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奥运开幕战事发生谈神化普世价值

火烧 2008-08-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探讨奥运开幕期间的战事与普世价值的关系,分析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揭露西方强国对军事优势的重视,反思日本历史与奥运圣火的神圣化,强调对西方价值观的深入理解与警惕。

奥运于08年8月8日在北京开幕,同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发生战争,究竟是格鲁吉亚是否想通过奥运的“休战”对南奥塞梯进行“侵略”不得而知,总之俄罗斯是绝对不会置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内的俄罗斯族的切身利益不顾,而让格鲁吉亚的军队占先机。
这就是西方强国,包括俄罗斯和日本在内的普世价值,在他们眼中军事上的优势至上,才不管什么奥运休战的“承诺”。日本在十九世纪就已经信奉这种西方强国至高无上的普世价值,在打败中国取得巨额战争赔偿以后,就成为西方强国俱乐部的成员。什么自由民主人权,在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打败之前,连影子都看不到,什么明治维新的宪政也是假的,日本有的是天皇统治下的战争内阁,是对中国进行赤裸裸侵略的野蛮政权。
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前虽然已经被西方强国侵略五十多年,当时日本对中国已经有很大的野心,但还是没有任何戒备,更没有主动打击的准备。至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之心密谋已久,已经做好了消灭中国北洋海军的充分准备。结果日本打败了中国,巨额的战争赔偿成为日本军事工业化的资本,以后就是通过军事侵略从中国掠夺越来越大的利益,进一步发展更先进的军事工业技术,使中日两国在军事上的距离越来越远。
就是到了现在,虽然已经饱受西方强国侵略一百多年,惨痛的经历和经验数不胜数,但我们还是没有戒心。无论在意识形态上,或者在经济和商业利益上都向西方强国敞开大门。

对西方强国的价值观念都加上神圣的光环

就这一次奥运来说,英文中的奥运火焰也称奥运火炬,但我们把它神圣化,叫做圣火。而所谓圣火传递竟然化了那么长的时间和那么大的活动。看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美国政府的补助最少,商业色彩最浓厚。而2000年的澳洲悉尼奥运会,在遴选的时候是北京的对手,在第一到第三回合的遴选过程中,北京都比悉尼领先,但在最后的第四回合遴选中,本来选择英国曼彻斯特的票大部分都给了悉尼市。结果悉尼以两票之差打败了北京。
奥运城市的遴选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幕,奥运的举办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商业利益,并不神圣。西方各国也没有将奥运神圣化,奥运就是奥运,只不过是四年一次的世界性运动会而已。是我们将奥运神圣化,说什么促进世界和平,增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等等。
现在西方强国常常挂在嘴边的什么自由民主人权,以此为武器攻击对手,但他们绝对不会为这种所谓普世价值所限制,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尤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那是什么都不顾。
以奥运来说,1916年的奥运本来是要在德国柏林举行,但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各国分成两对在撕杀,正杀得天昏地暗。当然是不成开了,并没有为召开奥运而休战。
当时西方各强国都参战,他们本国的人民不但没有什么自由民主人权,连自己的性命权都没有,贵族出身的军官命令被征集入伍的士兵向敌方的阵地冲锋,敌人用机关枪来扫射,差不多是必死无疑。而退下来的话,己方的行刑队正等着他们,逃不掉被枪毙的命运。
英国派到欧洲战场上的士兵,有工人、艺术家、大学生、知识分子等等,能够平安回国的寥寥。而日本乘机扩大自己的力量,使中国人民面临更大的苦难。
中国精英将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神圣化和简单化,这是思想僵化的特征。他们将西方的求知和实践精神丢弃,因此对西方实际的处世方针和价值观念完全不了解,这成为中国学习西方的最大障碍。知己知彼是可以用在战场上,也可用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不知己不知彼是学习的大敌。
这是中国传统科举型文人的特点,以前清政府一直挨打无反抗之力,就是因为这些人当道,后来中国有一段三十年的历史这些人无所作为,好容易发展了能令西方有所顾忌的导弹核武器系统和相应的工业能力。现在他们在不少领域里当道,而中国面临的是多变和资源缺乏的世界,他们那种僵化的思维又怎么能应付呢?真的令国人担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