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印象---望远镜
“八一八”印象---望远镜
有位同事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我琢磨了一下---哦,今天是"八.一八"呀!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四十四年了......
他又问我,当时你是在观礼台还是在广场?我回答说:在广场呀!他又问我,那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望远镜!
的确,回忆那天的整个过程,留在记忆中最深刻的还就是望远镜。当时,我们的队伍在国旗杆附近集结。活动开始后,大家都为看不清城楼上的领导人而遗憾。就在此时,一位有备而来的同学微笑着从书包里掏出了一个棕色的牛皮盒。WOCAO!望远镜!大伙欢呼起来!
这是一架苏联制作的贝八望远镜,镜肩上刻有镰刀锤子的标志。接过来后,我按照父亲当初教给我的方法迅速调整了目镜的焦距,开始观察。圆圆的视野中出现了城楼上表情各异的领导人......
在城楼上亮相的人们中有两个人给我印象很深:一个是穿着白衬衣在那里忙碌不停的周总理;还有一个是身着黄色哔叽军服面带微笑的林元帅。至于毛主席,坦率地说,我没有看清楚。因为那时只见到一团红色光芒围绕着的一个模糊形象.....
很快,望远镜传到了别人手中。大家都想通过光学系统弥补目力的不足,虽然有同学事后遗憾地说借助于望远镜毕竟不如亲眼看得真实......
队伍向前移动了,在兴奋中的我们并没有忘记那架望远镜。
大家齐声喊道:望远镜传回来!人群涌动之中,有人把望远镜挂在我的脖子上。我向那位同学喊了一声:镜子回来了!便放心地和大家一起向天安门冲去......
活动结束了,我高兴地把望远镜还给那位同学。他谢了我之后,开始向镜盒里装镜子。WOCAO!怎么放不进去呀!大伙过来一看,全傻了---传回来的并不是那架8X30的镜子,而是一架10X50的镜子!
次日,大家见到那位同学时,都关心地询问他回家后是否因镜子的事儿挨父亲责骂时,他高兴地说:老爹把我夸了一顿,说我这个买卖合算,拿个苏联小镜子换了个德国大镜子!大伙笑过之后,我说了一句挺扫兴的话:你倒是合适了,那个拿德国大镜子换回苏联小镜子的弟兄屁股不得给打肿了?大伙一琢磨,可不是吗?有乐的就有哭的,不合适的买卖就是这样嘛......
八.一八的印象讲完了。
20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