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胡侃蜕变

火烧 2010-05-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通过回顾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探讨人民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分析从封建王朝到中华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突出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百多年前,中国处在封建皇朝统治下。这是个泱泱自大的皇朝,凡是世界上出现的新潮玩意儿,这个皇朝几乎都拥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皇朝、官僚奢华的生活方式,世界上鲜有国家能相比拟。据有关专家披露,当时中国的“经济”远远超过列强中任何一个国家。面对以掠夺为本质的“八国联军”等列强束手无策,只得以背躬曲膝(卖国求荣)维护奢侈生活。

为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以“三民主义”挥师北上,经过浴血奋战,历经艰辛终于开创:中华民国。无奈蒋先生获得胜利果实后,好了伤疤忘了痛,任贪官污吏横行,弃人民于水火而不顾。中华民国,本该是以民为基、为主。中华民国,其立意该是民为根本,蒋先生却把(根基)重点建立在依赖“先进、发达”国家之上,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在所难免。

山河破碎、人民蒙难。共产党、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思想,紧紧依靠工、农,团结一切爱国人士,在民众的支持、拥护下横渡长江,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三个不同时期传递着一个共同讯息:得民心者得天下。

自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告之日起,直至今日,中国一直在共产党领导下。如果把60余年看作一个时期,或者自以为中国一直在奉行“为人民服务”思想,未必准确。从社会上出现“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继而出现“笑侃30年”的(海派清口)艺术作品,已在发出讯息:中国在变。至于是否在向“不要人民只要币”转变,只能劳烦各位自己去领会了。至少一个讯息稍明显:前、后30年是不同的。前、后30年哪个时期更有益振兴中华,哪个时期更符合共产党宗旨,哪个时期更有益民众利益,也只能劳烦各位自己去领会了。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掠夺者不甘心到手的“肥肉”没了,竭尽所能采取封锁,意图“封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封锁,毛泽东、共产党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奋发图强。为合理、有效分配(短缺、有限)资源,共产党借鉴西方战后重建之法:票证分配。掠夺者把战火烧向中国,共产党挺直腰杆向侵略者宣告:站起来的中国不好惹。使武装到牙齿的霸权退避三舍,只得站在(中)国门外看中国人扬眉吐气。

为了鼓励工人掌握技能,中国施行8级工资制,为了鼓励劳动积极性,中国推行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措施,为了奖励干部工作能力及成绩,中国施行分级干部制、、、这些体制与措施说明共产党、毛泽东不否认社会存在等级,由此采取的“体制、措施”有力、有效控制着二极分化。显然这些体制、措施根本满足不了某些私欲澎涨的人,一旦时机(后30年)成熟,这些体制就被全盘否定,并且被戴上“平均主义、大锅饭”等桂冠。抑制二极分化的堤坝遭重创,一批“不务正业”的弄潮儿(倒买倒卖者等)催生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批老板。沉渣泛起冲击堤坝,漫过堤坝后就一发难以收拾。当这些“老板们”还在战战兢兢中沾沾自喜之际,贪官污吏、冒险家、以盘剥工农为基调的各色“老板”蜂拥而至,大有后浪推前浪态势,各类“富豪们”迅速占领了“二极分化”的至高点;成了和(先进、发达)国际接轨的急先锋;刚尝到点“当家作主”的工、农,在这场“漫堤”进程中,重新回到社会“垫脚石”地位,和世界贫困国心连心,还能穿上件漂亮衣服:符合国情。

为了让干部们牢记: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了让干部们和群众打成一片,共产党设定了“星期四干部劳动”制度,意图使干部们不脱离群众,更好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为了劳动人民安居乐业,共产党、毛泽东,在经济还很落后的形势下,已经开始施行医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退休养老制度;为了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各种地方戏剧逢勃发展、、、为了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共产党、毛泽东施行“计划”经济;为了平稳发展经济,提高科技,共产党施行“义务教育”制,使贫困工农子弟读得起书;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共产党制定一个个“5年计划”,并且落实下去,努力促进完成。这些为国、为民的(不敢妄称‘利国利民’,至少其基础是为国为民,和某些以‘利国利民’为旗,实为满足私欲有本质不同)措施,根本无法满足某些利欲熏心的贪官污吏们,也无法满足贪图享受的某些“精英”们,某些贪图奢华享受的“精英”、官吏们,扼杀、捧杀无所不用其极,竭力使为国为民的措施无法正确落实、完成,为复辟“资本主义”鸣锣开道。为防回到封建社会,为防贪官污吏横行,为防工、农重新被资本家、劣绅盘剥,在形势威逼下,反修防修的群众运动不得不爆发。一个万民敬仰的共和国领袖,可以理直气壮安享晚年,不到万不得已怎么可能发出类似“向我开炮”的讯息,可见当时局势多么严峻,也可见为国为民(领袖)者博大胸襟。

