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为什么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乐此不疲?

火烧 2011-05-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地方政府持续依赖土地财政的原因,指出土地和矿山等资源未纳入货币体系,成为隐形财富来源。通过出售这些资源获取资金,支撑经济发展,同时解释为何人民币流通量与经济增长不匹配。

为什么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乐此不疲?


前三十年公有制,计划经济时期的土地、矿产和国有资产都不在流通体系当中流通,是不能买卖的.没有买卖就没有货币价值.也就是说中国大陆在建政初期,他总共发行有8万亿人民币,但是实际上他现在经过了那么多年,将近50年、60年的发展,他现在只有货币流通21万亿,难道中国经济建设发展了几十年,财富才增加到了20万亿,按照中国官方公布的资料,在这几十年里,中国平均经济增长率是7.8%,按照这个资料,目前中国的流通货币应该是150万亿.可是,目前人民币流通量确实只有21万亿,这个资料还是去年中国搞隐形通货膨胀,增发货币百分之二十造成的,否则只有十八万亿.奇怪吗?原因在哪里?

 

原来实行的实物交换经济和公有制一下就转换到了西方货币制度时,市场经济,大量的有价物质仍然因为制度和理论上的原因被忽视,中国的土地和矿山资源及国有企业的价值被忽视了。成为一个游离在中国货币体系之外的“无价物质”,尽管目前在出卖土地和矿山,但更多的土地和矿山仍是没有“价值的黄金”。现在至少可以转换成100万亿的财富。

 

出卖土地和矿山等原本不在人民币流通体系中表现的隐形资产才是中国发展真正的资金来源.就是将这些本属于全国百姓的资产悄悄地卖到了国际社会,通过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等手段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否则你根本就解释不通。

  

因为,在出售的前三十年留下土地和矿山在并不在货币流通体系之中,只是让他在海外的美元货币流通体系中让这些“黄金”体现了价值。而中国货币流通体系上的巨大差异,又使得贪官们每年流失的500亿美元在总体上并不能从整体上影响中国的经济。而经济没垮台的原因就是中国实际上有100万亿的隐形财富,每年损失5万亿人民币也不过是一小部分的损失,并不能冲击另外的100万亿隐形财富。但这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公共财富并不是政府拥有的,至少在名义上是属于全体中国百姓的。

 

这才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501e0101017tf3.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