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危机,不作为与瞎作为、乱作为都是犯罪 我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ichunmama
近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值得高度关注的事情。中共有关部门面对这些事情目前还没有任何的应对举措。这种状态,深刻地表明中共到了关键时刻,面临重大的考验。
首先,孔庆东“骂人门”事件。孔庆东骂人一事,确实有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刘仰、宋鸿兵可能不会骂。但是,所以出现骂人门,是否有其来龙去脉和其值得理解的一面呢?作为当事的南方报系,是否应该反思和反省呢?可是,从新华社到数十家传媒群起攻之,甚至鼓动北大开除孔庆东,这是否过分呢?是否有话语垄断、话语霸权之嫌呢?尤其是,这次数十家媒体群起攻击与前不久对艾未未骂人事件集体失语,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是为什么呢?能不引入深思、发人深省吗?!新华社,作为中央的喉舌,作为国家舆论的主力军,为什么不能从社会舆论的全局思考问题,进行全面、认真、深入的舆论引导,而急于从一时一事出发来发声,这样做,能“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吗?这样做,是否有失片面、有失偏颇,甚至有失正确的立场呢?
第二,司马南讲座遭遇“砸场子”、演讲遭遇密集的片面的歪曲报导事件。司马南不过表达了与主流舆论、主流公知们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尤其在民主问题上。这难道不是司马南言论自由之权利吗?有女孩却在网上放言:谁揍司马南一顿就陪谁睡觉,后来此女孩又到四月网砸司马南讲座的场子,并以“流氓”自傲。此视频在网上风传。这种舆论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正确,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各大网站以及各级党报为什么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呢?!当今中国,确有一些所谓公知、所谓主流媒体,确实把自己当成了摸不得的老虎屁股,很霸道、很无耻!主流传媒平台长期为极少数人所垄断,这难道是舆论自由、言论自由?那么,绝大多数人尤其是普通老百姓的话语权利和言论自由到哪里去体现呢?不错,当前在搞“走、转、改”,但除了重庆卫视,所谓“走、转、改”先不论效果,仅从播出时间(版面)在全部播出时间(版面)中所占比例看,是小到何等的可怜啊!比如央视,每天几分钟播个“时代先锋”,却用半小时播出一个对话,让陈克武、马艳华之流精英大讲“贪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还重抪几次,这样的播出对比,会产出什么样的效果还需要用脑子去想吗?! 司马南诸 君,因意见与艾未未不同,电话号码被其公布,立即遭到密集的攻击、威胁和骚扰,司法机关有没有为公民提供保护的义务?如无法可依,那么根据实践启动立法是否是应有之义?!
第三,山东陈光诚事件、动车出轨事件及一系列的社会事件。一方面,政府失声;另一方面,各大传媒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报,一边倒的为主流公知的声音所垄断。其目标所向不是事件的真相,而是直指政体,甚至直至党和政府!这与主流传媒对欧债危机、占领华尔街报道的倾向性形成鲜明的对照。对中国的负面问题无限放大,对美国的负面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此企图在中国全社会形成中国一切都黑暗,美国一切都光明的假象。党内的一部分人,甚至一些高层的人,也上蹿下跳的抹黑甚至攻击党和政府的领导。而对中国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或视而不见,或避重就轻,或只谈现象不谈本质,或王顾左右而言它,更有甚者,张冠李戴、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者甚嚣尘上,致使思想混乱、社会散乱、道德狼藉!面对这种情况,从上到下,形似处之泰然,实则手足无措,假装视而不见,或回避,或逃避。正义之士满怀忧虑,奸佞之徒肆意嚣张。精英公知和主流传媒,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尤其是美欧现实,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形势,一次一次的胡说八道、一次又一次的自打耳光,却还理直气壮、毫无羞耻之心。党和政府却听之任之,无所作为,真是拙拙怪事。好在他们的表现都有视频、声音和文字记录在案,让后人去评说吧。但是,党和政府能不切实肩负起领导的责任,而消极地无所事事的留待后人评说吗?不作为与瞎作为、乱作为一样,是对人民群众、对国家民族、对历史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