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中国人民的敌人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中国人民的敌人
看了雨夹雪写的《谁是中国最大的敌人?》的帖子,也看了不同的评论。为什么众说纷纭呢?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帖子模糊了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区别,也就是模糊了国家与人民的区别,这样很多问题便谈不清楚。谈论历史,依然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阶级分析,倘若抛开阶级分析的方法,便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
《谁是中国最大的敌人?》其实无非是告诉人们:自近代以来美国一直是中国的敌人,而且是“最大的敌人”。也可以说,帖子是在讨论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原始氏族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也就没有国家。当社会分裂为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出现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时候,剥削阶级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来缓和冲突,统治被剥削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也明确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也就是说所谓“国家”,属于历史的范畴,属于阶级的范畴。反过来说,离开历史的范畴和阶级的范畴,这样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阶级属性。在奴隶社会,有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国家。在封建社会,有地主阶级统治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有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有无产阶级统治的国家。
抽掉了国家的阶级属性,笼统地谈什么“国家的最大的敌人”,其后果只能是模糊并转移人们的视线,用所谓“国家”与“国家”(例如资本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用所谓“民族”与“民族”的斗争,取代事实上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斗争是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有时资产阶级也能把无产阶级吸引到民族运动中去,那时民族斗争表面上就会带着“全民的”性质,然而这只是表面上如此。实质上这个斗争始终是资产阶级的,主要是有利于和适合于资产阶级的。(斯大林:《民族运动》)
如果要确定中国人民的敌人,只能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中国人民的敌人。
至于确定谁是主要敌人,革命党则应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正确的战策与策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我们党便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中国革命情况的战略策略。党和毛主席根据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况和阶级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总路线。在抗日战争中,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中,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国民党反动派。例如: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在国内,将资产阶级尤其是党内的资产阶级确定为主要的敌人;在国际,将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确定为主要敌人,七十年代则将社会帝国主义确定为最凶恶的敌人。所有这些,都是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正确的战策与策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当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为什么没有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而去连蒋抗美呢?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说:“从整个形势看,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蒋介石说要‘建国’,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
历史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重温毛主席的教导,可以使我们透过社会现象看清社会本质,变得更加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