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真正的掌权者是:“梅普组合”
“梅普组合”新生活
2008年06月27日 《环球人物》杂志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邱晴川
早在一个月之前,全世界都已知道,梅德韦杰夫成了俄罗斯总统,而普京则变成了总理,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两个人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换位”后的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三个有特殊意义的关键词,也许可以部分说明两人目前的生活、工作状态。
关键词一:住房
梅德韦杰夫在当选总统后曾表示,他将与普京组成各司其职的“两驾马车”,他主管外交、国防等问题,拥有对重大事务的决定权;普京则主抓经济和社会问题。这被西方媒体称为“梅普组合”。
走马上任后,梅德韦杰夫入主总统官邸克里姆林宫。他的办公室在一号楼内,办公桌上摆着一台电脑。这台电脑与一号楼内的“情况中心”相连,通过它,梅德韦杰夫可以实时了解国内发生的一切。墙边摆着一排书架,普京当总统时,上面摆着各种辞典和资料手册,但现在,梅德韦杰夫放了一些法律书籍。
除克里姆林宫外,升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还得到了一套大别墅——位于莫斯科市郊的“戈尔基-9”号国家别墅。这幢建筑属于总统事务管理局,俄首任总统叶利钦曾在这里居住。工人们目前正在对别墅进行彻底维修,特别通信线路已经引进,直升机停机坪也已准备就绪。别墅维修完毕后,梅德韦杰夫将每天乘坐为他配备的奔驰-600 Pullman到克里姆林宫上班。
作为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梅德韦杰夫通常每天早晨8点起床,夜里10点半至11点才到家,一般要到凌晨2点才上床。因为他回家后通常会再工作一会儿,然后做一些运动。他喜欢强度很大的运动,坚持早晚各游泳一小时,下水之前还会很认真地热身。
与梅德韦杰夫不同的是,普京并没有热热闹闹地大搬家,他仍然住在位于莫斯科市郊的新奥加列沃别墅,每天乘车到克里姆林宫处理公务。普京任内使用的那辆车,现在仍归他使用。与过去不同的是,那辆车现在少了一面总统旗。现在,俄罗斯总理府正在进行装修。完工后,普京将搬到那里办公。
关键词二:座位
换位当总理的普京刚开始在内阁开会时还真有点不习惯。5月12日,他和梅德韦杰夫共同出席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会议。会上,普京宣布了自己的新内阁成员名单,其中许多人是昔日他最信赖的要员。
会前,普京习惯性地走向桌子左侧的那个座位。不过他没有马上坐下来,而是对身边的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说:“现在是你的座位了!”梅德韦杰夫笑着答道:“有什么区别吗?”他随后马上坐在桌子右侧的座位上。在过去8年里,这个座位一直是普京的客人和手下的座位。
好在普京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另一个“座位”。作为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总理,他开始频繁地跑基层。在外地视察期间,他经常身穿夹克衫和休闲裤,与地方官员谈笑风生。不少俄罗斯人认为,这位前总统“越来越像个总理了”。
5月27日,为考查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普京来到鞑靼斯坦共和国,视察阿拉布加特区的北方钢铁汽车公司。在工厂里,他自己开着电动车参观所有生产线。
结束参观后,普京到工厂食堂就餐。虽然身为总理,但他没有搞“特殊化”,而是自己拿着塑料托盘,和普通工人一样排队买饭。取完饭后,普京没找单间,也没单独坐,而是和工人们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天。
在普京担任总统期间,俄罗斯总理一直处于“弱势”。但从普京上任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和活动看,他正在走上强势总理之路。俄罗斯政府正在以全面推进农业、住房、医疗、教育四大国家优先项目为主线,实施“普京计划”。 身为总理,普京既是“普京计划”的提出者,又是主要实践者。
关键词三:画像
有意思的是,梅德韦杰夫当总统才三周,他的画像在市场上已经脱销。
“您是在寻找梅德韦杰夫的画像吗?它们已经被卖光了,得过个把星期才会有货。”这是莫斯科一些店铺的店员们最近常说的一句话。今年3月初,俄罗斯总统选举结束后,梅德韦杰夫的画像就成了抢手货,尽管其价格一路上涨甚至翻了一番,但仍然很快脱销。
加里宁格勒州政府办公厅主任亚历山大·托尔巴说:“每个领导人都根据自己对礼节的理解,在办公室墙上悬挂相应的画像。州长格奥尔基·博斯挂了两张,一张是梅德韦杰夫,一张是普京。”伊尔库茨克市市长弗拉基米尔·雅库博夫斯基,则从杂志上剪下一张总统与总理的合影,镶到相框里摆在办公桌上。
