只要你“先富”了,有了钱、有了权,你就高人一等了,你的家人也随之高人一等了,你有了钱,就有了官,有了官就可以随心所欲、目空一切了,而且还可以贬百姓为弱势,称百姓为“屁民”。董卓强权、残忍,但也存要“民主”的一面。“民主”政治在1800年前封建时代的董卓就有之了,所以资本主义所推行的“民主”也只不过是对其先人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可以翻看历史,历代王朝的更替,历代利益集团的争斗,只要是为了私利、为了个人野心、为了个人的阴谋、为了小集团的利益,而进行的权力之争,都是强权、残忍与“民主”交替的,都是1800年前董卓弄政的翻版。封建社会是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也是私有制,私有制社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个人私有,就是尔虞我诈,就是流氓政治,是几千年阶级社会的往返转复。只有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阶段,才会对私有制社会的否定与彻底的改革。“民主”古已有之,但私有制社会的“民主”,与公有制所倡导的民主是有本质区别的!  

     

     

     

2010。05。2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