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齐奥塞斯库同志的丰功伟绩

火烧 2011-05-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齐奥塞斯库领导下的罗马尼亚工业建设成就,包括钢铁、汽车等产业发展,以及农业、医疗、教育等多方面进步,体现其政策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虽然地处欧洲,但罗马尼亚的工业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基本是个农业国,即使有一些相对现代化的军火、飞机制造、铁路车辆制造企业,但只有炼油、木材加工等利润稳定的资源开发型企业能吸引西方工业资本,在一些钢铁厂,工人们使用的设备甚至是一个世纪以前生产的,工业的落后状态由此可见。

      罗马尼亚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大力加快农业生产,修建巨大的运河和水电站,实现铁路现代化、扩大石化、钢铁、纺织等工业的规模,除对传统的布加勒斯特—普洛耶什蒂、克拉瓦约—皮特什蒂等三个工业区进行现代化改造外,还致力于工业不发达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兴建大型现代化工业企业,著名的加拉茨钢铁联合企业就是一例,在其他地方,新工厂的厂址也尽量选在农村,尤其是较不发达的地区。

      到六十年代中期,罗马尼亚的工业总产值已经是1950年的6倍以上,有强大的钢铁工业、以及机器制造、军火、汽车、电器、石油化工、药品等工业。其中,罗马尼亚生产的达契亚牌汽车在80年代初曾大量出口中国。

     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著名的橡树森林从18世纪起就是主要的木材来源,到二站结束时基本被砍伐殆尽,社会主义的罗马尼亚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在这一地区大力植树造林,并在平原建造防护林带,同时在土地肥沃的多布罗加和多瑙河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垦与灌溉,扩大了耕地面积,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很多农产品、渔业产品享誉国外。

    除工农也生产外,罗马尼亚党和政府还致力于人民的医疗和教育,城镇化人口从战前的21%上升至战后的38%,在锡亚娜和慷斯坦查,昔日王室贵族、资本家的别墅成为了劳动人民的疗养所,由于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从三十年代的39岁提高到六十年代的69岁,全国人口从1956年的1576万提高到1966年的1914万。

     罗马尼亚在6、7十年代推行的工业化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全国普遍加薪,人民安居乐业,大量消费品出现在市场上,这一时期的文化也呈现自由开放的特点,西方的电视连续剧被允许播放,还与百事可乐、雷诺的西方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

     在对外政策方面,罗马尼亚共产党及齐奥塞斯库不仅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进行对抗,同时也敢于反对前苏联的强权,1967年曾召开群众大会,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进行过强烈的谴责,树立起不畏强权、独自自主的良好形象,齐奥塞斯库夫妇70年代曾访问过中国和朝鲜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当时不仅给予罗马尼亚两亿四千万美元的贷款,还同意向罗马尼亚派遣技术人员。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领袖,齐奥塞斯库同志担任了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国务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爱国卫队总司令、社会主义民族团结阵线主席、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全国劳动人民委员会主席等多项罗马尼亚最高职务,正因为在齐奥塞斯库的英明领导下,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他被罗马尼亚人民誉为:“人类的星辰”、“喀尔巴阡山的天才”、“思想的多瑙河”、“工人阶级的英雄”、“最杰出的、无以伦比的战略家”、“举世尊敬的伟大领袖和政治活动家”、“抵抗所有敌人的罗马尼亚捍卫者”、“掌握国家所有问题答案的领导人”、“贯彻党的马列主义政策的化身”、“民族英雄中的伟大英雄”、“人道主义精神的共产主义者”、“当代世界的杰出人物和光辉战士”、“杰出的马列主义领袖、热忱的爱国者和国际主义者”等光荣称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