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怎样看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

火烧 2010-05-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科学技术是否为第一生产力,指出其并非直接生产力,需通过技术转化才能发挥作用。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强调转化机制的重要性,并质疑将科学技术排在生产力首位的合理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提法存在多年,多年以来,赞美和诠释者绵延不绝,竞相发挥,质疑也不断。

  一、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是不是第一生产力,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就事论事,不要把它和马克思扯到一起。似乎如果是马克思说的,就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而是别的某人说的,就错,这就不是科学的态度。当然,马克思本人对此有何评论,马克思的原话是什么,原意是什么,做为历史,是可以探讨的。

  二、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产力,假如它本身就已经是生产力,那么就不存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了。而我们经常要讨论和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怎样转化,怎样建立一个机制更有利于转化,本身就已经否定了它是生产力,假如它已经是生产力,还需要转化吗?

  三、科学技术是一个笼统的提法,实际上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当然也有边缘化的中间部位难以区分,比如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就与技术难以区别。但科学与技术毕竟是两回事,科学是理论,技术是理论的应用。

  科学本身,不论是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学、力学,一般都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需要通过技术应用,才会对生产力起作用。

  在自然科学领域,只有一部分是有可能和生产力挂钩的,而一部分没有这种可能,或者说很长时间内没有这种可能,如果了解自然科学的分支是多么细,就能明白相当多的分支并不具有应用意义,比如数论,比如陈景润创造的陈氏定理。这些分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这种认识水平的提高,可以间接地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这种间接是非常曲折的,曲折到人们难以察觉出它的源头。就好比蝴蝶效应,北美刮起了龙卷风,就很难察觉到是南美森林中哪只蝴蝶扇动翅膀引发的。

  四、技术是自然科学原理的应用,同样也是仅有一部分被转化为生产力,每年产生的专利是海量数字,但仅有一部分专利得到了应用。大部分的技术没有意义,或者没有被人认识到它的意义。技术本身也不是生产力,只有被转化到生产过程中,才起作用。如果蒸汽机的技术只是一张图,没有被制造成机器,人类就没有动力机可用,运输仍然靠畜力车,这张图就不是生产力。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象蒸汽机一样产生效应,相当多的技术发明出来几年几十年后才起作用,甚至发明者本人都没有料到会产生的作用,只是当作一个乐趣一个玩具。

  五、生产力,不存在第一第二第三的排列。如果科学技术很重要,排在第一,那么与生产活动更直接的经济管理排在哪里?一群人做建筑,要想保证速度,通常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管理,不能窝工,不能混乱,这通常取决于一个现场指挥者,叫“领工员”的那个人,而不是工程师。同样的工程,同样水平的工程师,领工员水平不同,可能一个工地9个月完工,另一个工地11个月,如果出事故、返工另论,两支队伍生产力大不相同。管理岂不只能叫第0.5生产力?

  六、对生产力起重大作用的,不仅是技术,社会科学的很多方面,有时候起的作用更大,比如体制,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就不相同。那么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几生产力?科学技术已经是第一,管理是第0.5了,革命就得排到第0.1或者0.2,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这也是一个基本原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果不先打跑日本法西斯,日军统治下怎么发展生产力?

  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总归是一个口号,有特别目标的口号,并非实际行动,实际上,自这个口号提出以后,科技进步急转直下,科技发展不是更受重视了,而几乎是灭顶之灾,所有的技术创新、人才教育都停滞了,代之以购买进口,生产力发展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八、现在恢复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路线,讲究科学发展观,重新肯定自主创新,鼓励自主产权,这是万分正确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