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2010-6-16):中国公租房要姓“公”
网络时政文摘(2010-6-16)
糉子贵比黄金 内藏腐败文章
权贵子女众人爱 农民工又有谁怜
一切在商言商 毋须中国救世
一切在欧债风头火势 中国慎扮「救世」
大陆行业协会应尽快摘掉“二政府”帽子
中国公租房要姓“公”
龙吟大地:中国航母被迫加速
坦言集:工潮背后
济世狂言:爱江山也爱美人
.................................
糉子贵比黄金 内藏腐败文章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吃的不买 买的不吃
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糉子走俏时。内地天价子层出不穷,一些原料不过几十元、外表华丽、包装精美的糉子要卖到上千元,贵比黄金,令人咋舌。糉子已不是纪念古人的美食,而成为腐败的道具。
临近端午节,糉子也疯狂。内地一些商家推出黄金糉、鑽石糉,包装精美,价格惊人,但销路极好,据说很大部分被人当作礼品赠送。身价倍增的豪华糉子,成为滋生节日腐败的温床。
有这麽一首打油诗:「糉子穿上黄金甲,几隻飞入百姓家?奢侈浪费已不妥,暗藏腐败更可怕。」黄金糉子所以热销,与官场交易的需要分不开,权贵们吃的不是糉子而是「人情」。当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怎麽也想不到百姓为他而投的糉子,两千年后竟被异化成权钱交易的道具。
其实,豪华糉子与豪华月饼一样,都是内地节日腐败的表现。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往往是行贿受贿的高发期,糉子和月饼成为各式行贿者巴结权贵、打通关节、输送利益、拉拢关係、买官卖官的敲门砖。行贿者藉佳节送礼,表面上为人之常情,实际是暗度陈仓,尤其那些挖空心思设计的天价糉子和月饼,无一例外地内藏腐败文章。
吃的不买 买的不吃
早前有报道揭露,称一些贪官在糉子中吃出克拉级的鑽石,在月饼中吃出黄金。不少聪明的商家,早已熟谙行贿者的心理,瞄准中国人情社会与官场腐败的现实需求,大卖天价糉子和月饼,不尽横财滚滚来。小小一个糉子、一块月饼,透露出中国官场的深奥学问,也蕴藏着无数商机。
欢度民族传统节日的最大意义,本来应该体现在亲人团圆的情感上,或者对美好事物的纪念、祝福的人文精神上,然而,今天的节日却成了少数人腐败的「黄金节」。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检视一名官员是否清正廉洁,只要看他在春节、端午等佳节的表现,就能略知一二。有人作过统计,在近年被查办的贪官群体中,超过七成有过节收受贿赂的行为,可以说,节日腐败已成为人人皆知的贪腐现象。
面对这股腐败歪风,当局视若无睹,束手无策,更助长了黄金糉子的氾滥。事实上,吃的不买、买的不吃,公款消费才是黄金糉子的主要消费渠道。正是公款消费的推波助澜,使得糉子礼品化、高档化日渐严重,异化为极度奢糜浪费和赚取横财的载体。
糉子本无「性」,打主意的人一多,便染上了「腐败性」,露出「腐败馅」。其实,每个黄金糉子都是一封贪腐举报信,如果当局强化社会监督,紧紧盯住黄金糉子的流向,让收礼者心有所惧,直至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又有谁会买黄金糉子呢?
权贵子女众人爱 农民工又有谁怜
东方日报
内地工潮此起彼伏,已成为考验当局执政能力的难题。有国家领导人近日看望农民工,称各地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善待农民工。但事实上,权贵子女众人爱,农民工又有谁怜?
