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戏说长治公招丑闻中的“角色”排名

火烧 2011-11-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40
长治公招丑闻引发广泛关注,赵波等官员被指为丑闻主谋,宋江明公考状元遭淘汰,事件涉及官员腐败与权力滥用,引发社会热议。

长治是一个北方小城,放在全国鲜闻人知。近日,寒门学子宋江明公考笔试、面试、总成绩三项第一,却被一群官员采用卑鄙伎俩,被“白血病”从而淘汰。此事于11月9日被《中国青年报》率先披露后,全国各地媒体纷纷关注长治,进一步探寻事件真相,长治的曝光度可谓空前隆重,迅速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并引起海外媒体的关注。十年前吕日周主政长治引起媒体的聚焦,应该没有达到今天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长治公招丑闻已有一千七百多家媒体报道或转载,长治的知名度急速蹿升,颇具人气。试想长治市政府从财政拿出一个亿,在央视投放广告,也未必能获得如此奇效。

在广大网民的穷追猛打,市委领导英明决策之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一群披着“公仆”外衣的小丑,拿着人民赋予的“神器”向全国人民导演了一出声明远播的丑闻。那么在公招丑闻中,谁是帮凶、打手、狗腿、鼓吹手呢?依据媒体披露的细节,试着进行对号入座,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赵波:集帮凶、打手、狗腿于一身

 赵波是长治市人社局的副局长,此人在淘汰宋江明的事件中扮演了多项角色。8月16日,宋江明应邀前往其办公室,赵局座说:“体检查出你的身体有点问题。”这是不是在提醒宋江明给他送礼呢?是不是当初宋江明如果送礼了,就没有后来的顶替者?还是试探一下宋有没有背景,作为火力侦察?

复查后,结果还没出来,赵波在电话里对宋讲,“你的身体不适合做公务员了,但是你可以从事其他的工作。如果你还在长治,有什么事情还可以找我。不要告诉父母,你要勇于承担。”听听,满嘴仁义道德,尽管复检结果没有出来,赵先生已经是成竹在胸。从容、淡定,也不失悲悯情怀。言外之意,公务员是不行了,别的工作我还可以帮忙。我替公考状元宋江明,谢谢赵先生的慷慨。

复查当天的下午,赵波还在电话里跟宋江明解释:你这个身体确实有问题,我不能再给你检查了,不然我会受处分的。赵先生的态度够诚恳吧,如果宋江明复查,谁要处分赵局座?请大家和我一起猜吧。此话还有两层意思,一是已经复查,不能再复查,赵先生很讲原则;二是赵先生也许是按“主子”的意思办事,“主子”是谁呢?据说顶替者的父亲仅是一个村支书,村支书指挥副局长不符合逻辑,幕后“主子”能浮出水面吗?

综上所述赵先生只是丑闻事件中扮演着突击队长的角色,因为顶替者并不是赵先生的儿子,为什么如此卖命,充当狗腿?赵先生的作案动机又是什么?为此,赵先生在排位上稳坐头把交椅。

评语:提前预祝赵先生坐牢愉快!

 正局长是不是应该辞职?

 一个副局长就能一手遮天,不相信。公考是一项公共行为,这项行为理应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切实对公信力和权威性负责。如今在受处理的六人名单中,却没有长治市人社局正局长,稍有遗憾。

尽管媒体未公开报道长治市人社局长是谁,但笔者几经努力,还是查到了长治人社局长叫陈皎,此人2001年就任长治市劳动局局长,后机构改革顺位人社局长。副局长被免职了,正局长安然无恙,难道局座与此事毫无关系?

副局长捅了这么大的漏子,一点关系也没有,牵强附会。我与网民交流中,大家很不满意,至少作为“一把手”缺失对部属的监督和提醒。据媒体报道,宋江明在没找到赵波,转而找到局长,局长的答复是:“我正忙呢,你要再这样纠缠,即使体检过了,我也要让你政审不过。”随后,他被工作人员拉出了局长办公室。好大的口气,衙内高手。

以上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正局长对这件事并不是不知情,“即使体检过了,政审让你不过”,他精通公招的每个环节,难道公考是儿戏,任由领导说政审不过就不过?有必要如此敏感?“即使体检过了”这句话内容十分丰富,不得不问,过去在历次公招中有多少优秀的寒门学子,在政审环节被局长淘汰了?局座的话不得不让人引发联想。副局座出了问题,正局座安然无恙,这是不是不导演了一出“丢车保帅”?

