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略—撬动国际政治架构的多面体
作者张伟林 11年5月,欢迎各位网友转载与下载。
更多的内容请看作者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33694737
最近从各大媒体上据悉,社科院与云南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中预测:2020年的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曾几何时,社科院编写、北大发行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中提出了以下一些观点:
1 2002年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韩国。如果以综合年代差来表示,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二十几个发达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50至100年左右。
2 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则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约100年,与德国等7个国家约为80年,与日本等6个国家约为50年,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约为30年。
3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是: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国际水平要上三个台阶,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要前进六个阶段,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提高60位左右。具体而言,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在2020年左右从经济欠发达国家升级为经济初等发达国家;在2050年左右从经济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经济中等发达国家;在2080年左右从经济中等发达国家升级为经济发达国家,在2100年前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的前列。
短短的几年,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快速逾越了30年:即在《新兴经济体蓝皮书》中声称的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应是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中所提到的(注:至少是)2050年左右成为经济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水平。又要见证一个创造历史的奇迹了,在一个平稳发展的国家里。只是可惜的是这仅仅只是这批“经济学家”们在纸上的“游戏”而已,痴人在造耻迹。真是情何以堪:中国的一个国家级经济研究单位及专聘“专家”与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机构、协会与学者遥相呼应、默契配合,用一些低级的、甚至可以被视作为“低能儿”似错误在忽悠甚至恶意诱导国人犯错误,在误国殃民。建议这些“经济学家”们少做些不切实际、不着边间的预测,多做些承担起一个国民的责任、负起一个公民的良心与民与国更有益的工作。不谈“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这些“大话”,经济学家们更应该懂得“一个大家的安康,才有小家的滋润”这一道理。
现在将在写作中《大国竞争战略与中国的未来战略》一书中已完成的部分内容以系列博文形式进行公开,这是第四文,具体内容如下:
“核”战略—撬动国际政治架构的多面体
这里所指的“核”当然不是民用的核,而是核武器的核,更广义的是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则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者对尘嚣一时、甚至至今还在暗流着的“朝核”指向中国即中国应有安全危机之观点始终付之一笑。
在探讨问题之前,首先介绍二个概念:核威慑与核威胁。所谓核威慑,这是一个被动的,防御性策略。一个国家在受到战争直至核威胁,即使采用常规手段几乎无力或者代价过大无法承受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国家政策,目的在于止战。核威慑不具有侵略性,也无侵害他国正当权利的行为与诉求,这是一个国家正当、不应被剥夺的合法权利。作者认为:所谓的朝核纯粹属于一个核威慑问题,即北朝鲜是在用核威慑来延缓现有政治体制,阻止对北战争的爆发,其成功就在于直接扣住霸权美国的命穴。环视全球,不难发现作为一个地区小国的北朝鲜是最佳适合核制衡的国家。即对于中、俄两国,美国则更不用说来自北朝鲜的核威慑仅属于理论上的可能性,现实中如果不存有霸权主义就几乎不存在。但是对于南朝鲜,还有日本甚至霸权美国而言可以说是致命的。如果都是有效投掷的话,现有北朝鲜的核武可以完整覆盖南朝鲜甚至二次以上已无疑问,对于日本而言已经是有效的核毁灭。如果发生上述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则必然导致对霸权美国的信心动摇。与核威慑相反的核威胁,这是一个主动、侵略性策略。采取这一策略的国家,其正当的权利并未受到损害更无受到侵害;相反地在企图建立殖民霸权,从中直接地或间接地强行夺取对象国的财富。核威胁不是为了止战,而是在用战争直至核威胁这一手段来实现建立殖民霸权这一诉求。
要谈核就不可混淆国家与个人或组织所实施核威慑力之别,同时也不能混同拥有广阔战略纵深的大国与普通国家所受核威慑力程度之别。对于任何一个想实施对中、美、俄还有巴西这样拥有广阔战略纵深的大国实施有效核威慑力的小国来说,即使拥有的代价也是承受不起,更何况要拥有一个有效防御系统的代价更是无法承受。一旦中国完成北斗卫星网络,对小国而言中国已经建立起天网了。俄罗斯已经拥有,美国则更不用说,到是欧洲还有一段漫长的路。对于小国不用说针对核大国,即使针对任何他国的核冒险首先都会招致难以承受的孤立与打击、甚至毁灭性的报复。所以现实中、美、俄三国甚至放大到全球,一个普通的美国是最远离核的威胁现实即最不受到核威慑力之忧的国家之一,但是一个霸权美国却是最有实感的国家。霸权美国仰仗的是核恐怖,依赖的是美元霸权,最薄弱的环节就在于能否有效地向盟国提供保护。可以说美国成在“核”,败更在“核”。