昔日神州观察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阶层中最弱势群体,他们住在城市边缘,不仅工资低、劳动条件差、工伤事故频繁,而且几乎没有福利和社会保障。据统计,全国民工被拖欠工资总额曾经高达上千亿元。愈来愈多的民工不得不以「跳楼威胁」的方式,迫使无良老闆「发点善心,给点工资吃饭」。
不仅如此,农民工长期在城市社会最低层挣扎,饱受歧视。因为没有城市户口,他们被排斥在医疗、保险、养老等公共福利之外,在技术培训和职业选择方面也受到种种限制。有顺口熘这麽说:「出外打工五六年,每天加班到两点,年底只剩车费钱,买件衣服没了钱。」这些恶劣环境和凄凉遭遇,堪为民工们悲惨命运的写照。
生计艰辛 饱受白眼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建造了一栋栋高楼大厦,铺就了一条条高速公路,用血汗和泪水成就了中国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但他们却成为被当局遗忘的人群,面对着希望淼茫的人生和都市人无尽的白眼。
中央官员要求各地政府及官员善待农民工,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政治宣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有几个农民工受到过官员善待?相比之下,官员子女非富即贵,经商者凭藉特权,富可敌国;从政者快人一步,权倾天下。
日前,海南三亚市社保局招聘一名员工,一位名叫温娉婷的考生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以近满分的九十九分成绩排名第一,超出第二名二十三分。有网民通过人肉搜索发现,这位考生的父亲就是招聘单位三亚社保局局长,考试亦由三亚社保局组织,而温某要到今年七月才能大学毕业,根本无资格参加考试。
官二代受尽照顾,穷二代无人搭理。在浙江台州,有三名不到二十岁的少年相约自杀,其中两人身亡,让人唏嘘。悲剧中的三人都是农民工的后代,从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受尽社会的白眼,小小年纪就尝尽世态炎凉和社会不公,对生命失去憧憬,对前途失去信心。如果这三名少年生在官员家庭中,有一个当局长的好爸爸、当市委书记的好妈妈,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车代步,享尽荣华,他们难道会厌世轻生吗?
善待农民工,不是一个口号,而应该是攸关逾亿农民工命运的大政方针。最近几年,当局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等口号喊得震天价响,但有多少成为事实呢?官员们宁可与富商们把酒言欢,也不愿替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他们宁可善待官家子女,也懒得搭理农民工子女。权贵子女众人爱,农民工又有谁怜?这既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也是对当今时代的质问。
一切在商言商 毋须中国救世
太阳报
全球在短短几年间爆发两次金融及经济危机,之前是美国次按风暴引爆的金融海啸,现在是希腊触发的债务危机。坊间常说有危便有机,当事人有危险,正是第三者的机会。美国及欧洲先后陷入险境,经济元气大伤的时候,坐拥二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遂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希望获得中资企业的银弹解困,让中国俨然 成为救世主,可惜成绩只是好坏参半。
中国高层官员目前正在深受债务危机打击的希腊访问,积极寻找机会参与「灾后重建」,双方同意展开多方面合作。中国将动用数十亿欧元参与当地机场和港口营运,还会投资电讯及商业地产项目等。中国能够加码投资希腊,是欧洲债务危机造就的机会,而且这些项目看来相当实在, 主要是实业性质,与以往比较的确有些进步。
