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圣诞节?
为什么过圣诞节?
孩子在幼儿园小班学习。昨天放学接他时告诉我:“爸爸,过几天那个圣诞老人送给我们礼物呢。”十分开心的说。我很不悦,但是只能高兴的笑着问孩子,“圣诞老人成什么样啊?”
中国没有上帝。可是为什么要过圣诞节呢?我是学英语语言文学出身的,对英美国家的这些东西很了解却很不顾一屑,至少觉得我大中华不是这些东西的土壤,今早送孩子进校园,美丽的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已经把校园装点的非常像圣诞节日的气象了,校园里美丽极了,圣诞树、圣诞老人,甚至学校大门口还有小孩子们穿着圣诞老人的衣服和孩子们道“Merry Chrismas!”清亮的孩童声音听起来好听极了。
看着这些美,心底多少有些彷徨。我身处何方?这是谁的精神家园?
时下大家认为中华已经强大,更有专家畅谈要有大国民心态。这的确给我们下了一道难题,甄别事物就觉得很狭隘,心胸不够宽广,不少专家们还会举出一些洋人如何学习研究中华文化以为人家虚怀若谷的证据。然而,毕竟是内外有别,中外 不同,中华的根在哪里?在这些喜气洋洋的上帝的节日里总觉得有一种奇怪的意味——十七届六中全会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
当下的人们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被上帝的氛围包围着;一方面血管里流的是炎黄的继承。那种阿Q式的自我解嘲,说中华文化就是兼容并包似乎说服不了血管里的基因。当然我们可以想见到,上帝的氛围只是一种外在,炎黄文化在人们的心底仍有强大的坚守,温度合适、湿度恰当的时候,就要发出巨大的力量和响彻寰宇的声音。
当前社会的流行现象只是中华文化回归的一个历程,精神没有经历旅行,就会显得孤独、单一、沉闷——钻石的光芒需要敲击才能更加显而易见。时下的民族精神旅行,不过是行旅 中的炎黄孩子们的不成熟的表达,只是改革开放后精神涤荡、灵魂神游的梦呓。
文化的基因就像是世间万物的基因一样,之所以是基因,就不会轻易改变,包括劣根性和优越性都不易改变。我们等待着中华文化基因的显性部分早一天亮剑于世界!十七届六中全会其实是提醒文化届的专家学者们、民族的精英们,提防西方转基因的可怕阴谋!
圣诞节,过一过没事,千万不要被转基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