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胡诌八扯说‘开放’

火烧 2011-12-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文化产业化对文化价值的更大沦落,批评市场经济下文化功利化趋势,强调教育改革与传统文化影响,指出价值观嬗变与道德变异问题。

用文化谋利润的‘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价值的更大的沦落

李宏剑的‘用学历谋稻粱是文化价值的沦落’只说到‘文凭的沦落’,没看到用文化谋利润的‘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价值的更大的沦落。 
 
一,‘文化产业化’更是把文化功利化推向了极端

本来在毛泽东时代已经批判了‘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论,批判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剥削阶级的腐朽观点,‘改革开放以后,这些腐朽观点统统都复活了,都堂而皇之地重新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了。

‘稻粱谋’在文人和官员中又回来了,李宏剑说‘文化功能表现到如此简单的地步,绝对是文化价值在思想行为上的沦落’,说得何等好啊!其根源正是修正主义路线使文化功利化了,当前,甚嚣尘上的‘文化产业化’更是把文化功利化推向了极端,不仅是个人追求的文化功利化,而且是国家推动的文化功利化。

二,文化的沦落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文化的沦落是一个时代的悲哀。而文化的沦落是一种价值观的嬗变,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滑坡,是一种道德观念的变异。’李宏剑又说得何等好啊!这是修正主义时代的悲哀,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嬗变’,是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背叛,是从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的‘道德观念的变异’。

李宏剑责问‘曾几何时,凡是金榜题名者或是走仕途者必然要经历考试这一关。学习成为一个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法则’。不就是从‘改革开放’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文化路线开始的吗?不就是已近30年了吗?

李宏剑说‘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考试跳出农门或是改变命运也成为唯一的途径’,则是不对的,或者是言不由衷。邢燕子,董家耕,吕玉兰等有志青年并没有把‘跳出农门’当作‘改变命运’的‘唯一的途径’,陈永贵当副总理也不是‘通过考试跳出农门’的。文革中的教育革命事实上已经阻断了‘学而优则士’的道路。

李宏剑说‘用现代国际通行的作法理解,这种观念的形成是文化价值的沦落’也是不确切的。用文凭谋稻粱,可能不甚通行,但用文化谋利润的文化产业化却在国际上正方兴未艾,在中国近来更甚嚣尘上。两种谋稻粱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后者是更大的文化价值的沦落。

三,‘稻粱谋’的文化观是市场经济形成的传统文化影响的产物

李宏剑深刻揭露了‘稻粱谋’的文化观是市场经济形成的传统文化影响的产物,他说‘学习过程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在某一特定阶段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影响,已变成一种类似于赋予商品属性的东西。学习的定位就是为实现就业,社会价值导向也将学习集聚于官本位这个档位上,人们追求学习的过程附带的是更多的功利色彩。’

四,深刻批判‘教育产业化’,还要深刻批判‘文化产业化’

李宏剑深刻批判了‘教育产业化’‘力挺教育成为产业的补充行业补习等类产业,也是使教育行业陷入于畸形状态中的催化物,更是让教育背上功利色彩的平台。’不过还有待于批判‘文化产业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