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的生活价值「合作」的消费质量
「互助」的生活价值「合作」的消费质量
|
|
|
2009年设于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的公馆取货站一景。 |
欢喜庆百年,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却在此时食品安全又出了问题。第一桩,很多家长采买应景糖果让过年甜甜嘴,市面上竟然出现荧光棒棒糖,孩子吃后满嘴都是绿色的油,而且还会发光。TVBS送台湾检验科技公司SGS进一步化验,发现三种可塑剂相加共有六十一万PPM,以适用于玩具的可塑剂标准1,000PPM,已经超标610倍;严重者会伤害小孩的生殖系统,造成日后男孩不孕,女孩得乳癌的机会提高。
第二桩,市售三件美国牛肉,确定检出培林瘦肉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表示:大润发所贩卖的同批产品共计1,207公斤,已通知全台有贩卖同批号的产品下架,好市多则分别进口160公斤及300公斤,调查发现已经全部卖完。好市多采会员制度,将通知购买会员退货。但是已售出并吃进国人肚子的有毒产品,该如何评估社会成本与国人健康风险?
主妇联盟基金会关心消费质量的问题,1987年成立之初即提出「我们要健康,台湾要美丽」的诉求。基于环境保护提升生活质量,为吃出健康—我们关心果菜农药残留问题;为推广绿色消费—我们拒绝购买双层、三层过度包装的产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进口快餐入侵台湾,如,麦当劳、温娣等,价格比国外贵、餐点以保丽龙当外包装,且以儿童为主要诉求的食物却是多糖多盐多脂肪的高负担食物。主妇联盟这群妈妈首先发难,站在商家门前,手持标语,静静的站岗抗议。当时业者虽无法立刻改变,尔后也作了修正,改用纸张代替保丽龙盒。
我是生活者
在消费质量委员会成立前,关心消费议题均在环保委员会与秘书处合作思考一起行动。为了家人,我们思考什么样的食物对小孩的成长最健康?清洁打扫时,我们关心清洁用品是否对家人或环境有害呢?发出疑问,当然也找寻答案,向民众倡导做法,也要求政府落实政策。1991年消品会正式成立,翁秀绫与陈秀惠等人出席香港的「世界消费者联合大会」,认识并与日本生活者俱乐部接触,参考他们的模式,筹备以共同购买的方式推动消费者运动。并有多位成员陆续前往日本参观学习,回到台湾后于阳明山福音园举办「绿色消费营」,参加者甚为踊跃。
为推广「共同购买运动」及「合作社理念」,征得日本生活者俱乐部同意后,1992年秀绫将《我是生活者》一书翻译出版,并促成国际交流—中日小区交流研讨会「共筑小区桃花源」,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大型国际会议。
共购的故事
传统的集体采购与现在流行的团购,较偏重「买多就可以便宜」,但我们的「共购」除了经济面考虑外,还加入生态面与人性面。1993年元月开始试办「共同购买」活动;为推展实践共同购买改变消费行为,并于中和景平路租下一间店面,开始整理干货,申请运作的组织为「台北县理货劳动合作社」(该劳动社于「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成立后,阶段性任务完成进行清算结束)。
有了店面,共同购买又往前迈进一步,初创的几位元老级人物,除了是当然的工作人员外,并兼职司机当送货员,开着私人座车送货和到远地取货。此刻正是一人当两人用,进得门来,未曾空闲,双手像八爪鱼,往往都搞得腰酸背痛方才收工。
摸索阶段的「共购」,干货还好,生鲜蔬果可伤脑筋了。卖不完或有瑕疵的,我们经常得自己买回家当晚餐,家人抗议说这种菜也买回来,还得委婉解释半天。也常常拜托邻居帮忙消化!每逢过年过节,量少大家抢,有时又卖不完。记得有一回中秋节的文旦剩很多,秀绫、友仑还曾在秀朗桥头摆摊、叫卖。谈起共同购买草创期的故事,那一幕景象总会浮现眼前,眼眶红了,心里的滋味说来复杂呢!