山西省的前两任省长,于幼军、孟学农面对矿难事故全辞职了,难道矿难与他们有直接关系吗?再说作为省长,山西省的工作千头万绪,与正局长比起来要算日理万机吧,省长都能辞职,一个处级局长面对公招丑闻,主动辞职不应该吗?副局长在丑闻中扮演了主力军,正局长却两袖清风,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是否正常?是否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否对部属有过提醒。公权力如此严重失控绝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此人不在六人名单,我固执排在第二位。

评语:陈皎局长,请你百忙之中辞职吧,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心声,你信吗?

陈广斌你就偷着乐吧

 陈广斌是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副院长,在公招丑闻中受处理级别最高的干部。一个达到运动员标准的体检者,两次被“白血病”,业务副院长背了个行政记过处分,我觉得略显美中不足。从陈广斌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态度也算诚恳。只因你的运气不好,你看人家陈皎局长,副局长免职了人家安然无恙。以后还是管好部属吧,如果你缺少管理能力,辞职做个医生不好吗,只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什么岗位都能发光。你认为呢?

不过我在网上百度你的个人简历时,无意看到贵院的百度贴吧里,反映你缺少医德,生活作风很乱,你自己也可以上网看看,有则改则无则加勉。这算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吧。

贵院先后两次将体检者被白血病,你觉得正常吗,对亲人及本人精神和心理的摧残,你作为博士应该能精确计算出来的,可你在接受电视采访的托辞:数据计算逻辑错了,哄鬼去吧。仅仅背个行政记过处分,我反而觉得你有点幸运,如果你不健忘,应该记得公元2003年4月,非典疫情发生,当年的卫生部长张文康先生是被中央免职的。由于此是六人名单中级别高、学历也高,排在第三位。

评语:背个行政记过处分,和张文康部长比,你就偷着乐吧。

 付龙:丑闻事件的鼓吹手

 付龙是人民网的记者在公招丑闻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鼓吹手。登陆记者网查询,未能查到此人的记者证。大家不必在意,也许人家用了笔名。从百度搜索,此人曾是人民网的编辑。可以肯定此人不是人民日报记者,因为我翻阅读今年人民日报的合订本,没找到记者付龙一篇报道,人民网上倒是有几篇。但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同样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细心的人可能也发现了,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王鑫昕11月9日发表了《宋江明求职验血记》,11月1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长治市纪委调查宋江明情况》,也就在当天人民网记者付龙发表了《关于考生宋江明体检不合格情况的说明》,声称是电话采访。很显然这份《说明》是经过精心泡制,有预谋而为之。作为党的喉舌记者,这一篇报道也能算作新闻稿件吗,我认为这篇报道的新闻价值并不高,倒像是一份经不起推敲的“辩护状”。

既然是电话采访记者的名义发表,可不可以理解为,记者付龙认同了长治市人社局公招中不存在造假说法呢?更可笑的是,《说明》中的第四条:《 中国青年报 》记者王鑫昕发表题为《宋江明求职验血记》的报道之前。没有和我市招录部门有过任何接触。言外之意,记者王鑫昕听了一面之词,报道有失实之疑问。可是付龙记者在发表《说明》,你联系过公考状元宋江明吗?你联系过《中国青年报》记者吗?你电话采访的报道客观吗?

中央号召记者“走基层,改文风、转作风”后,多少记者迈开双脚奔赴基层,为什么还要电话采访,何况你的新闻报道就是一份官家声明而已,从文字层面看不见一个记者的新闻素养。实话说,仅加了一个前缀而已,全文一字未改原文照登。有一个细节,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落款处特意括号注明为“借章”,可谓煞费苦心。设若你逆向思维,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记者付龙发表的这篇“辩护状”,促使公招丑闻的真相得以在短时间内浮出面。我想到一个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一份《说明》究竟是长治人社局采取舆论危机公关的结果,还是付龙主动电话采访,我想不得而知。因为付龙并不是人民日报山西分社的记者,长治市人社局在公招事件曝光后,为什么舍近求远,不找山西分社的记者,而要找远在北京的记者付龙发布这则《说明》。尽管是推测,我觉得符合逻辑。长治有这么多人受到了处分,而刻意为官家说话的记者付龙,是不是也应该算虚假新闻或有偿新闻呢?难道这篇精心泡制的《说明》及时发表在党的喉舌上,真的没有玄机?

留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在公招丑闻的集中报道中,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要求深挖事件真相,记者付龙这篇《说明》尽管是个孤例,却与众不同:这次公考对宋江明体检是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而且还对宋江明在体检中给予善意的安排。之前还很官腔的口吻说,不存在暗箱操作,完全是按照国家政策办事,那么如今又承认是“暗箱操作”,作为一个政府机关,怎么能像一个女人的裤腰带一样忽紧忽松呢?

