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alinfo.habago.org/archiv ... 42/index.php?page=1
原标题<越来越令人讨厌的以色列人>
作者: 卢俊义(台北东门基督长老教会牧师)
本文转载于台北东门教会周报2010/06/06
五月31日凌晨,在距离迦萨一百三十海里外的国际公海上,有六艘由四十多个国家资助,要去援助迦萨走廊上巴勒斯坦人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之船只,这支船队船上共计有约700名人员,载运大约有一万公吨的救援物资,这次的救援行动也是从2007年巴勒斯坦人迦萨区域被封锁以来最大的一次。但却在凌晨遭到以色列海军突击队攻击其中一艘土耳其船只,目前已知道的是至少有9人丧生,接近40人受伤。根据报导指出,该船队上的成员包括有197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北爱尔兰麦立德女士(梅雷亚德科里根),以及数位欧洲国会议员等人。他们是为了要突破自2007年就遭到以色列全面封锁的加萨走廊,要运送约包括医疗用品,建筑材料,帐篷,食品等救援物资,去帮助那些生存已陷入困境的巴勒斯坦居民。以色列海军突击队是从直升机上直接降落在该船只上,突击队员用极其粗暴的手段攻击该船上的人员,难怪连与以色列政府合作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斯巴,也用强烈语气谴责以色列政府这种行动,跟“屠杀”行为无异。
以色列海军在公海上突击事件消息传出后,六月1日全世界各国就纷纷发出严厉谴责,联合国也紧急召开安理会,公开谴责以色列这次的攻击行动,并且表示要对此事件进行“公正与透明的调查“。
目前这六艘船只被以色列海军扣押在杜德港,被押的700名人员中,有50名被遣返回国,另有约630名拒绝被遣返的人员尚且被囚禁着。由于这次死亡的名人员当中,至少有4名是土耳其人,因此,土耳其政府就宣称以色列政府必须为这场“屠杀”受到严厉的惩处。而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乃是当今全世界跟以色列维持最良好外交关系的穆斯林国家。而原本和以色列联手封锁迦萨出入通口的埃及,也因为此事件,在六月1日宣布开放在“拉法”的边界,允许巴勒斯坦人自由进出,让救助巴勒斯坦人的医药,食物,衣服等人道物资可以随时借此通口运送进去。
这次的冲突背景是跟巴勒斯坦的“哈玛斯”组织有关。这个组织是巴勒斯坦人中,属于激进者,强烈要求以色列必须遵照联合国1991年通过的决议案,让巴勒斯坦组成独立的国家。这组织的人对于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宁愿在以色列政府强大压力之下成为“自治区”大表不满。因此,任何以色列政府与西岸巴勒斯坦执政当局所做的决议,迦萨区的哈玛斯组织一概不予承认,他们也不理会美国多次希望“以巴”双方回到会议桌的建议。任何建议之前,他们都强调必须是先让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作前提才愿意。但以色列一直要控制着巴勒斯坦西岸自治区政府,同时也想尽办法要消灭迦萨地区的哈玛斯组织。为此,以色列政府是一再违背联合国的决议案,并且总是找出许多莫须有的理由,时而突击巴勒斯坦迦萨区的哈玛斯组织。
为要消灭盘踞在迦萨的巴勒斯坦哈玛斯组织,以色列政府不顾世界各国的呼吁,竟然在2007年派出大军进入加萨走廊进行大屠杀,并且建造比柏林围墙还要高的围墙,全面封锁迦萨地区的巴勒斯坦人之进出,而使居住当地的巴勒斯坦人每天过着类似“集中营”的日子,不但食物严重不足,连医药,日常用品都极度匮乏,悲惨状况非常类似二次大战期间犹太人集中营。当时以色列政府这项举动曾遭到世界各国强烈的谴责,但它根本就不予理会,从这里可见今天以色列这国家,是越来越讨人厌,且也因为它这么傲慢的态度,使世界各地厌恶以色列这国家,犹太人的情绪日趋高涨。
为此,从2007年开始,就有一群国际社会人士在同年年底成立了“自由迦萨”的组织,为救助因食物匮乏而陷于饥饿,与流行病威胁的迦萨一百五十万巴勒斯坦人免于死亡威胁,他们募集了约有十万公吨的救助物资,这次六艘船只载运一万公吨物资前往,就是此项救助行动的第一次,载运的物品包括有医药器材,建筑材料,帐篷,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而背后支持甚力的,就是与以色列外交关系甚是紧密的土耳其人民。
不论这次以色列政府说什么理由,都无法合理解释它在公海强行登上它人船只进行搜索,开枪打死,伤人的行径,因为如果这项恶劣作为可以被接受,那将使恶名昭彰的索马利亚海盗公然在国际海域上抢夺商船之行为,找到振振有词的合理借口。
