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道无德之人才总想编法的笼子
无道无德之人才总想编法的笼子
早前我就说过“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思想是既不知有道,也不知有德。因为在人的生活中法律明令禁止的仅是给人的行为准则画的不可逾越的红线。是人行为规范的最低标准。是他律而非人的自律——自我约束。一个人的行为,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不是依靠多如牛毛的法律的他律来实现。因为在严密的法律也是大框架而不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下之乱皆因私争而起。只要是争私.私争必然造成天下动荡。所以中国的圣贤政治思想不是用细的不能再细,多如牛毛的法律去规制人的行为。而是通过率先垂范的教育感化使人的行为达到自律。达到天下和睦的方法叫“一人兴仁,天下归仁”。
他们培养人的品格——“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并选拔任用这样的人。这就是被后人形容为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的方法。现在一些人口口声声的简政放权是古人形容的垂衣裳而治天下吗?不是。因为这些人缺少道之思想,德之思想。所以防止公权力滥用的方法不是简单靠什么法律而是用道.德之思想把人的行为引向正道。天下之乱皆因私争而起。一些人鼓吹红利,他不知道争私利是霍乱天下之源。
生活中大多人不犯法并非惧怕法律的制裁,他们不是惧怕这种惩罚性的他律,而是在自律。什么是人的自律呢?就是人的道与德的思想坚守。现在我们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今天甲骨文许多人都不认识了。不能理解它们的意思,只能看出是一篇篇划着道道的龟甲。所以按我的臆测文化的文的由来就是龟甲之上有纹,何来的化呢?就是人画的道道多了起来。以这些道的形变组合形成表达思想的概念。可见到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所以说不会说道的人没文化。
少了公天下,哪有真仁义。但是传承中华文化不能因为假仁义就不要仁义思想。儒家的立家之本是仁义思想。但旧仁义思想是当人类失道失德之后产生的。所以说能够纠正旧儒家思想的错误还需要有道有德之人。西方人权思想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要着权要那权也即争取自己利益。所以有些主张人权思想的人动不动就说要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以中华文化来思考这种说法不公道,也很缺德。因为人面对各种利益由不得的精神才是德。所以说人权思想是种无道的思想。无德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主张人类无德。因为马克思说无产阶级以其自身的解放从而解放了全人类。这就是德之精神。相反如果没有德之精神,就不是无产阶级以其自身的解放从而解放了全人类,而是如同过去的社会奴隶造奴隶主的反而成为新的奴隶主。臣民造帝王的反,打倒了旧皇帝又出了新皇帝。被剥削阶级造剥削阶级的反,自己又成了新的剥削阶级。
法的思想产生就更是在人类思想失道失德,不仁不义之后才出现的。法的思想总想以一种外在的,人为的强制束缚去规制人的行为。以道御人,人皆有道。以德御人,人皆有德。依法御人,人皆知法而未必守法。此时人皆无道又无德。为了满足私利变着法的钻法律的空子,法还管什么用?所以说无道无德之人也编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法律之网——他们追求的法的笼子。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