回看金融海啸前后,不少美国金融机构纷纷向中国拍门,连美国财长及国务卿也远道而来推销国债,中国十足金融海啸的救世主。结果中资金融机构及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增加了对个别美国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原以为乘机捞底,怎知愈捞愈低,轻则帐面损失,重则血本无归。这 个救世主果然是实至名归,作出了重大牺牲。
现在中国把焦点转向希腊的实业项目,不能说完全是吸取了投资美国金融机构的失败教训,只不过是因地制宜。市场在今年初曾传出,中国被大力游说购买希腊国债,只因希腊拒绝中资收购当地一家银行而作罢,但买不成反而避过一劫。另一方面,希腊是海洋国家,是地中海的航运要 津,内地航运企业不讳言想借助希腊的港口,建设伸展向欧洲内陆的货运路线,构建所谓的新丝绸之路,适逢希腊四处寻找外国投资者,自然一拍即合。
如果说投资欧美金融机构,只是做个被动投资者坐着等收钱,到希腊投资港口等实业项目,便要真正落手做,可预期将对中资企业带来不少挑战。首先,战略性基建设施的主导权谁属,少不免牵涉民族情绪;其次,以为是执平货,最终是否低处未算低还未可知;第三,良好的企业整合 和管理并非易事。事实上,中国人的企业文化向来相当独特,未必人人能适应,好像非洲不少中资石油项目,便经常传出劳资关係紧张;又如一些中资购併欧洲企业,最终因无法整合而蚀大本,都是前车之鑑。
以中国的财力,对其他国家提供金钱援助没有难度,以往便经常出钱出力为第三世界铺桥起路,交换的条件是被拥戴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不过,希腊当然不会接受这一套,因为今日有求于人只是为势所逼,而且也并非只向中资求援,他日危机过后、经济复原,肯定有另一番光景。 中国应该明白,别人视你为救世主,其实只是在商言商。
欧债风头火势 中国慎扮「救世」
东方日报
在希腊纷纷扬扬的危机氛围中,中国政府高层与希腊政府对等层级,为两国的海事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虽然消息指称是涉及希腊向中国订购货船,以及中国对雅典港的投资项目,但既然去到国家高层级,相信不是一般贸易事项,而是一系列两国间合作的启动。这可以说是中希合作的延续,但亦会被视为希腊借助中国帮助,走出危机努力的一部分。
上月希腊政府高层出面,游说中远集团投资,显示将中国作为拉拢重点。这是希腊刺激经济增长及削赤的倚重所在,因为旅游与航运是希腊经济的两大支柱,素有「西方文明摇篮」与「海员国」的称誉,而中国近年在这两方面,无疑可对应希腊的需要。今次高姿态的合作,显然是中国出手的讯号。
事实上,在金融动盪的世界,各国抗衡经济沉沦,欲振兴实业,就想到中国官商殷实的钱袋,招徕中国的投资;欲振兴消费,就想到中国富起来的人群,希望他们来大洒金钱。在各国看来,中国就像救世主般,为危难之地人们的企盼,包括美国这个头号强国在内,都盯住中国的钱袋。很难怪环球这股风气,因为中国近年将「大国责任」挂在嘴边,既是做大的角色,又自诩责任,正中唯利是图的世界政客下怀,多生需索。
满世界记住中国乐于承担「大国责任」,却把中国常说的「互利双赢」抛脑后,许多国家都想从中国搵着数,却不想中国佔丁点便宜,这几乎已成定例。实际上,招徕中国投资,欧美都不过是想中国买债,借到中国的廉价资金,对中国入股实业力加抗拒,非不得已对中国有「寸土不让」的吝惜。中国「互利双赢」的诉求,经常是一厢情愿。中国有「走出去」的强烈意欲和实力,但鲜有买到好货、便宜货。
欧洲发生的危机,在中国看来是危中之机可期。中国有官方智囊人物明言,相信欧债危机已受到控制,应趁机「捞底」寻找投资机会。今次启动押注希腊,中国有直取实业的意思,一头扎到欧债危机的漩涡中心,似是出手捞底。但如不健忘,美国次按危机,曾留下「两房」捞底的教训,看投资成效还得记紧两条:一是项目质素;二是出手时机。
像买美债,早就是嚼「鸡肋」,食无味弃可惜,还有别无选择的无奈。捞底寻找投资机会,是自主出击,若然最终又是嚼「鸡肋」下场,那就自取其辱。说到底,以买卖论,好货人家不卖,对你有着数或有战略价值的,你想买买不到。正如中国四处买资源,买矿、买油,到处受拒,向欧洲出手,甚至美国出声劝阻,所以选择的策略重要,由地域到产业,应找有把握的项目出手,而避免无米之炊。
如果项目质素决定成败,出手时机足以定输赢。欧债危机仍在蔓延扩散中,风头火势现在捞的是「腰」还是「底」,尚存疑问。中国自身都不断强调,防范「二次探底」的风险,对欧出手不能不慎,免致不自量力扮演「救世主」。应当理解的是,欧美打救经济释放大量流动资金,中国自己也大量释放流动性,造成巨大的疏导资金压力,民间资金已暗渡出境四处炒卖,官方与企业资金也「谷」势待发。俗语谓,病急乱投医。中国当下会否閒钱急乱投资?确实不可不防。
