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论我国社会主义的演变(上)
四,简论我国社会主义的演变(上)
             ——中国历史周期律与共产主义原理(续)
       从南昌起义到如今,中国历史又经过了一个轮回,正与黄炎培所说的中国历史周期律相吻合。本来,这段历史时期也很可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时期”,即:真正成为人们学习并且越来越熟练的认识、掌握和运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时期。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先辈们错过了那个大好时机,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仍然只能在人们的认识之外自发地起作用,这个时期也就只能与过去所有的历史一样是一个自然发展演变的过程。有什么根据呢?整个演变过程有一轨迹,那就是分配制度的演变。最早是供给制到工资制(或工分制)的演变,其萌芽早在解放区就存在了,但在解放初明朗化,供给制逐步让位给工资制(55年),但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完成,在公社化过程中,供给制重新兴起,后来随着大食堂的解散基本结束。第二个演变是工资改革,这个过程自然也有反复,但大趋势仍然是级别越来越细,总级差也越来越大。第四是精神鼓励到物质刺激的演变,或者是评先进到发奖金演变。最后就是所有制的大溃退了。
  
   对于供给制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
  “红军士兵大部分是由雇佣军队来的,但一到红军即变了性质。首先是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不拿军饷,也就是不再享受工资制了,作者注),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柴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
  ...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
  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
    ...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更重要的,他们都是苦出身,作者注)。”
    众所周知,南泥湾,及整个延安的大生产也是供给制,三大战役中,那些千千万推着小车去支前的民工,打仗需要担架,他们下自家的门板,打仗需要木料,他们拆自家的房子,他们甚至自带干粮,跟战士一样冒着枪林弹雨...所以毛泽东说,三大战役的胜利也是千千万万支前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显然也不是靠金钱刺激结果。
     然而,供给制在人民公社的条件下却没有了生命力,变成了出懒汉的原因。其实,一开始供给制还是有活力的,比如从陈永贵的老少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直到人民公社初期自发的季节性食堂,都有不同程度的“供给制”或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是在后来,中央把大锅饭样板化制度化推广以后,其性质才起了变化。罗平汉的《公共食堂始末》一书给我们祥尽的讲述这一过程,它也让我们看到毛、刘、邓、周等老一辈领袖人物作为普通人的非天才的一面,也犯错误,但是他们当年全心全意为民众的本质同样也生动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尽管当年为了坚持供给制,及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饿死了上千万人),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并没有根本改变。
      
    《始末》一书完全否定了供给制,但它也回避了“大锅饭”以前,比如井冈山及延安的供给制,也不能回答为什么井冈山的供给制就可以不出懒汉?两者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
         “大锅饭”的失败同时也是对人们的共产主义信仰的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概念开始模糊,而且,越往后去,人们对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信心也越少。
        废除了供给制,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是不是就能够一直的保持下去呢?显然并不能,改革前,不是还有民谚云: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吗?那时不就早没有供给制了吗?据说,因为还有“大锅饭”,说是只要搞承包就没有问题了。在国企也是先否定精神鼓励,搞奖金制度,结果越发越多,工资从八级长到十几级,也不解决问题,只好变鼓励为惩罚,又主张“砸三铁”了......阶级分化越来越快,政府与民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为什么会这样呢?它的必然又究竟在哪里呢?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解放初期的从供给制到工资制的改变。
           
         杨奎松先生在大作《 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 》一书的开头这样写道:   
       “改变严重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创造一个人人均等的平等社会,是共产党人发动革命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更是其所遵循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所规定和要求的。因此,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中共长期注意坚持在内部实行尽可能平等的分配体制。战争期间带有军事共产主义性质的供给制的形成,固与当时的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在起作用。
  但是,当革命取得胜利、中共成为执政党以后,共产党人并未能把这种相对而言可以体现其平等理念的分配制度坚持下去,而逐渐转向了以森严的等级制为标志的职务等级工资分配制度。”
       (除了工资外还各种待遇,比如:什么级别坐什么样的专车,什么级别住多大房子,什么级别可以配专职的保姆、厨师及医生等等。)
  “对于这种情况,毛泽东曾经有过一种解释。他说,这是因为,进城以后,‘原来在解放区实行供给制的人员占少数,工厂职工是工资制,机关、企业新增加的人很多,他们受资产阶级影响很深,要把他们原来实行的工资改为供给,也不那么容易。’因此只好迁就现实,做出让步。”
      杨先生认为:
  “这种说法并不足以解释这一重大政策性转变的内在原因,也无法使人真正了解这种直接涉及中共分配制度的变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中共自身为何也要迁就这种‘资产阶级影响’。”
     有人说:当时是受了苏联的影响,是把苏联的那一套照搬了过来。但是,当时也没有任何一个苏联人强迫我们去照搬呀。
      其实,因为新中国刚成立,旧的国家机器被打碎了,新的国家机器还刚刚组建,正急需要大批的政府干部,也正因为他们是一时不可或缺人才,具有相对特殊的能力和地位,也具有相对特殊的权力,因此也就会要求一个与之相应的分配比例。
       这里有个规律:分配总是要求与人们各自在生产(或工作)中地位相适应,不能与之长期的相违背。
       也就是说,如果在生产活动中,还明显的区分占支配地位的人与被支配的劳动者,那么,他们之间的平均分配就是不合时宜的。再换句话说,那些被当做工具来使用的人,归根结蒂要被作工具来养活。
        其实,一种分配形式也和所有的物质产品一样,也是现实的生产活动的产物,我们需要的一种分配形式,是不能离开生产活动去执行的,而只能在生产活动中把它们“生产出来”!
       (待续)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