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关于《中国左派的现状和根本出路》的几个问题
谈谈关于《中国左派的现状和根本出路》的几个问题
看了一位网友的《中国左派的现状和根本出路》的帖文之后,对文中的一些观点不能苟同。
关于“中国左派”
关于左派的定义。左派和右派是相对而言,没有“右派”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左派”。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历来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左派”和“右派”有不同的历史含义。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相对而言,国民党就是右派,而共产党就是左派。但是,国民党内也有“右派”和“左派”,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共反人民的右翼势力就是“右派”,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是共产党要打倒的对象;而国民党内以何香凝、廖仲恺为代表的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左翼人士,就是国民党内的“左派”,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是共产党要团结的对象。共产党内也有“右派”和“左派”。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主张对国民党让步,反对武装斗争,使革命遭受重大损失,陈独秀就是共产党内的“右派”;而积极主张进行土地革命的毛泽东和提议建立共产党独立武装的周恩来、吴玉章等人则是共产党内的“左派”。文化大革命当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真正的共产党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他们就是党内的左派。而那些要保护“大官利益”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则是地地道道的党内的右派。那些坚持“造反有理”的造反派就是左派,而那些顽固的“保皇派”就是右派。
1966年,在《毛泽东给JQ的一封信》中,毛泽东说:“此事现在不能公开,整个左派和广大群众都是那样说的,公开就泼了他们的冷水,帮助了右派,而现在的任务是要在全党全国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代表90%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那时右派可能利用我的话得势于一时,左派则一定会利用我的另一些话组织起来,将右派打倒”。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结论,即:一是左派有别于广大群众,二是左派是“代表90%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
那么,何谓当今中国的左派呢?依然应当是“代表90%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鉴于中国社会的现实,那些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阶级与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与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的一切革命者,都是左派。当然,有的“左派”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他们虽然也承认“阶级斗争”,却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暴力学说,反对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 鼓吹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改良主义”,一句话,就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这样的“左派”不是真正的革命者。
二、关于“红色小资产阶级,即红色小资”
帖文开篇便说,“中国左派其实大部分属于红色小资产阶级,即红色小资”。继而将老干部“魏巍、李尔重、李成瑞”等人划入所谓“红色小资”的行列。甚至说什么“这样的红色小资自认为是无产阶级革命派…实际上他们并不属于无产阶级,他们在实际上也站不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去。”对于李尔重、李成瑞两位老干部,笔者不了解,不能妄加评论。但是,对于作者为魏巍戴上所谓“红色小资”的帽子,笔者则以为是对一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污蔑。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对小资产阶级有过明确的论述,对今日的中国来说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小资产阶级也有右派、中间派和左派,对他们要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
作者对“红色小资”的定义是:“这些人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上来分析”,他们属于小资产阶级,但是“他们的无产阶级立场也只能是在思想上,在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还说什么“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从(在)思想上是可以做谭嗣同,可以做李大钊的。但他们只能做鲁迅和宋庆龄。他们做不了朱德、周恩来、毛泽东。他们只能做无产阶级运动的鼓吹者和啦啦队,做不了无产阶级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史命也只是传承革命思想、革命路线的作用,对无产阶级的未来的实际胜利,他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他们对反动的统治阶级只起到一个心理威慑作用。他们没有能力改变国家现状和局势。国家如果出现了蒋介石那样的掌握了实权的并且切实的实行了杀左族毛的政策的时候,这部分人是可以走向彻底革命的道路的。但中国的现实不会出现第二个蒋介石。如此这些人只能抱恨终生而不会彻底改变中国革命的根本形势。”
作者显然犯了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即:没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对毛泽东、李大钊、鲁迅、宋庆龄、朱德、周恩来等杰出的历史人物,仅仅对“这些人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上来分析”是不够的,如果以此来划定他们所属的阶级则是十分荒唐的,尽管他们之间有人出身于剥削阶级,但他们是叛逆者。也就是说,他们背叛了原来的阶级,并且成为革命的先行者和伟大的革命者。毛泽东则成为无产阶级的伟大的导师和领袖。
什么“他们只能做无产阶级运动的鼓吹者和啦啦队,做不了无产阶级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鼓吹者”难道不是“参与者”?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难道李大钊不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语),难道鲁迅不是“无产阶级运动的参与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 无产阶级运动的鼓吹者和啦啦队”,但他们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伟大导师。记得毛泽东曾经说过:笔杆子、枪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要靠这两杆子。拿枪的战士是战士,拿笔的战士也是战士;鲁迅就是拿笔的战士。
说什么“抱恨终生”,是的,李大钊和鲁迅都没有看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遗憾吗?我想他们不会遗憾,更不会“抱恨终生”,因为对每一个革命者来说,将一生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是他们崇高的理想;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当今中国真正的左派,他们追求的依然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许他们看不到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但是他们坚信:鲜红的太阳一定会照遍全球!即使在他们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也不会遗憾,也不会“抱恨终生”,因为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这,就是一个革命者的胸襟与情怀,作为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是不会理解的。
魏巍也同鲁迅一样,也是拿笔的战士。魏巍1938年到延安,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抗美援朝期间,他写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尤为可贵的是,他坚持毛主席倡导的继续革命,勇于同资产阶级做坚决的斗争。他在临终前还告诫孙子:继续革命,永不投降!这是一位多么可亲可敬的革命老人啊!魏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然而,作者却将“红色小资”的污水泼向这位革命的老人,不知作者是何居心?!