大陆行业协会应尽快摘掉“二政府”帽子
2010年06月14日 19:42 来源:侨报 作者: 邓海建 【大 中 小】
安徽颍上县不少商家近日接到通知,要求在月底前交600元(人民币,下同)加入县食品流通协会,否则工商机构不让其年检。目前,“被自愿”缴费的经营户已有 70多家。该协会会长称,协会在县民政局注册的,业务指导部门是县工商局,并表示收费“算便宜的”。
600元的入会费,相较于成千上万的VIP打劫费,算是仁慈的了。这个逻辑就好比说别人抢你十万,我只偷你千元,还不够义薄云天?但问题是,这600元的收费标准哪里来的?不入会就不给年检的霸气谁定的?工商机构与食品流通协会又是怎样暧昧纠结的关系?
理论上说,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时髦说法称为NGO,属非营利性机构。协会的第一要义,在于替行业说话,两者唇亡齿寒,自然不会予取予夺。遗憾的是,中国行业协会常常是南橘北枳,官味甚浓。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行业协会的敛财乱象滋生出了种种离奇丑闻,譬如,前些年三大国字头陶瓷业协会热搞“封都”大战,一年内竟分封了6个“瓷都”;“牙防组”、“性学会”非法收费牟利早成为公共事件;至于各大协会的评比评选,更泛滥成为每年的“规定动作”。企业有苦难言,民意激烈反弹,奈何就是拆不散行政部门与行业协会之间的非正常关系。
早在2007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现行公职人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兼职,但公职人员协会兼职的现象屡禁不止——原因在于职能部门与协会存在赤裸裸的权钱交换、利益均沾关系。
曾有消息传出,国务院法制办正在起草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法》。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有行业协会近6万家,从业人员30万至40万人,平均每个协会五六个人。通过立法,中国近6万家行业协会头上的“二政府”帽子有可能被摘掉,未来它们可能脱离政府主管机构这个婆婆,最终走上民间化、市场化之路。
要真正摘去行业协会头上的“二政府”帽子,首先就得撇清行业协会与公权部门之间的“小三”关系。一方面,协会的归协会,公权的归公权,不能挟私报复,借“会”生财,如果不入会不给注册、不交会费不给年检,且协会官员从不选举,财务从未公开,这又如何叫做“自愿性民间组织”?另一方面,协会不能由官方“指导成立”,而应该出于市场的需要,由行业自发组织,在注册管理上,不能非要拿“挂靠单位”逼着行业协会与职能部门“攀亲”,应降低其组织化门槛,重在运营与秩序的监管上,而不应对涉财涉物的微观制度指手画脚。
大陆敛财的行业协会无异于公权“小三”,不仅异化着市场法则,而且为权力寻租大开方便之门。在新法实施之前,唯有畅通监督举报路径,让协会与权力的利益交易晾晒在阳光下,从而维护每个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
(作者系大陆教师)
中国公租房要姓“公”
2010年06月13日 22:26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大 中 小】
“公租房”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有了完善的制度虽然好,能够在三公原则下落实好政策更重要。要避免出现“经适房”等三类住房出现过的管理漏洞。
【侨报6月14日中国时评】当前中国楼市政策备受关注,其中“夹心层”(中低收入者)对高房价难以负担的现象也最受官方注意。由此,解决该群体住房问题的“公租房(公共租赁房屋)”正适时推出,上海、重庆、北京等迅速动作,国家七部委上周末推出新政再作加温。
此新政显然已获得不少百姓欢迎,买不起房又有房可住,总算开启又一种希望。