作者认为:现实中真正地对全球安全产生威胁的是美国、以色列和日本这三国。苏联在解体过程中是那样满怀激情地拥抱西方而没有启动核按钮,这一幕在美国遇到解体时还会再现吗?以色列即使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随时被毁灭的国家,其生存之道就是“核绑架”核大国,从而导致核大国启动毁灭全球的核按钮。日本这个储备足以毁灭地球数次核材料的国家,一旦踏上核武之路就很难阻止这个国家走上战争之路的紧迫感、狂热与冲动,以及复仇之恨。
对于中国而言:国际上现有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的体系不是中国的战略选择,更确切地说阻碍着中国的崛起与世界的重新组合;但是扩散也不是中国的最佳选择。核心是一些国家是否可以拥有“核威慑”这一权力:即为何必须接受侵害自己国家核心利益的不对称战争,如同巴基斯坦前总统所暴料的美国在9.11后对已拥有核武的巴基斯坦要挟。应该重新审视全球的核游戏规则,即核威慑力是必须的,也必须掌握在中美欧俄手中;但也必须使核无效化,所以核威慑力与核无效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如果说中国现行核战略在过去有其正确面的话,但是现在越来越不符合全球核游戏规则的调整。当民族面临着被大规模杀伤武器威胁时,当国家核心利益面临着被大规模侵害时不能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是不可思议的举动,也领人难以置信的策略。中国的核战略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所组成:
1. 当日本或台湾地区有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开发与布置的举动时进行核摧毁的权利;
2. 统一台湾时中国被卷入大规模战争或则日本直接或间接地军事介入时进行有限核打击与核报复的权利;
3. 军事改变中国核心盟国时进行有限核打击与核报复的权利,例如朝鲜、巴基斯坦和缅甸;
4. 对有核国家实施核打击与核报复的权利;
5. 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进行核打击时其他有核国家对该有核国家实施有限核打击的核抑制权利。
实际上,美国进行中的战略武器非核化就是针对上记5的具体举措。中国要崛起首先必须完成对日本的重新组合,这是因为有着弥漫对已有在无主要战争受害国主导的“战后”处理都还不满的战争首要挑起国的存在,由此二战并未真正结束,即通过对日本重新组合,即作者在《一个共管的日本,就是为了让世界更安全》博文中提出的“共管的日本”解决方案为标志彻底结束二战。方案就是组建一个特殊的国家,其军事与政治最终、最高的决定权交与二战中受到伤害各国组成的共同管理委员会之下。美国在与该管理委员会成员国以及俄罗斯共同完成解除日本武装后退出日本,由日本所拥有的国家对美债权进行补偿,俄罗斯对北海道实施托管,日本退回中国的琉球群岛并将至大隅群岛为止各岛作为琉球群岛的附属处理。设立两个各自由朝鲜与中国管理的特别区域,中国管理的特别区域包含鹿児島县、長崎县、四国地区、伊豆半岛、房総半岛、横须贺市、横田市以及东京都领有的外岛;朝鲜在九州其他所有地区设置特别区进行管理;除北海道进行托管外,其他各地统一为一个日本不变,由共同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而共同管理委员会将特别区的管制权授于中国与朝鲜;除北朝鲜外,其他各国放弃对日的国家赔偿但是民间赔偿不在其内,但是日本必须每年向共同管理委员会成员国支付在日驻军费,驻军费与对北朝鲜的国家赔偿费由共同管理委员会成员国商定。
至于朝核问题,其解决出路在于美国放弃战争、放弃颠覆政权这一冷战思维。美国现在既不想又不愿意,当然不是在指望获取北朝鲜,而在于控制南朝鲜与日本,尤其报复性极强的日本这个冤家对头。如何解决朝核这涉及到当事国的意愿,中国并不愿多加干涉,况且现有平衡关系并未必不是一个合理、正当的关系。要折腾就悉听尊便,折腾到北朝鲜确立自己安全为止。或则中国向北朝鲜提供全面、非进攻性的安全保障。但是中国现在并不愿意,时机也未成熟,形式形成的条件还未就位。
至于所谓的台湾反制大陆,据说南朝鲜也有类似计划。其实根本不应值得一虑,借用作者在《朝核问题的核心与出路在哪里?》博文中的观点:
正告南朝鲜,别存有在中国制造摧毁民生设施例如炸毁大坝之类或则人道主义灾难的一丝意念,那将带来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的报复,别在毁灭自己的国家。将来的任何时候所发生的朝鲜战争,无论是多少次,都绝不允许将战火烧到中国。牢牢记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要美国在南朝鲜存在一天,中国就绝不允许任何非北朝鲜军人踏进这个国家。无论北朝鲜发生怎样,中国有责任,也会负起这个责任,无需你们操那份闲心。…要想在中国制造人道主义灾难,那么作为报复在南朝鲜制造更大、更绝、更彻底的人道主义灾难又有怎样!对世界又有多少影响?所以,拥核不会给南朝鲜带来福音,有的只是不断的灾难、无底之渊。战争不会给南朝鲜带来什么,有的只是灾难,玩火必自焚!所以,给中国带来最大的困惑是南朝鲜不知道自己在东亚的位置,而南朝鲜恰恰永远是一个尴尬的国家。现在的南朝鲜该好好地把握住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命运,别把自己的国家玩残了、玩没了!
至于台湾问题的解决,这是中国完成对东亚再编的一个环节,何前何后这是一种选择。但是要指出的是在进入20年代,中国必须也该实现对台的统一。这是中国领导人的政治使命,实现中国国家战略的必然使然,不应再让台湾浪费中国太多的战略资源了。如果再不统一,何谈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越美国,何谈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崛起保驾护航,何谈保卫中国的经济成果。经济学家们如有那份闲心逸志做些无聊的预测,倒不如多提出些为统一的方略,例如涉及经济战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