订购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合影最多的,是两人共同的故乡——圣彼得堡市。该市维里察镇纺织厂生产的织有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画像的挂毯很受欢迎。厂长伊万·科兹洛夫自豪地说:“我们厂一共接下了十笔订单,订货总数不少于1000条。”
科兹洛夫承认,在任期结束前,普京画像的需求量确实有所降低;而选举刚刚结束,工厂就开始接到梅德韦杰夫画像的订单。但是,在普京出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之后,其画像挂毯的需求量又回升了。科兹洛夫说,他办公室墙上没有两位领导人的画像挂毯,因为“根本挂不住”,刚一挂上,就会被某个官员拿走。
对于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合影产品的脱销,一些俄罗斯分析家认为,这很形象地说明,普京在俄罗斯的影响力依旧;俄罗斯真正的掌权者是:“梅普组合”。
梅—普已各自亮剑
2008年06月27日 来源:《世界知识》杂志
5月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右)与总理普京在俄罗斯国家杜马全体会议上交谈。新华社/法新
学法律出身的梅德韦杰夫比他前两任的反腐手段更具系统性和综合性;普京主持召开国家农业政策会议,就农业发展提出六点建议。
自5月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任命普京担任总理后,备受瞩目的“梅普组合”正式启动,俄罗斯政局步入“双头鹰”时代。其后不久,梅德韦杰夫与普京这对俄罗斯政坛的绝佳搭档,开始各自亮剑,一个要亲自挂帅向腐败展开全线进攻,一个表示政府要首先抓农业。显然,他们要共同着力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梅德韦杰夫吹响反腐集结号
长期以来,腐败是俄罗斯社会难以根治的顽疾。苏联时期,贪污腐败行为盛极一时,官僚特权阶层利用职务之便大肆牟取个人利益。上世纪80年代,时任莫斯科市委书记的叶利钦曾高擎反腐大旗,一年内撤换了20多位区委书记,在民众中树立了清正廉洁的个人形象。但是叶利钦任总统后,俄罗斯的腐败程度与苏联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叶主政的九年成为俄罗斯历史上腐败程度最严重的时期之一,叶利钦总统地位曾岌岌可危。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后,果断向腐败宣战,在立法、行政和司法方面大力推进反腐建设。2006年5月,普京一天内曾解除17名高官的职务,反腐力度达到顶峰,但制度疏漏和法制的不完善使普京的反腐业绩相对有限,俄罗斯社会与国家机构仍饱受腐败侵蚀。据俄一名高级检察官透露,俄官员腐败所得达到约1200亿美元,相当于俄年度财政预算的1/3。2007年,国际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的年度报告中,俄罗斯在国际腐败国家排名榜中位列第143位,与一些非洲国家腐败程度不相上下。
面对日益严峻的腐败问题,上任伊始的梅德韦杰夫总统紧急吹响反腐集结号。5月19日,梅德韦杰夫主持召开反腐败工作专门会议,会上任命总统办公厅主任谢?纳雷什金领衔反腐败工作,并要求纳在一个月内制定出全国反腐败计划。梅德韦杰夫认为,该计划至少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制定一套现代化的反腐败法令,弥补现行法律漏洞;二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加大打击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力度,从根本上减少腐败滋生的土壤;三是确定腐败行为的基本标准。
此外,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要对国家公务员及司法部门人员的财产进行监督,并制定新的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俄罗斯总检察院负责配合最新一轮反腐败工作。同时梅德韦杰夫表示,不排除制定更加严格的刑事措施,比如没收违法者的全部财产。
与普京的反腐措施相比,学法律出身的梅德韦杰夫的反腐败手段更具系统性和综合性。5月19日会议一个重要成果是通过了一套综合性反腐措施法令,并建立了反腐委员会。法令自签订之日起即刻生效,反腐败委员会主席则由梅本人亲自挂帅。
媒体在反腐败中的作用也特别受到梅德韦杰夫总统的重视。5月26日,梅德韦杰夫接见俄罗斯记者协会主席弗?波格丹诺夫时表示,记者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应当更加积极,如果媒体宣传有效,内容丰富,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协助政府迅速达到国家和社会的预期效果。
