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历史转折中的”二三事
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热播,引起广大观众和网友的热议,其中不乏批评之声,批评主要针对该剧在诸多历史问题上造假和对主人公“高大全”的美化,这让人们对该剧的认同感大打折扣。其实经历这个历史转折的并非邓小平一人,还有全国人民,其中既有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也有人微言轻的小百姓。他们虽然地位不同,环境有异,但历史是共同的,即大的背景,政治氛围,社会风气,价值取向都是相同的。譬如,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盛行的“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就成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共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本来中国的社会是风清气正的,也正是从那个“历史”时期开始“转折”的。笔者是过来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深有感触,对发生的一些人和事记忆犹新,特别是对“平反昭雪”过程中大肆弄虚作假现象印象深刻。我们应该尊重历史,而不是编造历史,虽然我们没有能力编导剧本,但我们有责任还原真相。因此,我也将“历史转折中的”自己亲自见闻的几个小故事,讲出来,供大家分享,也让年轻人了解一下“历史转折中的”另一面。
一、80年代初,发生一件奇事。
一天忽然听说马龙山当了潢川县长,乍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事们也无不感到惊讶。马龙山何许人也?原来他就是震惊中外的“信阳事件”的大罪人,时任光山县县委书记。因为这次事件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和重大的损失,加之他指使打死县委副书记,所以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他的儿子外号马大头,平时仗势欺人,也被同学们活活打死,虽然残酷,但老百姓都说罪有应得。马龙山这个死有余辜的人,为何刑期未满就突然从劳改农场官复原级,坐上了县长这把交椅呢?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要说是平反冤假错案吧,他的案子一不冤二不假,要说错还有点,就是不应判死缓应立即枪毙。要说是启用反毛人士吧,启用地富子弟和右派分子还可以理解,而马龙山据说是执行极左路线的人,他在光山县积极配合地委书记路宪文、省委书记吴芝圃,大刮浮夸风,大反瞒产,大办公共食堂,是省地的先进典型,以致酿成大祸。这个事让我糊涂了几十年。
二、某县也出过一件怪事。
75年一名城关完小的校长,因强奸未满十四周岁的女学生被判处徒刑。到了78年判他刑时的一名县委副书记和一名常委,因“四人帮”死党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说来也巧,他们三人竟分到一个劳改农场。一天原校长邀了几个受他鼓动的犯人,把原县委副书记打的满地打滚,门牙也打落几颗。原县委常委听到消息正在发抖,原校长便找了过来,他对原常委说:你不用害怕,我不打你,但你不要学那个家伙,太不识相,你必须给我出个证明材料,就说我的事是你们造反派陷害的。原常委面有难色,忽见几个犯人围了过来,忙说:好,好,我写。写罢,问,我写的能管用?原校长一笑说,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果然很快原校长被平反,又坐上了校长的交椅,不过换了一个学校。
三、还有一件滑稽事。
大概是76年吧,县某局局长,曾在文革初期受到过冲击,虽然官帽依旧,但对毛主席心怀不敬。一次他在基层工地上蹲点,见到一名女话务员,是个姑娘长的年轻漂亮,局长年近五旬偏偏老牛想吃嫩草,对姑娘动了歪念,为套近乎三天两头没事就往机房里钻,跟人家谈天说地。一次为了引诱人家,竟拿江青当噱头,大谈其道听途说来的“绯闻”。姑娘涉世未深便将局长说的话到处传播,被领导追问下来,于是老局长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判了刑。后来也给平反了,说当时他是在跟江青“四人帮”进行坚决斗争。为此不仅官复原职还很快得到了升迁。此事被当做笑话传唱一时。
在那个“历史转折中”,象以上颠倒黑白、弄虚作假的事情层出不穷,譬如,有的人不是右倾的冒充右倾,是右倾的冒充右派,被提拔重用,还有盗牛犯被任命为镇企业经理,地痞被“选”上县人大代表等。至今想起这些往事,还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依然痛心。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改革是件大事业,用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许多地方为了推进改革,不按党的干部政策,大量启用所谓“信得过”的人和所谓“能人”,以致于民间流传一句顺口溜:“地痞流氓劳改犯,放出来是政府的宝贝蛋”。这些人能干出什么好事?今天腐败如此严重,看来是与当初选人用人不当密不可分的。
2014年9月5日
相关文章
- 港媒:四中全会或提前召开 习近平捍卫宪法打击腐败
- 老骥:美俄交恶,中国的时机到了
- 老骥:一条连接各民族希望的纽带断了
- 中国的政治现状与政改方向
- 好制度与坏体制
- 对我国周边危机处理的战略构想
- “温水煮青蛙”与中美关系
- 中国为什么不打仗?
- 我对南方周末造谣“重庆平反900警察”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