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沁  园  春——昭  山

火烧 2011-12-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8
本文以沁园春词牌形式,追忆毛泽东在昭山与友人讨论人生理想的历史,结合张昆弟日记,展现伟人精神与时代变革,体现毛泽东思想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沁  园  春  

昭  山  

   

读张昆弟记录1917年9月16日和毛泽东等人在昭山讨论人生理想的日记后,于2011年11月16日专程赴昭山探寻毛泽东足迹。站在群山之巅,追思伟人丰功伟绩,感慨万千。  

   

湘水拍岸,昭山秀立,独享秋寒。听当年三杰,人生誓言。意气激浪,信步登攀;心忧天下,拷问苍天,谈笑声中话坤乾。叹银杏,一睡五百年,从此震撼。  

   

奋斗三十二年,将红旗满神州插遍。毛泽东思想,天改地换。工人出头,农奴身翻;剥削消亡,压迫不见,世界文明一典范。忆往昔,念领袖恩情,梦绕魂牵。  

   

[email protected]  

QQ:185213599于2011年11月16日(昭山),修改于2011年12月3日(香港柏宁酒店),完成于2011年12月17日(株洲)。  

   

附1:张昆弟日记  

今日星期,约与蔡和森、毛润芝、彭则厚作一二时之旅行。早饭后,彭君过河邀蔡君同至渔湾市会伴,余与毛君先到渔湾市。  

稍久,彭君一人来,蔡君以值今日移居不果行。  

此议发自蔡君,余诺之,并商之彭毛二君也。事之难合,诚莫能料。三人遂沿铁道行,天气炎热,幸风大温稍解。走十余里休息于铁路旁茶店,饮茶解渴,稍坐又行。过十余里,经大托铺,前行六里息饭店,并在此午饭。  

饭每大碗五十文,菜每碗二十文,三人共吃饭五大碗,小菜五碗。饭后稍息,拟就该店后大塘浴,以水浅不及股止,遂至店拿行具前行。未及三里寻一清且深之港坝,三人同浴,余以不善水甚不自由。  

浴后,行十四里至目的地下,时日将西下矣。遂由山之背缘石砌而上,湘水清临其下,高峰秀挹其上,昭山其名也。山上有寺,名昭山寺,寺有和尚三四人。余辈〔告〕以来意,时晚,欲在该寺借宿。和尚初有不肯意,余辈遂有作露宿于丛树中之意。  

和尚后允借宿,露宿暂止。晚饭后,三人同由山之正面下,就湘江浴。浴后,盘沙对语,凉风暖解,水波助语,不知乐从何来也。久之,由原路上,时行时语,不见山之倒立矣。和尚待于前门,星光照下,树色苍浓,隐隐生气勃发焉。  

不久进寺,和尚带余辈至一客房,指旷床为宿处,并借余辈小被一块。  

房外有小楼一间,余辈至小楼纳凉,南风乱吹,三人语笑称善者久之。谈语颇久,甚相得也,毛君云,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欲之发达已耳。若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又云,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又云,人之心力与体力合行一事,事未有难成者。  

余甚然其言。且人心能力说,余久信仰,故余有以谭嗣同《仁学》可炼心力之说,友鼎丞亦然之。彭君以清夜之感,久有为僧之志,且云数年后邀余辈同至该邑名山读书,余与毛君亦有此志,毛君之志较余尤坚。余当时亦有感云,风吹树扰声天籁,欲报无从悟弃形。但未出以相示。夜深始睡。  

十七日补  

(九月十六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