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综艺节目“最强大脑”想到的
据说江苏卫视有一档综艺节目叫《最强大脑》,我虽然没有看过其中任何一期,但据我的推想,这一定是一档参赛选手们比拼记忆、判断、逻辑、思维之类智力项目的竞赛节目。我想,这个节目之所以火爆,大概反映了人们对人类自身蕴藏的智力潜能的好奇、羡慕与崇拜。
开发人的智慧潜能似乎理所当然地是一件好事,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不就是来自于人的智慧吗?然而,我认为所谓的“文明”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其主流自然或至少人们都如此希望是通向光明;可是,在所谓的“文明”中也存在着一股不那么和谐的“暗流”,这暗流非但并非通向光明,甚至可能通向黑暗,许多文明因这些“暗流”而消失也未可知。
据说鲁迅先生曾研究过中国的“肉刑”,得出结论,中国的刑罚比西方的刑罚要更加地残酷、可怕。他在杂文《病后杂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谁都知道从周到汉,有一种施于男子的‘宫刑’,……对于女性就叫‘幽闭’,向来不大有人提起那方法,……近时好像被我查出一点大概来了,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 ,真使我不得不吃惊。但妇科的医书呢?几乎都不明白女性下半身的解剖学的构造,他们只将肚子看作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莫名其妙的东西。”
可见中国人的智商相比于西方人未必就低,但是在我们的“文明”的某些方面,比如鲁迅所说到的这种情况,我们实在是把自己的“高智商”用在了不利于自身同时也不利于人类的领域了。若是如此,我们所要开发的智商还有意义吗?岂止没有意义,甚至是走向了历史前进的反面;若是如此,恐怕我们的智商越高,我们这个民族倒退得就越厉害。这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悖论。不过也可以看出: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任何地方辩证法都在起作用。
即使是当今,也的确很有些中国人把自己的智商用在了邪路上,比如说地沟油、毒奶粉、毒教材,某些“公知”丑化自己祖国的英雄、虚无自己国家的历史,一些数典忘祖的败类为西方敌对势力做“带路党”……这些坏事还真的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能做到的人的确需要一些“智商”。可是,这样的“高智商”显然已经变了味,事情走向了它的反面。举个实例,前段时间“乌有之乡”网站不少网友声讨的当代汉奸“余茂春”,祖国人民用血汗把他养大,党给了他成长的道路,可是他却背叛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甘做帝国主义的走狗。这个余茂春名牌大学毕业,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博士,这样的高学历“精英”一定是“高智商”,可是这位“精英”却用自己的“高智商”向生他养他的祖国后背捅刀,显然,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羡慕这种所谓“精英”的高智商,而只会对之嗤之以鼻。
中国自古评价人才都把“德”放在“才”的前面,因为“德”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某阵“春风”吹起来之后,重行又把“唯生产力论”吹灌到中华大地上许多人的头脑中。这种论调把所谓的“经济发展”视为图腾,一切都要为它让路。只要能发展经济,管它工人是否下岗,管它农民是否失地,管它老百姓谋生是否艰难,管它是不是“剥削”,管它姓“社”还是姓“资”,管它“红旗”还是“白旗”;虽然大概也并非虚伪地提倡一下“精神文明”,但是在那样的政策路线之下,在那样的“经济基础”之上能有什么样的“精神文明”呢?花岗岩中能长出庄稼来吗?这种“唯生产力论”不正是与盲目地崇拜“高智商”异曲而同工吗?
现实中还有许多中国人观察社会、观察世界的视野窄得可怜,他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看到某些人物表面的光鲜亮丽,却看不到其内里包藏的祸心。某作家通过诋毁革命、颠倒历史而获得西方的文学大奖,众多有爱国心的网友对其口诛笔伐本是理所当然,可是偏偏就有人认为事不关己,这也罢了,可他们还冷言冷语,某某大奖并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拿到的。言下之意:只要作家能出作品,只要能赢得西方主子的注意,获得他们的青睐,就值得羡慕、该被肯定,哪管这样的作品是不是在攻击革命、篡改历史!哪管这样的作品是不是在向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背后捅刀!
拥有“高智商”、拥有强大的大脑自然是好事;但是发挥这“高智商”,还要看其方向是否正确,是用在正途还是邪路;如果让自己的“智商”误入歧途,那就非但无益、而且有害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