作者说什么(“红色小资”)“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史命也只是传承革命思想、革命路线的作用,对无产阶级的未来的实际胜利,他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他们对反动的统治阶级只起到一个心理威慑作用。他们没有能力改变国家现状和局势。”
作者错了。不要小看拿笔的战士的“传承革命思想、革命路线的作用”,这恰恰是在传播真理,鼓动群众,那一篇篇战斗檄文就是“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就是刺向反动派的“匕首”与“投枪”。 拿笔的战士只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就一定会和觉悟的人民大众一道迎来社会主义的第二个春天。
作者在帖文中说“本人虽然不出名,但自我分析也属于这个群体(“红色小资”)。作者虽然为其所说的小资戴上了一顶“红色”的帽子,然而从作者的文中观点来看,尤其是所谓“左转派”的论述,却是地地道道的小资产阶级。因为在作者的眼里,看不到真正的左派在一天天成熟,看不到真正的左派力量也就是革命者的队伍在一天天发展壮大,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在一天天觉悟,看不到资产阶级正坐在迟早必然要爆发的火山口上,诸多观点完全是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得出的结论。至于作者所说的什么,要用“小社会主义生产战胜资本主义”则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是脱离现实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不折不扣的乌托邦主义。
附《中国左派的现状和根本出路》的作者:《小社会主义生产如何战胜资本主义》
小社会主义的根本点在于它的生产资本和利润的无产阶级的阶级占有形式,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资本家个人占有形式,也不同于以色列集体农庄的集体占有形式。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主义的农村的集体占有形式。它的基本表现就是,能够及时把经济利润扩大到小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中去,以求尽快的以生产方式的自身发展引起自身的性质变化而改变社会制度,这是最基本的制度改变途径,在对付所谓文明资本主义,所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上,应当是不可取代的手段之一,有时可以说是唯一的,正确的手段。它的发展生产的方法,不同于南街村,也不同于华西村的迅速的使自己成为千万元村,亿万元村,使自己成为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榜样、样板,成为少数集体在特殊环境中可以实现,而多数集体而事实上永远难以企及的美好梦想。它的发展形式的基点,在于他的发展生产的基本目的,不是让自己单位的生产参加者生活富裕之后,永远在竞争的程途中,永远聚集财富,实现集体的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梦想,而在自己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以后,就迅速的从思想上转向无产阶级,去承担无产阶级应承担的历史史命。其主要表现就在于,要说服全体生产成员,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道理,及时的把生产中获得的生产利润,反馈到整个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那儿去。当然这种反馈不是救苦救难不是扶贫,而是帮助别人建立新的小社会主义生产,去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比如说,你这个小社会主义生产是以十万元起步,两年后除了所有费用和必要的发展需要外,除了必要的提高生产者的生活水平外,还有二十万元的赢利,你就应当把这二十万再投给愿意搞小社会主义生产的但缺少资金的人们那儿,帮助他们发展,告诉他们你的经验,供他们参考,不要让他们完全按你的路子走,也不要包办他们。这个资金可以无偿资助,但要求他们发展起来后有能力时,也应当扶助起其它的小社会主义生产来。也可以以无息借款的形式借给他们,等他们有能力还款时,不是收回自己的金库,而是再去扶助新的小社会主义生产。一句话,小社会主义生产的组织者参加者不是为了仅仅使自己过上好日子,不是为了自己和小集体过上桃源般的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为了用社会主义精神改造社会,以求最终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或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如此下去,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不上几十年,则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石,必会自然而然的确立起来。
小社会主义生产中一定要发扬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精神,一定要反对修正主义分子鼓吹的“三和一少”的理论,必须让大家真正明白全世界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的道理和正确方法。必须发扬,红军长征途中有一条破被子也要和穷乡亲们共用的精神。必须发扬毛泽东时代对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进行无私援助的精神。这样才能很快的将社会主义的基业发展起来。才能最终的取代和战胜资本主义。
小社会主义生产必须以这样的发展方式,才能最终的较快的战胜资本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途径就是无产阶级要成功的领导生产,正确的及时的分配生产利润到无产阶级整个队伍中去。这种扶助其它小社会主义生产的方式,是社会主义生产利润分配中的一项最基本最必要的内容。还有一点,就是在扶助其它小社会主义生产时,一定要善于发现其它地方群众中产生的自愿牺牲自己利益为大家办事的领导人才。这样的人才,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和培养。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小社会主义生产中,也要注意用更优秀人才替换老领导者的工作必须要落到实处。老的领导人才应当自觉的象张思德那样做到能上能下,可以当班长也能当战士。可以几上几下,以求培养出群众信得过的好的年青的领路人来。已有的小社会主义生产单位还有责任为新的小社会主义生产单位培养合格的组织人才和领导人才。
在人民群众中一定蕴藏着千千万万胜任小社会主义生产的领导人才,大公无私人才。那种认为,当领导当干部没有好处,没有人干的思想和认识,都是修正主义分子忽悠老百姓,为自己的自私自利行为诡辩的无耻谰言。
这里无疑问的就是要求小社会主义生产的组织者的大公无私精神,从而带动起全体生产者向无产阶级转变的自觉性自愿性,这是小社会主义成功的关键。在达到这样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境界的过程中,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是必须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手段在小社会主义生产内部的合理的应用,也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没有毛主席为我们留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宝贵财富的成功应用,用小社会主义生产的方式战胜资本主义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那种求稳怕乱的不敢在自己队伍内部先行实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珍贵手段的想法是根本错误的。是绝对抵抗不了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和演变手段的。不要以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手段只是对付社会主义的敌人的,它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方面,也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伟大作用。
这种发展小社会主义生产的途径和方法,对于今天的有一定能力的中国左派来说,应当是最迫切的任务和工作。上哪儿去发展,应当上农村去,甚至可以到大沙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