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郭扬时评三则

火烧 2014-09-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节日廉洁制度建设,提出防止节日滥发钱物需靠制度,强调党员干部廉洁过节,通过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加强监督机制,反四风,廉政短信全覆盖,推动节俭之风。

 防止节日滥发钱物需靠制度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前夕寄廉语:请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用公款购买赠送或收受月饼等各种节礼,不公款大吃大喝、相互宴请……”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今日,成都市纪委下发通知明令“六禁止”,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党员干部廉洁过“中秋”“国庆”、坚决反“四风,同时还发送廉政短信9万余条,对党员干部全覆盖。(9月2日《四川在线》)

  传统佳节,是国人几千年来的必过之节日,而且也是万家团圆之际,这里面寓意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包含了浓浓的节日氛围。然而近年来,传统节日却成了一些人腐败的借口,嘴上挂着因为节日,实际上却干着腐败的事,用公款购买赠送或收受月饼等各种节礼,公款大吃大喝、相互宴请等等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

  笔者认为,要让党员干部过一个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节日,就要用好制度管人管钱管事,防止单位突击滥发钱物,加强对单位的审计监管,清理“小金库”,让每一笔花销都要用在刀刃上,同时要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让人民群众的监督与专门机关的监督相结合,广泛发动群众的力量,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和范围,将权力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最后是要对腐败现象不留情面,对于以身试法者要点名道姓予以曝光。(郭扬)

  管住权力还需用好制度

  领导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将受到处罚。省纪委省监察厅近日出台《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的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廉洁从政和厉行节约的相关规定,带头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的不良风气,为全社会形成节俭之风发挥示范表率作用。(9月2日《四川日报》)

  以往,领导干部组织或参与操办本人及近亲属的婚丧嫁娶和乔迁、履新、出国、庆生、升学、开业庆典等事宜时,一些人便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借机敛财,或者以同一事由分批次、多地点等方式变相大操大办;收受管理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单位和个人的现金、物品、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搞得乌烟瘴气,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诟病。

  因此,要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让节俭之风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要用好制度,将权力纳入法治监管范围,防止一些人情变了味,因为随着中央打老虎、苍蝇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一些腐败现象可能会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出现,因此,必须要瞪大眼睛将这些腐败现象显出原形。

  所以,就要加强监督,落实责任,要对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才能起到良好的震慑作用,专门机关的监督要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对于领导干部违反《规定》相关要求,以及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对领导干部报告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坚决予以查处。

  干部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

  将改作风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党员干部具备怎样的精神状态?防止短期效应、避免“四风”反弹,需要全党同志涵养怎样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强调,“坚持不懈强化宗旨意识,解决好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基本遵循。(9月2日《人民日报》)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党风政风有了极大的好转,社会风气也得到了整体净化,但是也有党员干部发出“为官不易”的感慨,缘何他们会有这样的感叹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观念上出现了偏差,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摆正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身份,没有充分领会人民公仆的内涵,潜意识中还有官僚主义思想作祟。因此,要让好的风气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还需要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任何党员干部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没有当官做老爷的权力,没有人拥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地位,没有人拥有特权。

  理想信念和思想觉悟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要始终坚持用“三严三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和手,管住教育好身边人,为反“四风”筑牢思想防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要强化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记挂着百姓的冷暖安危,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郭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