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年下半年粮食收成的担忧
对今年下半年粮食收成的担忧
前几日与母亲通电话,说到今年小麦收成,母亲说,小麦坏了,天气不好。又问起家中余粮,母亲说,家里没有余粮了,粮食早就都卖了,现在都是买米和面吃,也不贵,别人家都这样。一种莫名的恐惧突然涌向心头,万一今年恶劣的天气持续下去,影响到下半年的收成,农民怎么办?农村怎么办?农村这个稳定的基础一旦失去,国家必将陷入动荡。
我家乡地处国家粮食主产区黄淮平原,一年两熟,夏初收小麦,秋初收水稻。家中一直有储存粮食的风俗,一般储存足够一年食用的粮食,其余出售。在我记忆中,除了有几年夏季暴雨引发洪水,导致水稻没有收成外,还算是风调雨顺,乡亲们靠着土地的收成和外出打工的收入,经过一年一年的积累,日子慢慢的也好起来了,虽谈不上富裕,但是衣食无忧,房子也从土坯房改建成了瓦房,近年来楼房也逐渐多了起来。
但是谷贱必定伤民,我已明显的感受到乡亲们对种田不再热心了,而年轻人甚至连田也不会种了,他们更多的倾向于外出打工挣钱。乡亲们算了一笔账,发现一年在农田里没黑没日的干,一亩地一年的收入还不及打工一个月的收入。但是老一辈们对农田的感情很深,谁家也不会撂荒,因为挨过饿的人知道那个滋味不好受。也许是多年来的风调雨顺,大家不再担心粮食会歉收,也许是党和国家充沛的粮食储备,即使粮食歉收也不必担心挨饿。或许还有一个重要而直接的原因,以往粮食收购价格都是粮食刚收获时低,然后逐渐升高,农户也愿意多储存一段时间。而现在似乎是刚收成的时候价格最高,加上面粉的价格便宜,买的面粉比储存小麦自己加工成面粉的价格还低,所以农户会选择将粮食卖光。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为了防止谷贱伤民,农作物收获时以高于所谓的市场价很多的国家价格收购,但是面粉是用市场价格的小麦加工而成的,所以面粉的价格便宜。
不得不说,国家政策的意愿是好的,想稳定三农,从而保障国家的基本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但是好的意愿未必就会有好的结果,就像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等,由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以及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往往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
国家保障粮食安全,一是要保障18亿亩基本农田这条红线,二是要保证国家储备粮的安全,三是要藏粮于农民。而能够抵御全国范围粮食歉收的根本是藏粮于农民,只有广大的农民能够自给自足,三农才能稳定,国家的储备粮才能救济的了城市。而现在实行的农业补贴政策,恰恰导致了农民不存粮了,收获时粮食全部出售,平时购买加工好的面粉、大米供日常食用,完全的市场化了,在丰年时会把危机掩盖掉,而一旦今年糟糕的天气持续下去,尤其是小麦歉收后,水稻再歉收,粮食一短缺,价格马上就会大涨,到那时面粉销售价会远高于小麦,农村就会出现缺粮,万一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后果将无法想象,而天真到以为市场经济能发挥作用,能制造出粮食的话,广大农民估计只有用手中的镰刀来回击了。
想至此,只有祈愿上苍能怜悯中华苍生。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