消费教育
如何利用行动来影响周遭的人事物,是主妇联盟最擅长的;多年来共同购买理念推广,渐渐地也改变了参与者的消费意识和行为。基于保护环境、关心国人健康与孩子的校园午餐问题,如何唤醒大众提升消费意识、加强消费教育,是往后更重要的工作。(文∕吕美鸾、莫凯君)
食育从小做起,让孩子吃出好健康、好台湾
主妇联盟基金会消费质量委员会在九○年代倾全力推动的共同购买运动,在二○○一年「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正式创立后,阶段性目标算是成功达阵。然而,消品会如何让绿色消费影响更多的家庭以及改变更多的餐桌价值,是跨越新千禧的首要任务与最大承担。
把关校园午餐
在一次内部会议里,凯君提到在孙子小学帮忙「营养午餐」打菜时的「心里难受」,「营养午餐其实一点也不营养」。这一番话说到妈妈们心坎底,「学童营养午餐项目」随即在二○○五年一月初成立。
是年五月举办「校园午餐营养教育座谈会」之后,收到一封在团膳公司上班、署名「一位失望母亲」的来函,「因为知道内部运作的方式,让我非常担心孩子午餐的质量。我每天帮孩子准备便当,坚决反对他们食用学校的午餐。其他不知情的孩子怎么办?」这封信让消品会加紧脚步,美娟董事长更主张应提升至国家政策层级。在她奋力不懈下,学校午餐破天荒的列入「国家永续发展会议」的重要议题,把校园午餐和健康饮食、照顾弱势、生命教育、本土农业、政策补助、永续环境一起整合思考。
学校午餐议题引起国人关注,从地方到中央也竞开「免费营养午餐」支票。消品会乐见每一个孩子都吃得饱,但更担心对「高盐」、「高脂」、「高糖」食物不设防,让低劣食材攻城略地。因此,主张校园午餐不管是否免费,都应考虑下列五大目标:一、吃得饱,更要吃得健康。二、为健康教育把关,落实学校营养师制度。三、让团膳吃得安心,加强采购与质量的管理。四、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落实地产地销的精神。五、国土复育,回归自然健康,支持有机农业。
深耕「食育」
英国明星主厨奥利佛发动「好好喂我」(feed me better)学校午餐改革运动,成功的让英政府提拨一百六十亿台币来改善,但效果不如预期,学童与家长至今依然偏爱「垃圾食物」。这更加令人深省食育从小做起的重要,「日本经验」是另一个他山之石。
日本政府制订《食育基本法》,不单是食品的营养教育和餐桌的礼仪教育,强调的是「身体的健康」、「丰富的人性」(快乐的进食过程,感谢的心以及参与意识),还有「对环境怀有爱护之心」。
促使日本如此大费周章的把「食育」视为智育、德育与体育的基础,除了国民饮食生活中存在偏食、饮食不规律、肥胖、生活习惯导致的慢性病增加、过度减肥等问题拉响警报,还警觉到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食品依赖海外进口和食品信息泛滥的问题,以及日本「食文化」逐渐丧失的危机。
食育,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环保生态运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消品会在致力提升学校午餐质量时,也同时往下扎根食育。
亲子共学饮食教育
二○○五年七月在台中举办「校园里的大尝津:学校午餐之营养教育」,从产地到餐桌,孩子有了参与。接触过好食品,也要懂得什么是黑心食品、红灯食物,然后玩起「饮食红绿灯」比赛。当时义务来帮忙的建宏,是唯一在场的家长。他后来分享,当孩子吵要进麦xx时,只要问:「红灯还是绿灯?」小孩就好像清醒过来,不再吵了。
建宏的回馈,让消品会意识到:要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用出来并成为习惯,家长的认知与角色很重要。在规划新的食育计划时,改以亲子为服务对象,连年推出「食在好玩」系列课程,获得很大的回响。去年开始以稻米为主题,推出「不能没有米」亲子体验营,场场爆满。
邀妳同行食育之路
消品会深耕食育,不只希望培养下一代可以判断并选择健康食物的生存能力也包括孩子简单生产、制作食物的能力,还有对台湾农业、环境生态、经济贸易、国民健康的关切。虽然想以半日的食育课程要来扭转整个社会饮食西化的趋势,像螳臂当车,但这是个重建农业、提升台湾粮食自给率的微小开端,食育之路只要有愈来愈多人同行、实践,可以走出世界新貌。主妇联盟消品会期待你的参与和加入!
后记:前几天当我打开电子邮件,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的女儿突然出声:「不可能!主妇联盟怎么可能卖毒豆腐乳?」我要她看完那篇媒体的报导,「但仙人掌杆菌超标是事实,不是吗?」女儿想了一下:「我还是觉得不可能是『毒』产品,否则早就有人中毒了。这位记者应该再去弄清楚!」小二的脑袋瓜竟不会随风起舞,我于是打开合作社对此事件的说明让女儿看。看着她要把事情弄清楚的认真神情,不禁感谢起消品会妈妈们,因为女儿从「食在好玩」课程学到思考什么是黑心食品,什么才是真正的「好食物」。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可以成为「独立思考、行为负责的消费者」,未来环境就有希望多了。(文∕林玉佩)
(选自绿主张第89、90期,文∕吕美鸾、莫凯君、林玉佩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