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王小石:家国在我心中

火烧 2014-10-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王小石在东北工人家庭成长,受武侠小说影响,培养家国情怀。面对网络舆论挑战,他选择挺身而出,体现平凡中的正义与担当。

  家国在我心中

  作者:王小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众多不朽诗篇里的经典名句,也是诗仙作品给我留下最深刻共鸣的一句。

  再平淡再卑微的人生,也总会有乘风破浪直面命运挑战的机会,是劈波斩浪入沧海,还是贪图安稳度光阴,全在于你自己的抉择。

  在国家遭遇网络舆论最为危险冲击时,我挺身而出,奋力一战,我不后悔。因为,家国在我心中,至亲在我身后,我退不得。

  我出生在东北重工业基地的一个不能再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一线工人,文化程度不高,但都有良好的家庭修养和品格。父亲是城市下乡青年,母亲是农民子弟,经人介绍结婚后都在小镇上的工厂里上班。我出生时已是八十年代,虽然还见过粮票油票,粮油物资却不再短缺了。我没有经历过挨饿的苦日子,但受家庭条件所限,吃肉还是要精打细算的。

  工厂的职工家属住房是一排排的平房,每家都有同样大小的院子,可以储物、养花,我家用来养过鸡鸭鹅、兔子和鹌鹑。厂长与书记家的房子跟普通职工都是一般大小,位置也不是最好,因为分房时领导得让工人先挑,否则工人们若发现厂长书记谋私是定要闹上门去的,那样领导面上太不好看。

  这种住房格局的最大好处就是年龄相仿的孩子们很快就能玩到一起,成群结队。白天下学后混在一起搧片技(pia ji)、弹玻璃球、摔泥巴、放风筝、用蜘蛛网捕蜻蜓,晚上在空地上摔跤、到废旧厂房里用草绳荡秋千、捉迷藏。

  除了摔泥巴比较响以外,其他游戏大多算不上我的强项。我在几排家属房近乎家喻户晓的是到谁家玩都要找书来看。因为家里条件不宽裕,仅有的一排书架都没有摆满,其中还有几本老版中学语文课本凑数,我记得有篇课文提到了西藏解放前农奴制的冷血残酷,农奴主怕农奴夜里逃跑就用脚镣把他们连在一起。若有农奴侥幸在白天逃脱,他的家人就会被连坐动刑,包括:挖眼、刖足、砍手等。当然,我上学时的语文教材里已经没有这篇文章了,后来知晓是为淡化民众的阶级斗争意识。可惜劳苦大众自己解除了斗争武器,重新发展壮大起来的资本新贵却无时不在升级阶级压榨手段,任大炮们一路把房价推涨到极不合理高价以吸血房奴不就是鲜明例证吗?

  我上了小学后,家里的书已经翻得不能更熟了,就跑到邻居家去找书看。隔壁住的一位李叔叔经常出差坐火车,他会租武侠小说在旅途上打发时间。我看的第一套武侠小说是金庸的《碧血剑》,书中人物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家国情怀感染了我。此后由于父母工作调动搬家,但我对武侠小说的爱好坚持了下来,好在身边总有借阅的机会,数年下来总看了几百套武侠小说,奇遇神功转眼就忘,却对金庸笔下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及温瑞安笔下王小石的“甘于平凡,却在需要维护正义时挺身而出不计得失”念念不忘,并直接影响了我的意志及性格塑成,后者也成了我的网名。

  袁承志在发现闯王军进京后腐败变质劫掠民众后决绝地离开,郭靖虽然对南宋窝囊朝廷已绝望仍坚守襄阳直至战死,守护平民才是他们心中的为国大义。我把武侠小说读成爱国主义教材,也是无奈之举,谁让学校里的政治、历史教材太过枯燥乏味呢。如果这些教材也能多些血肉细节有英雄气有可看性,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理解了毛泽东等元勋建立新中国后为什么要把人民放在国号的核心,马克思曾预言会出现“中华共和国”,也没有料到这“人民”二字。毛泽东们是希望共和国每一代当政者都能牢记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而不是国土或其他。

  暴风骤雨般的下岗大潮猝然袭来时,我家变成了双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三十多年的工龄被区区一万元买断,折合每年300元补偿,而提留工资多年积累在工厂的公积金却无影无踪。厂长书记一元钱买下工厂后转身就把设备、技术卖给香港老板,把厂房卖给地产商,发了大财。然后潇洒地搬离职工家属区住进了市中心区大房子,过起了跟下岗职工天差地别的生活。我也认为国企需要改革,提升管理效率改善人浮于事,但是绝不应该简单粗暴地一卖了之,很多国营工厂经营效益好得很呢,尤其是在没有做好下岗工人安置救助方案的前提下。我家情况尚好,虽然教育产业化后大学学费压力较大,但父亲有一门技术,可以在劳工市场找到活干,当然十分辛苦(寒暑假我也曾帮工体验过),收入倒比在工厂还多些。可我了解到许多下岗工人家庭日子过得很惨,细节不忍叙述。具有天然组织性的东北两千万下岗工人,为何在几近无法过活的情况下没有引发激烈动荡?多年后,我拿这个问题去问我父亲,他自然而然地回答:“国家也不容易。”我登时热泪盈眶,沉默寡言的父亲也在我心中巍然高大起来。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父亲那一辈工人大多是十七八岁就进入工厂做学徒成长起来的,对国家的感情异乎寻常,正是这种朴素感情让他们在下岗后再穷再苦也不忘记体谅国家的难处。不知做出一刀切下岗决策的主导者知晓个中原因后,究竟会作何感想。民心不能轻易辜负啊!

