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所谓的“地狱犬”,到底是什么鬼?

火烧 2022-12-1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秘BQ.1.1变异株真实情况,分析其致病性与BA.5相当,传播起源及日本疫情数据变化,提供科学视角解读网络谣言。

  各位晚上好。

  话说,今天不知怎么回事儿,

  各路媒体纷纷拿一个跟国内关系不太大的变异株来炒冷饭~

  以至于还冲上来微博热搜:

  那么下面就简单八卦一下吧。

  首先,照惯例豁个胖。

  这个所谓的“地狱犬”,也就是BQ.1.1,

  又双叒叕是咱们这边儿某位朋友最先发现并提交命名申请的~

  所以咯,毫无悬念,

  全简中互联网最早的信源,来自于咱的公众号:

  (点击上图跳转原文)

  也就抢跑了一票主媒3个月而已,惭愧惭愧。

  下面针对部分傻缺媒体的瞎JB报道,做一点微小的短文改错吧。

  ——比如这样的:

  首先,东大那位教授叫“佐藤佳”,而不叫“佐藤圭”……

  ——请品鉴:

  然后呢,佐藤老师的研究结论,是“BQ.1.1的致病性与BA.5相当或更低”,

  而不是“与早期变体相当或更低”~

  之前佐藤组已经发了5篇关于Omicron动物模型致病性的研究,

  这几篇的结论串起来就是:

  BA.2.75≈BA.5>BA.2>BA.1。

  所以所谓的“BQ.1.1致病性跟BA.5相当或更低”,

  其实并不能算什么定心丸~

  延伸阅读:

  《盖棺定论BA.2》;

  《BA.5,初揭秘》

  以及《BA.2.75,初揭秘》

  再然后,BQ.1.1的出现时间,如果按采样时间计,最早于6月21日出现;

  如果按上传时间计,则最早于8月29日出现,反正不是7月出现。

  ——请再品鉴:

  再再然后,BQ.1.1最早也不是发现于尼日利亚,而是发现于美国(如上图),只是后来根据演化树推论起源地有可能是尼日利亚……

  ——最后,BQ.1.1引起全球科学界和媒体广泛关注是在9月,而不是10月:

  ——再比如这样的傻缺媒体:

  首先,关于日本第八波“杀疯了”的情况,微博老铁@林优里老师已经总结得不错了,这里咱偷个懒,直接搬运林老师的原话吧。

  ——请品鉴:

  顺便帮林老师补两张图~

  ——请继续品鉴:

  ↑ 严格来说,日本第七波和第八波前半场的主流毒株,

  都是BA.5.2+BA.5.2.1+BF.5的组合,

  不过这三个统称为“BA.5”也没啥毛病~

  ——请再品鉴:

  ↑ 日本2022年以来的死亡人数和病死率~

  其中,第七波时除了波峰之外病死率都是0.11%左右,

  现在则已经超过了0.18%~

  前后相差快一倍了都……

  所以部分网友略微夸张地称之为“杀疯了”,也不算特别过分吧?

  接下来,目前在全球流行的Omicron家族成员也不是300多个,而是603个;

  其中BA.5的“直系后代”有299个,

  所以占比不是95%,而是差点50%~

  ——请仔细品鉴:

  最后,“地狱犬”这个名字,虽然最早出现在社交平台上,

  但把它的作者描述为“网友”?

  某些媒体可能有点太瞧不起人……

  “地狱犬”这个名字,以及其他类似的一系列外号,

  是由一个专门的命名团伙磋商讨论然后发布的。

  搞这套外号的目的,则是为了针对WHO的摆烂不作为。

  其中,负责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各种名称的,

  是圭尔夫大学演化生物学教授Ryan Gregory老师~

  ——请品鉴:

  其他团伙成员包括但不限于:

  当然了,国内也有大佬在这个团伙里面,但名字就不提了。

  除了直接参与命名的各路大佬之外,

  还有更多的学术大佬,正在身体力行地使用这套中二外号~

  比如上面提到的佐藤佳老师,就是这套外号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请接着品鉴:

  至于佐藤桑身为学术大佬,为啥要带头阴阳怪气?

  原因很简单啦~

  ——请最后品鉴:

  ↑ 佐藤桑从今年2月份就开始呼吁需要安排新的希腊字母~

  奈何人微言轻,WHO不听他的……

  没办法,只能暗搓搓搞小动作了~

  以上!各位明天见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