每次谈到以色列,或是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家都会很自然地想到犹太人被德国纳粹迫害的情景。因此,在第二次大战后的1947年联合国大会,随即通过在巴勒斯坦地区画出一块区域,让以色列人建立独立国家,好让其四散全世界的人民能够有个安居之处。但却疏忽了原本就居住在当地的巴勒斯坦人民之需要,让他们也可以同时建国,因而引发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建国,巴勒斯坦人强力抵抗的“独立战争”,由于有欧美各大国挟着大战后的高昂气势,和优越的军备全力支持以色列,该战结果导致巴勒斯坦人溃败,避难到约旦的难民就高达七十万多人。加上后来陆续发生的几次“以阿”战争,巴勒斯坦难民人数已经超过百万多多。
1967年6月6日至10日再次发生“以巴”冲突,以色列在欧美列强全力支持下,打赢了举世惊叹的“六日战争”。从此之后,以色列人民那种傲慢无羁的凌人气势,迄今是越来越嚣张,狂傲,甚至是把当年纳粹对待他们的手段,转换用来对待今天的巴勒斯坦人。出生在巴勒斯坦而行事相当温和,但在国际社会赫赫有名的学者萨依德(赛义德),都不得不撰文控诉以色列这种无法无天的恶行。
这使我想起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日本文学家村上春树先生,他在2009年2月初获得以色列政府给予的“耶路撒冷文学奖”,该奖是在表彰对人类自由,社会公平,政治民主具有贡献者,得过该奖的有出名的西蒙波娃(法国,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罗素(英国,伯特兰罗素阿瑟威廉,19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米兰昆德拉(捷克,米兰昆德拉,1929 - )等人。说来也真够讽刺,以色列政府设立此奖,而自己却是最不公平,也不给巴勒斯坦人有行动和言论自由的国家,是正在残害巴勒斯坦人性命的政府。因此,当以色列政府公布村上春树获得奖时,日本人可受不了。日本民众透过媒体公开呼吁,要他拒绝去领受该奖,甚至放话威胁说,若是他真的去领奖,将要让他的作品从日本书局的书架上下来。
村上春树受到这样大的压力之下,几经考虑过后,决定还是要去领奖。2009年2月15日颁奖那天,他用调侃的语句说,文学家通常都是在“撒谎”,但这一天他要决定不“撒谎”,而要说真话。他当着以色列总统裴瑞斯和政府高官显要面前,当场就毫不客气地对以色列政府采取军事行动,杀害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民众作出严厉的批评。他说:当他到达以色列之后,听到从围墙内面传出来许多巴勒斯坦年老妇女在哭泣,因为她们的孩子无缘无故地被以色列军队杀死,也听到许多年轻妇女在哀哭,因为她们的丈夫被以色列军队无情地杀害;听到许许多多年幼,甚至是稚龄的小孩在嚎啕大哭,因为他们的父亲被以色列军队从家里拖出门外枪杀,连母亲也不能幸免于难。他说:无论那高墙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地脆弱,他要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明明知道以卵击石是没有用的,他强调说:鸡蛋破了,蛋汁会泼渍在石头上,太阳一晒,久了就会发臭。他说他要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
他是当着要颁奖给他的以色列总统裴瑞斯,和那些强悍的鹰派内阁官员面前,不卑不吭地说出上述这样的话。
我是这样子想: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去抗议以色列,但我们可以学习像村上春树这样,选择站在巴勒斯坦人这一边。我们应该全力谴责以色列人这种恶劣行径,更要在祈祷中要纪念巴勒斯坦人的苦难,特别是在迦萨地区的一百五十万巴勒斯坦人,从2007年以来就被用高墙阻挡下来(我曾在查经班放映过“柠檬树”这片子,就有这样的背景),他们活得像当年犹太人活在纳粹集中营一样地艰苦。我们也要想办法把今天以色列人恶形恶状之动作,让更多人知道。当有人还在称赞犹太人是上帝特别赐福的子民而替他们辩护时,我们就不要保持缄默,反而是要大声喊出:“我们很讨厌今天的以色列人这样子欺负巴勒斯坦人!”千万不要沉默不语,因为对这种事沉默,等于在表示我们也默许这种残害他人生命的事继续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