众所周知,“公租房”出现之前,中国的保障性政策房就有“经适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也是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但大家看到的却是“开宝马住经适房”、“郑州经适房规划用地违规建起小别墅”、“武汉经适房六连号”……
这些现象似乎是在嘲弄这些制度——有网民甚至总结“经适房三宗罪”:供应对象中有公权人员牟利、房源建设上挪用公共土地资源、监管上缺乏力度。
如今“公租房”作为第四类保障住房,理性观察,丑话先说:
其一,“公租房”的供应对象主要是买不起 “经适房”又不够“廉租房”条件的人群,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但实际上供应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
其二,眼下房源仍是“僧多粥少”。以北京为例,今年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公租房”,合计一万多套房屋。而截止2009年,北京的外来人口已达509万,供需差距大;
其三,虽然七部委新政中已明定了监督机制,但对于是否能做到姓“公”(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原则),因前三类住房的管理漏洞,使得公众对此仍存疑虑。
正如专家所指,中国当局完全可以借鉴他国成熟经验予以完善:建立“公租房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如日本整合“公租房”信息,根据不同类型“公租房”制定不同的对象准入条件);利用多种渠道拓展房源(如新加坡),增强分配房屋程序的透明度。
总之,“公租房”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有了完善的制度虽然好,能够在三公原则下落实好政策更重要。要避免出现“经适房”等三类保障性住房制度出现过的种种管理缺失,就必须解决“公租房”的“公” 字——否则,迭床架屋,无非再造新的不公!
公共新政效果如何,端看各地有权之人。
龙吟大地:中国航母被迫加速
本文重点
* 拟建两个航母战斗群
* 中美海上对峙势增加
中国航母到底在建造还是议而不决?似乎中国军方已决心将其透明化,并且加速赶工,而最主要的动力就是美国。中国航母问题一直是中国军方不愿直接表态的问题,但近日空军上校戴旭公开说,中国是时候建造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他的意思,不但是修复前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而且是建造完全国产、至少六万吨级的航母。最不可思议的是,他明确透露,中国要建就不是一个航母战斗群,而是两个航母战斗群以上。
拟建两个航母战斗群
中国航母长期议而不决,最关键之处是钱的问题。据估算,每个航母战斗群造价大约一百亿美元,两个航母战斗群就要二百亿美元。另外,每年还要一百亿美元的维护费。戴旭透露,从作战角度考虑,中国必须同时拥有两个航母战斗群。如果光是建造一个航母战斗群,孤悬海外,很容易被集中攻击,有两个以上就可以互为犄角,形成最大的战斗力和威慑力。
显而易见,两个航母战斗群所需费用是加倍的,至少相当于今年中国七百多亿美元国防费预算的相当部分。当然,航母的建造费必然是独立的特殊项目。不过,有专家计算,按照国际上军费所佔GDP比例,中国还有能力大幅增加军费。中国经济每年增长以万亿元人民币计,到二○一五年,中国军费增加到一千五百多亿美元也完全可以承受。
中国过去对建航母犹豫,很重要的另一原因是,航母战斗群在台海作战作用不大。因为美日等国在包围中国的第一岛链上有重兵把守,中国航母战斗群不论在南海、东海甚至黄海游弋,都会受到难以防御的攻击。再者,航母出动的舰载机攻击力有限。而在大陆东南沿海机场出击,可全部覆盖台湾,又能进行数千架次的饱和攻击,成本还比航母低很多。所以,那时有一派军方意见主张「待到台湾回归以后,我航母战斗群就能直接挺进太平洋,才能最大地发挥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能」。