共产党以“革命”手段获得政权后,采取“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方针,紧紧依靠工、农,团结一切爱国(阶层)人士,开始了建设美好“家园”的进程。中国经过半封建、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历程后,共产党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决定显然不是臆想,而是历史“做出”的选择。历史在60年前已发出讯息:唯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华。历史讯息强而有力,吸引着爱国人士舍弃优越条件,纷纷回国参与祖国建设。这些爱国人士全身心的投入,获得丰厚回报:请世界看中国“二弹一星”的颜色。中国在工、农的努力下,在爱国人士的全身心投入下,经济开始复苏,社会趋向稳定、和谐。

在一个战后千疮百孔的环境中,取得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和谐谈何容易。共产党、毛泽东更有令世界睹目的成就:把妓女改造成劳动者;使赌博在中国消声匿迹;把一个毒品泛滥国管理成无毒品国。在层层封锁压力下,共产党、毛泽东动员人民收紧裤带支援亚、非、拉贫困国家、地区,昂首宽步走进联合国;站起来的中国向世界发出讯息:人民共和国愿意和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合作。中国不再受胁迫而背躬曲膝,向世界伸出互惠互利的友谊之手。

毛泽东是伟人,而非神仙;共产党由精英组成,而非神仙会。伟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犯错。区别的是为何犯错,是为国为民犯错,还是为某些人私利犯错,两种不同基础的犯错其性质是不同的;可怕的是对待犯错的态度,是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闻则改之,无则加勉,还是竭力粉饰,违疾忌医,两种对待犯错的态度,必然收获不同成果。伟人的胸襟始终为国为民,令人肃然起敬,这是某些跳梁小丑很难抹杀的,也是某些跳梁小丑惧怕的。历史已经发生,无论从何角度看,它就是存在着。混淆视听、泼脏水都无济于事,历史还是真实存在着。

一代伟人与世长辞,某些人抓住了时机:改革开放。改革,向社会发出讯息:中国将进行变革。开放,巧妙地把“封锁”转移成“闭关”,在潜移默化中回避了走进联合国的艰辛与功绩。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中国从来没有施行过“闭关”策略,而是一再强调:和世界各国互惠互利、互通有无、友好相处。中国的大门一直对世界上友好国家畅开着,猛然间冒出“开放”这个词,令人匪夷所思。改革,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种方针很自然就把工人、农民、百姓放到了经济的“附属品”位置;进一步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策略很自然就把大部分人放在“垫脚石”位置。市场改革,拱手把市场让给了“八国联军”;社会改革,宫廷奢侈生活方式卷土重来;工厂改革,工人(含8级工、先进、劳模等)下岗,一部分人中饱私囊;农村改革,农民离地入城,二地分居老少留守;住房改革,一部分人住豪宅,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医疗改革,一部分人享受舒适,大部分人看不起(重)病;教育改革,一部分人进“贵族”学校,大部分(工农子弟)读不起书;艺术界改革,外来文化畅通无阻,流行、时尚、妙作占居舞台,各地戏剧萎缩、、、

某些官员趁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潮流,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消费,令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官员都羡慕;豪华的楼堂馆所令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的官府都相形见绌;某些能敛大钱的(好猫)官员,钱财多至国内放不下,理所当然转移到了国外;本该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变成了政绩、数据、钱财,为某些人名利双收作出贡献;为配合改革开放需要,是非对错的评判体系被成败得失的评判体系挤到了角落,在成败得失体系熏陶下,社会越来越关注成败得失,越来越漠视是非对错、、、在这种态势下,吸引了一些精英回国捞钱,出国享受;富豪三妻四妾同居,合理且法律管不着,包“二奶”不仅成了新名词,而且很时尚;妓女摇身一变上升成“小姐”,笑贫不笑娼大戏隆重上演;毒品、艾滋长驱直入,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当然不能轻易放弃“打击卖淫嫖娼取得辉煌战果”,“打击毒品犯罪取得辉煌战果”,这些战果大书特书后颇能彰显政绩,社会就能呈现前所未有的“和谐”景象。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一部分富豪挤进了世界财富排行榜。虽然有人戏称某些排行榜为“杀猪榜”,毕竟上过排行榜是事实。改革开放的成就无比巨大:在彰显奢华方面,中国有的是钱,和国际接轨得很融洽,甚至比先进、发达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方面的投入再大,中国都拿得出,并且毫不手软,一点儿都不会心痛。中国在解决百姓安居乐业,提高百姓福利,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很缺钱,符合国情。

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60余年,前30年施行“为人民服务”方针,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后30年施行“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前30年尊民为治国之本很明显;后30年一部分人享受(奢华)表露无遗。也许很有必要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更有必要创作“笑侃30年”文艺作品,这样可以使民众更好了解中国正在进行哪些变(革)化。

变,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变,见仁见智。

山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