与普京铁腕的作风相比,梅德韦杰夫看似温文尔雅,但反腐集结号的吹响彰显了他强悍的一面。梅德韦杰夫认为2007年俄查处与腐败相关的刑事犯罪案达1.05万件仍是“冰山一角”,这意味着梅德韦杰夫的反腐之路或许比普京走得更远。
普京高擎发展农业之旗
就在总统梅德韦杰夫紧急吹响反腐集结号之时,新总理普京则高擎发展农业之旗,将农业作为新政府工作优先方向。
俄罗斯拥有的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1%,人均占有耕地0.9公顷,居世界第三位。俄独立成国初期,经济的滑坡以及农业投入的不足导致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俄罗斯国内粮食供应出现严重短缺,不得不向美国、欧盟等提出援助。步入新世纪后,俄罗斯农业生产逐步趋向好转。2001年俄粮食首次实现自给自足,2002年粮食开始出口。
近年来,俄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并加强农业立法工作。2005年,俄政府确定农业作为国家重点项目,两年内对农业的投入增长近10倍,达到3600亿卢布,提供农业贴息贷款1910亿卢布。2006年底俄通过的《联邦农业发展法》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农业被确定为政府优先发展方向之一。2007年7月,俄政府又出台了农业发展五年规划(2008年至2012年),继续加大支农力度,鼓励农业投资,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随着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俄在世界粮食市场的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最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2007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狂升,媒体高呼国际社会正“遭遇史无前例的粮食危机”。俄罗斯国内粮食价格也在飞涨,对此俄罗斯粮食协会又想到苏联老办法,建议政府实行粮食票证制度,以抑制不断飞涨的粮食价格。
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普京政府继续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作为新政府的优先工作。对于俄政府而言,农业发展和粮食价格的稳定不仅影响到百姓对政府的口碑,而且在国际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重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的地位既是俄发展经济的有利手段,同时会成为扩大国际政治影响的重要途径。
在梅德韦杰夫主持召开反腐败工作的同一天,5月19日,普京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叶先图基市视察时主持召开国家农业政策会议,就发展农业提出六点建议:增加肉类和奶制品及粮食生产;推进农业技术革新和农机设备更新;确保化肥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稳定并提供必要补贴;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发展农业保险;确立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价格的调控以及保障粮食在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高水平。
普京政府在锁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同时,继续增加资金,加大支农力度。普京出任总理前,曾在国家杜马表示,俄政府将为支持农业发展拨款400亿卢布,同时为调节谷物价格,将拨款300亿卢布提高俄罗斯农业银行法定资本,拨款50亿卢布将用于为家禽业和畜牧业购买饲料。
总之,俄罗斯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将农业置于优先地位是近年俄农业改革政策的延续,也是普京政府重视农业发展的体现。此举不仅有利于保障俄罗斯自身粮食需求,而且会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俄在国际粮食市场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祖立超)
相关文章
- 《俄罗斯历史(1900-1945年)》(教师参考书)值得注意的观点
- 从苏共精英到俄罗斯权贵——俄罗斯政治精英蜕变“陷阱”
- 卢麒元:破局
- 郑彪:美国《世界新秩序》解读
- 竖琴螺2012年12月26、27日点评参考消息
- 普京应纠正私有化改革——竖琴螺点评参考消息
- 何新:俄罗斯禁止官员海外账号
- 普京国情咨文强调民族精神 警告外国勿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