不过,现在的形势变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早前在新加坡说,中美两军关係发展的障碍最主要的有三条,一是对台军售,二是美军军舰在中国的南海和东海进行高强度的侦察和巡逻,三是美国国会通过的《二○○○年国防授权法》以及后来的《迪莱修正桉》。中国指,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拥有二十多艘称为「海上情报吸尘器」的间谍船,对解放军军舰、潜艇进行滴水不漏的监视。同时,每六个小时就有一颗美国侦察衞星从中国大陆及沿海的上空飞越。
中美海上对峙势增加
最为刺激北京军方的是,在同一场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不但说不会改变对台售武政策,而且「关注」南海的主权纠纷。过去,美国曾表示「不介入南海」。这个改变,其实使北京军方的待台湾回归再造航母派无话可说了。中美增加海上对峙,将是必然。
古吕
坦言集:工潮背后
内地从本田、富士康开始的工潮,实际上标志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终结。
引进外资,让外商(包括港商、台商)享受各种超国民待遇,把成本绝大部分外部化,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以低工资、低福利、低税收来支撑低收入(国家、社会与工人的低收入),把绝大部分的生产利润(包括企业外部化的成本)归于外商,让他们自由调走。表面上创造了深圳奇迹、东莞奇迹、苏州奇迹,实际上,这些奇迹都是中国的这一代以至后几代人民付出远比外商利润更大的代价堆砌而成的。
或许中国当时领导人白猫黑猫都分不清楚,便无从鑑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的巨大差别。也或许中国一些专家学者以为中国不经过野蛮的资本主义时代,如英国十九世纪末狄更斯小说《苦海孤雏》描述的悲惨世界,便不能发展。外商到中国过度剥削总是不对,中国政策容许,甚至鼓励外商剥削更加不对。
资本的性质是赚钱,历史和国际经验证明,社会和政府不加限制,资本赚钱是不择手段的。此所以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出现跨国跨洲的奴隶贸易、奴隶生产,以奴隶的血汗维持英国美国绅士的文明生活。
改革开放时,部分领导人和专家学者忘记中国和国外的经验教训。但至少在近十年里,中央政府已改辕换辙,提出科学发展观,希望将之扭转。只是反对势力强大,才出现今天的工潮。
陈文鸿
济世狂言:爱江山也爱美人
毛泽东着作我读得滚瓜烂熟,上千万字中竟然没有出现一个「癌」字,原因当然是西方恐吓全人类未在中国奏效,毛更是不怕吓的人。但是,毛不少言论可作为今日我们对付癌症的指南。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四日,毛发表关于保健工作的讲话:「中国的保健工作是学习苏联的,我不能完全听保健医生的话。我同我的医生有一个君子协定:我发烧时请你,我不发烧时不找你,你也不找我……我对医生的话只听一半,要他一半听我的。完全听医生的话病就多了,活不了。以前没有听说那麽多高血压、肝炎。一个人如果不动动,只是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出门乘车不走路,就会多生病。衣食住行受太好的照顾,是高级干部生病的四个原因……」
同年,毛泽东在一次汇报会时插话,有云:「有些人到底是有病,还是革命意志衰退?还是一礼拜跳六次舞?还是爱美人,不爱江山?说是病得不得了,不能工作,能病得那样厉害?……」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暂不多列举。
我自幼就不喜欢医学,不读医书,做梦也没梦到要研究医学,想不到生活逼得我不能不探讨医学,研究癌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近才恍然大悟癌症不是大病,只是小病;不必请教毛泽东,到「剑门天下壮」深山中找我认识的农民,就可弄些草药化解脓疮。不久前香港一个少女因乳部生了粉刺请医生施手术割除,麻醉时已魂归天国。实际上,这种小毛病饮点凉茶也就解决,香港医管局的宣传可谓杀人不见血,罪不可恕!
刘济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