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母鸡,与“拿来主义”
■文/满粟斋
记不清是在哪一本书中看到的了。说是钱锺书先生的《围城》大受欢迎之后,许多的人仰慕钱先生的大名,想见上一面,谁料被钱先生婉拒了,并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意思大概是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不错,何苦非要去见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假如确实吃了一个好鸡蛋,又好吃,又有营养,真的是应该非常感谢这只产蛋的母鸡,而由此对这只母鸡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但倘若因为这个母鸡下得蛋非常优秀,就对它顶礼膜拜,也是大可不必的。可惜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像钱先生这样想。吃鸡蛋不过瘾,非要见母鸡的事情,已经愈演愈烈,甚至到了荒唐的地步了。
同样是鸡蛋,也还是区别挺大的。有绿色、天然的生态鸡蛋,也有饲料喂养、快速催生的商品鸡蛋;有刚产下来的鲜鸡蛋,也有已经变质了的臭鸡蛋;有货真价实母鸡下的蛋,也有人工造假的骗子下的蛋。虽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一般来说,新鲜的鸡蛋和臭鸡蛋以及人造的假蛋,应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令人感到不理解的是,随着因蛋爱鸡现象的不断发展,已经由吃了鲜鸡蛋而要见母鸡,发展到了吃了臭鸡蛋、假鸡蛋,也要见母鸡。甚至到了只要是母鸡,甭管下不下蛋,都一概疯狂膜拜的程度,就更加令人疑惑不解,匪夷所思了。
这些母鸡崇拜者们的激情与疯狂,也掀起了都想当母鸡的疯狂,为了能够当上令人关注、崇拜的母鸡,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里简单整理了几种方法:1、在自己的饲料中放添加剂,或催生剂之类,好让自己多产几个鸡蛋;2、自己不能产蛋,就用碳酸钙、石蜡及石膏粉之类制造假鸡蛋;3、不时举办点产蛋擂台赛、产蛋选秀等节目;4、为了让自己更多地引起别人的注意,专门下让人一闻就臭气熏天的臭鸡蛋。
更有技高一筹者,已经达到了“无蛋胜有蛋”的境界,譬如:1、不时给自己制造点芝麻绿豆的小故事;2、拔光自己的鸡毛,以白条鸡的形象示人;3、明明是母鸡,偏要戴上鸡冠冒充公鸡;4、明明是公鸡,偏要把自己的鸡冠子剪掉冒充母鸡。如果这样一条条地找下去,怕是一时半会儿说不完,仅就选取这么几条做为例子吧。
说了这半天,怕引起误会,有几点还是需要澄清:本文对鸡蛋和下蛋的母鸡没有任何偏见。鸡蛋是好东西,营养丰富,是我们大家的主要食材和营养来源之一。母鸡能够为我们产下这么好的鸡蛋,更是十分值得我们尊敬和钦佩的。母鸡没有错,鸡蛋也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对鸡蛋和母鸡的态度。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有必要借鉴一下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他占有,挑选。看见绿色、营养的生态鸡蛋,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普通的商品鸡蛋来吃掉;看见产蛋擂台、产蛋选秀等活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为之疯狂,造成“全民产蛋”的现象,但也不视同洪水猛兽,一棒子打死,以见其彻底的革命,可以付之一笑,以留给那些空闲时间较多的人消磨时光。只有臭鸡蛋和假鸡蛋,虽然可以说是一种别出心裁,但这玩意吃下去毕竟有害健康,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以惊醒众人之外,应该全部毁掉并禁止生产。还有诸如白条鸡、公鸡变母鸡之类,也应该正确对待,否则“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看到这里,不能不也当一回“因蛋爱鸡”者,为鲁迅先生的睿智再次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