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冬雷|希望给年轻人“麦克风”(话筒)

火烧 2023-02-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支持年轻人抢麦克风,认为这是民主精神的体现,强调应给予年轻人表达机会,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同时批评部分观点,倡导青年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

  听闻有年轻人在演讲会上“抢” 麦克风”(话筒),心情颇为激动。

  首先,我赞成给年轻人“麦克风”,并特希望给年轻人“麦克风”。

  这类讲演,本人自学生年代,至今,也是经常有(近年,因以往多年,讲话多,喉咙不堪负重,已不能上台)。文革期间,自不必说,——那时,红卫兵是真抢麦克风的,再后来,当众演讲、讲话,——特别是讲“毛泽东”,我总是给受众讲话机会,以期互动;希望他们坐到麦克风前,说说,同意的,不同意的,自由、自然的说真话。

  有人说,让听众“讲话”、大家互动,可以,但上台抢话筒,失礼,失序,这不好。我倒是认为,只要让人讲话,人家大体不会抢;讲演中,如果鼓励、安排受众讲话,人家更没必要去抢。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写的《梁漱溟当年向毛主席、共产党“要雅量”》的文章。我是毛的铁杆粉丝,忠实拥趸(我曾笑说:一生如一日,“崇”毛而终),但却对梁漱溟老先生在众堂之上,对毛主席慨慷呈辞,对总路线提出批评意见(实际上,梁先生的意见大错特错。作者注),有点敬赞。因为,现代民主,现代中国最需要这种精神!梁当时并没有抢“麦克风”(话筒),是因为会上允许、且安排“自由讨论、发言”。伟哉,毛主席,一边批评梁的错误,还一边创造让梁继续讲话的机会;而在遭到了会众举手表决的否决后,毛主席自然服从多数人的决议。

  因如是,我对现代年轻人“抢” 麦克风”(话筒),满是喜欢。还是老话:“痛快!好大世界,无遮无碍;你论我争,应在明台;心气平肃,社会和谐(和谐不是放弃斗争、不讲话,当然,也不是乱讲话)”。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人们不同意见的表达……序化的管理,本就应是这样!

  当代社会主义,民主,是要给大众“话筒”的,——尤其要给年轻人。年轻人是未来哦!不横挑鼻子竖挑眼嘛!!

  其次,我极不赞成合肥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陈宏友的话。

  愚见以为,仅就他的这次演讲活动来说,他错误就有二(对陈不了解,仅就事论事):

  一是,他说:学生读书就是为了钱,不要谈什么理想抱负,因为金钱就是力量,有钱就有一切。读书就是为了和优良基因结合,考上安徽的好大学,就可以选择安徽的好男人和好女人,考上北京的好大学,就可以选择全国的优秀男人和女人,考到美国的好大学,就可以选择全世界的好男人和女人,就可以产生更加强大的基因。

  “读书为了钱”,对一些人,一部分目的,是有点“接‘地气’”,但,这仅是低层次的需要。当代社会人,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就是“抢麦克风”的这个年轻人讲的“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陈宏友讲的:……有钱就有一切。读书就是为了和优良基因结合……选择安徽的、全国的、全世界的好男人和好女人……就可以产生更加强大的基因。

  这就更是低俗,俗不可耐,卑下不堪,令人鄙视。还是年轻人说的好:我们不和美国人(本意应是——不与美资媾婚)杂交!

  二是,他对年轻人“抢麦克风”不满,说:“……每个学校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人”。还说,这样的演讲,做了1800场,才遇到这么一个年轻人;居然还抢麦克风,当场痛斥……

  我要说,陈讲的显然不对!本人让人帮着转放了陈演讲的视频。看到,陈演讲现埸中,人员众多,在年轻人当埸批评了陈的言论后,会埸上,虽不是掌声雷动,倒也掌声热烈。

  如此,陈居然还说“每个学校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人。这样的演讲,做了1800场,才遇到这么一个年轻人”。自然讲了1800埸,且他也知道了——每个学校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人,那就不应“才遇到这么一个年轻人”!而是,——遇到人数,应是,用1,或是2,乘以1800,才对。并且,视频会埸上的热烈掌声,也是对陈的“明确否定”!决不是一两个人“对演讲有不同意见”!

  最后,“点”说一句意识形态问题。

  严肃地说,现在,教育问题不少。教材问题,教师“课上不教课下教”的问题,师德问题,只向钱看问题,多多!分析这些问题,明眼的人都会懂得:我们在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公心公德、党权党威、民“主”民本、互爱互助——等方面的灌输,不作为——有很多是让公知们歪作为,或曰我们的社会主义“躺平”,时间有点“太”久了。

  今后,如果还不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方面,下些切实的功夫,泛泛地说什么梦想啊!理想啊!只能出现——公知们所希望的——“缘木求鱼,画饼充饥”的结果。日后,年轻人“抢” 公知麦克风”(话筒)类的事,会愈来愈“热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