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新学期开学,儿童教材钟南山的这张图片,让中医人泪崩了……
青松评述:
飞鸟未尽,良弓已藏;
狡兔未死,走狗已烹。
小学教材,宣传疫情防控英雄事迹,中医再次被刻意消失……
正文:
我们还记得,南方人物周刊《中医的疗效 必须用数据说话》一文中明确公布仝小林院士的统计数据:
“2月2日,正式颁布红头文件,以通知社区使用中药协定方,这应该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自上而下地大范围推广、分发中药通治方。
“(三天后)反馈数据显示:3698位病人服用中药后,90%以上第三天高烧、咳痰、乏力、腹泻等各大症状就已经消失。单纯服用一号中药方的318人发烧患者,服用中药后平均1.74天就退烧,效果一目了然。
“……随着药效的显现,那些之前观望(不相信中医)的人看到其他人症状减轻痊愈,就开始领中药了,领中药的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
截止到3月20日,“中药方”共发放给5万人,超过72万副。”
3月23日武汉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余艳红指出,武汉的抗疫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功臣。张伯礼院士在发布会上指出,普遍服中药对于阻止疫情的蔓延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布会同时明确宣告:
“中医药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仍然是人类抗疫的重要武器。”
中医药通过大汤漫灌,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和恐慌;
中医药通过防止轻转重,稳定了人民群众的医院医疗资源挤兑;
中医药通过救治重症,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
所以说,是中医药让我们成功打赢了武汉保卫战,进而取得了武汉抗疫的胜利!
我们来看具体数据:
一、重症死亡率
仝小林院士提供的中药汤剂介入治疗组484例,死亡15例,死亡率3.1%;非中药汤剂组,178例,死亡56例,死亡31.46%。死亡数量暴增十倍!
二、转变重症率
仝小林院士公布的只用中药的430例患者,转变重症率是0%;
未用中药的对照组291转变重症率是6.5%。
张伯礼院士提供的以中医为主江夏方舱转变重症率是0%,
没用中药的硚口武体方舱转变重症率是10%。
另外估计所有的方舱医院重症转化率在6%-7%左右。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这张事关亿万幼儿教育的教材读物图片中,消失不见了。
中医代表去哪儿了?
这可是小学读物公开宣传抗疫啊,是要我们的让下一代从开始就只记得西医?
儿童读物插画宣传,可是起到润物细无声,“耳濡目染”的作用啊!
难道,代表中医抗疫的张伯礼院士、研发“清肺排毒汤”的葛又文医生连靠边站的资格都没有吗?
让奋死拼在抗疫一线的中医人寒心呐。。。
人未走,茶已凉。
难道在武汉,中医才发挥作用吗?显然不是,中医的阵地在全国:上海、深圳、香港……
2020年疫情期间,河南通许县人民医院:在经方大师倪海厦先生学术传人李宗恩博士和亲传弟子杨贞医师的指导下,全院很早就对门诊疑似病人开出姜草干姜汤等经方,积极用中医药进行预防,有力地阻断了疫情在通许县的传播。自2020年1月21日,医院共接待4例感染者和31位疑似病人,到2月8日,不但实现了零死亡,还因为积极发挥了中医药的预防作用,实现了全院1200名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难得佳绩。实际上,既预防又治疗,防治一体,是中医药的独特优势。王伟教授因而明确宣告:“清肺排毒汤就是治疗新冠疫情的特效药”!
2021年7月13日南京:从发生疫情一周之后的7月20日开始,中医药全面介入疫情防控。江苏省中医救治专家组会同国家中医救治专家组共同制定了《2021年南京地区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南京市中医院累计向全市发放中药预防汤剂30余万份,隔离人员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6%。结果,南京疫情控制很快。到2021年8月30日,疫情就宣告结束。
《解放日报》顾泳的报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联合上海市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发布《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2022春季版)》揭示:从目前取得的全国多地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医药治疗经验来看,使用中医药治疗的病人服用中药后1天退热率达70%以上,3天退热率更高达95%以上,超过65%的患者住院时间小于7天,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4至6天,重症转化率小于0.01%。
……
更不用说,救人无数清肺排毒汤的葛又文;各省跑来跑去的德叔,就像猴子请来的救兵,哪里有疫情,就风尘仆仆往哪里赶。
就这样,在这张图片中,中医还是消失了。
不见了……
知道内情的人(可见中医的功效只有少部分人知道)都知道这次全国抗疫中医屡立战功,但每次需要褒扬宣传奖赏的时候,中医及中医工作者,靠边儿站,凭什么?
讲实话,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中医文化是很可耻吗?羞于宣传?还是被西方资本控制的舆论洗脑了?
其实,这种让人痛心事情早可预料到,正如青松(鹤先生)在2020年疫情刚发生、中医药力挽狂澜的时候,就对将来的形势预言的一句话:
飞鸟未尽,
良弓已藏;
狡兔未死,
走狗已烹……
中医该被遗忘、该被卸磨杀驴吗?
答案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中……
青松想说:
对待中医的态度,考验的其实不是我们的知识水平,而是考验我们每一个人的良知水平,更是考验我们社会和媒体的良知水平。
青松希望:
我们的社会和媒体,真正从人民和民族的利益出发,拿出应有的道德勇气和魄力,从善如流,顺应浩浩荡荡的民心民意,别再让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医人流血又流泪!
让中医人“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的朴素医者情怀回归绝对主导作用,系统性突破当前困局,还百姓一方健康,还长空一片清朗,还大地一片生机,让14亿人民团结一心,早日共同踏上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