对于这样的机关还有公信力吗?在没有调查之前是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不公平,那么现在已经六人处理怎么解释,这是一个政府机关所体现的?在广大网民质疑声中,为什么只有这个叫付龙的记者为“公仆”辩护呢?如今事件真相已经浮出水面,很遗憾,却没有记者付龙的声音。在揭露公招丑闻中,记者王鑫昕、杨文彦、冀业、赵阳、张文杰、时评作者们多么富有正义。综上所述,暂排第四位。

评语:吃饭吃出了一只苍蝇,尽管仅仅只有一只,也让人恶心。

吉新瑞:充其量就是一个打手

吉新瑞是人社局公务员科科长,有机关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这件丑闻中,此人应该是具体操办此事中,发挥过别人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现在不是科长了,工资也许会少些,但公务员的编制还在。作为一个正科级的干部,这个级别在全国多如牛毛,如此牛毛在全国媒体有如此曝光率,也算没有枉做科长,中央级媒体在同一天高密度出现你的大名,难道不是奇迹。此人并没有开除出公务员队伍,过几年也可能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人在做天在看,不要跟着赵先生做伤天害理的事了。尽管你创造了奇迹,委屈你排在第五位。

评语:你觉得冤枉吗,赵波比你还残。

韩玉梅、祁露霞、李文芳:有点无耻

韩玉梅是和平医院体检科主任撤职了,看到她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不认识宋江明,没必要整他。自己做过护士长,有血液科的经验。言外之意,是不是韩玉梅如果认识,想搞掉他,凭她的丰富经验,别人根本发现不了破绽?人只要无耻,什么话也敢讲。

主检医师祁露霞看来是个有编制的医生,只是停职。这个主检医生在丑闻事件中扮演了打手角色,停职的处分有点轻了,应该开除出医院,掉销其行医资格,这种人是社会的人渣,医生队伍中的败类。两次都被你白血病了,难道真是巧合?

李文芳是医院的检验技师,被医院解除了劳动合同。看来这是个临时工,一个没有职业操守的坏人,如果也是科班出身应该知道《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勇于担当,做了伤天害理的事,不把你赶出医院显然很说不过去。六人名单中就数你的处理结果让人满意。如果在接下来的查处中,证明你没有收好处,多少会同情你。劣迹加之失业,你的就业前景很不妙,别的医院敢用吗?要去兽医院问问要人不,送你两字:活该!

有道是医者仁心,慈悲为怀,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然而,这三名医生的名字时常出现在我脑海,正是这三人直接制造了丑闻。如硬在喉,不吐不快。咎由自取,自食其果。排在第六位大家觉得合适吗?

评语:我会替你们的孩子,为拥有你们这样的母亲蒙羞一生。

宋江明、贾美玉二人都是悲剧

宋江明完全有理由愤怒。事后的多次体检已经证明,让自己止步公考“最后一公里”的那项指标原本是达标的,而招考部门连一个复检的机会都不给他;另一方面,递补录用的第二名考生贾美玉,既然能考第二名,看来也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二者在悲喜剧的角色转换中,冰火两重天,你们就把这次当成感冒的感觉,更不要互相怨恨,留给大家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

两个孩子都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请大家不要为难其中的任何一个,二人作为丑闻事件的主角,放在最后压阵,应该不难理解。宋江明即使被录用,在众多的同事眼中,会不会是个另类,大家喝酒会不会叫他,下去检查工作“土特产”有没有他的份,诸多问号。

在美国的法律界有一句名言:迟到的正义就是非正义,但有时,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尽管正义姗姗来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胜利,还是舆论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前段风靡一时的北大博士冯军旗的论文《中县干部》,很多有识之士称之为:足以让全国人民心死的文章。宋江明事件又一次给公务员招考公开公正公平贴上了伪命题的标签?

宋江明的幸运在于,他可以向正义的媒体求助,他有舆论的声援,最终也有纪检部门的公正调查,对于太多的农家子弟来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宋江明这么幸运。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在现在的情形下,大概压根儿算不得是个什么“事”。搞砸了,被我们知道了的,那只能说他是个倒霉蛋。公招沦为暗箱操作是公权力失控的结果。

看到广大网友呼吁彻查公招丑闻真相,打通贫家子弟上升的通道,约束和惩戒不安分的权力等等。真相何其难产,冷静些吧,从理论上,无论西式民主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无不是对公权力的再生产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政治人物由民选产生和更替,政府公务员则由官僚考核系统选拔和擢升。在文明社会里,公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是民意。公权力不得私有,此乃常识。(文|江胡平)

(作者声明:此文是由本人扮演的本人观点与作者本人无关,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