  1999年是一个格外关键的年份,美国主导北约以五枚精确制导钻地导弹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彻底打醒了埋头发展经济求富的中国。那一年我在上学,平生第一次参加游行,抗议谴责美国践踏中国主权杀害三名同胞的悍然暴行。游行的激愤劲儿过后,冷静思考美国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发起挑衅,震慑瓦解存在可能的中俄联盟是其根本目的,而对比中国巨大的武力优势则是美国敢发动此举的底气。中国为表明告别冷战态度,曾多次大裁军,并大幅削减了军事装备科研院所的资金,造成使馆被炸后中国想要怒发冲冠都没有武器可用。落后就要挨打,和平祈求不来,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却屡屡付出血的教训才能领悟。中国此时尝到了自废武功酿成的苦果,也只有打断牙齿和血吞。在国际上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同时国家投入重金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唯有不断提升国防硬实力才能恢复独立自主底气。

  中国是历史上曾经强盛过的人口大国,鸦片战争后经历了百多年屈辱黑暗的日子,毛泽东奇迹般把中国从军阀割据带向统一安定,并艰难推进工业化让中国获得平等参与全球竞争的机会。对比同时期实现独立建国而如今经济主权仍依附于欧美的印度,便知独立自主中国道路的来之不易。轰炸大使馆事件宣告了卑躬屈膝委曲求全纯属一厢情愿。美国是任你中国怎样低头求饶都不会解除敌意的,除非中国自行解除核武装,内战分裂成对美国毫无威胁的七块甚至更多块。但中国人民又怎会答应?美国始料未及的是轰炸大使馆野蛮逼宫虽取得一时外交成功,却唤醒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骨气,令中国巨轮与美国预期的亲美航向渐行渐远,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对华外交战略失败。

  数年后,美国操纵中国的战略部署又试图从互联网上卷土重来。2011年初我经朋友推荐开通微博,很快便察觉舆论话语权大的一些媒体和意见领袖过度热衷于炒作中国的负面信息,甚至不负责任地制造传播恶性谣言。多次微博舆论热点不仅具有相同的负面信息特征,也具有几乎相同的转发传播路径,清晰地显示出有势力在人为制造负面舆论热点,目标是煽动民怨引发社会动荡,同时肉麻地美化美国的私有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我据此归纳出广受认同的普世精英舆论战5条军规:1,中国的负面事件要爆炸性热炒,且归罪于体制的独裁、腐败;2,中国的正面事件尽量与施政改善撇清关系,撇不清的不报道;3,民主国家的正面事件要突出宣传,归功于普世价值;4,民主国家负面事件要挖掘出正面信息并放大,挖不出的不报;5,造谣是在民众心里埋定时炸弹!

  目睹越来越多单纯的网友被蛊惑,盲目地附和“激进变革、动荡值得”的主张,我发表了遭受亲美意见领袖们围攻的博文《中国若动荡,只会比苏联更惨》,拿苏联解体后给俄罗斯民众带来的十年苦难,提醒同胞们切勿被那些极端舆论所蛊惑洗脑。伊拉克、利比亚、埃及等国家的血淋淋案例,也实证出即便忍受动荡苦难也开不出民主富强之花。美国当然不会告诉这些国家它自己其实是依靠工业化和战争财发达起来的。

  中国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只有通过安定发展去解决改善,此时网络舆论造谣煽怨引发动荡甚至分裂解体只会中断中华民族崛起依托的工业化进程。曾经是世界最大工业国的俄罗斯现在居然从中国进口解放牌重卡生产线,这还不够引以为鉴吗?

  中国若发生动荡,受苦难最深的还是平民老百姓。我父母需安享晚年,我孩子正茁壮成长,洞察到网络上通过操纵舆论煽动乱局的行径,我没有退路,唯有挺身抗击。即便遭遇无数喊打喊杀的威胁谩骂,我仍无怨无悔,因为,家国在我心中,容不得践踏侵害!

  最后,我在国庆六十五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向朋友们发起五点呼吁,如您认同,请不吝转发扩散:

  1.理直气壮地爱国;

  2.持平民主义立场;

  3.探究真相要多方认证,不盲信任何信息或人;

  4.批评恶政也赞赏施政改善;

  5.自己坚持光明,中国便少分黑暗。

相关文章

  • 王小石:解读文化革命进程的内在逻辑
  • 王小石:马航MH17坠机事件的证据链分析
  • 王小石: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三)
  • 王小石: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二)
  • 王小石:知日派教授冯玮的那些事儿(旧文重发)
  • 王小石:@老榕 梦游利比亚骗到你了吗?
  • 王小石:扑朔迷离壹基金
  • 王小石:从幼童当街便溺事件看香港社会包容性危机
  • 平度迷局:血拆、贿选与地产祸国
  • 王小石:马航飞机失联事件背后的大国博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