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农之声

治国时论之四:新生代农民工罢工对策--建设乡土社区,提高农民地位

火烧 2010-08-06 00:00:00 工农之声 1025
文章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罢工现象,提出通过建设乡土社区和提升农民社会地位来解决矛盾。强调社会信用体系在保障农民权益中的作用,为农民工争取更高尊严与地位。

治国时论之四  

新生代农民工罢工对策  

——建设乡土社区,提高农民地位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提法第一次在中央的正式文件中出现。“新生代农民工”指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1.5亿外出的农民工中占到60%,大约涉及1亿人口。

   

最近中国的一些外资企业相继发生罢工,参加罢工的多数工人都是新生代农民工。从表面上看,工人提出的诉求是加薪及改善待遇。其背后的实质是,新生代农民工已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多的尊严。

   

和父辈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比其父辈享受到的物质条件好许多,有着更高程度的教育水平,因此,他们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那就是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赢得更多的个人尊严。可是在现实中,他们却发现自己跟城市居民在户籍制度、教育、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社会养老保险等领域有着如此大的差别,他们会觉得社会很不公正。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这种不满,这个庞大的群体所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必将不断发生,而且愈演愈烈。

   

西方国家解决工人罢工问题的方法是,由工人组织工会来跟资方谈判。离散的工人是没有力量跟资方对抗的,工人组织成工会,就有力量跟资方抗衡了。因此,在西方国家,工人获得地位、赢得尊严的方式是组织工会。这种对抗式的解决问题方式,是适用于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跟价值观念的,但是不适用于中国社会,因为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跟价值观念跟西方不一样。西方社会推崇“对抗”,中国社会推崇“协调”。如果在中国由工人组织工会来跟资方对抗,一定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动乱。

   

那么,既适用于中国社会,又能解决农民工的不满的方法是什么?

   

以史为鉴,政府应该提高农民地位,使他们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官员和国营企业中的基本队伍的社会地位。

   

也许有人会问:国家凭什么要提高农民的地位?这不是公然造成不平等吗?

   

国家不是提高所有农民的地位,而是提高那些有信用的农民的地位。政府的理由是:社会信用较高的人,能够维护社会和谐,降低管理成本,当然应该给予较高的社会地位。

   

如何来识别和保障农民守信用呢?

   

要保障一个人守信用,离不开二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监督他,二是要有抵押物。

   

西方社会的信用是建立在个人本位基础上的,监督主要来自法律、警察、法官、律师,抵押物主要是以金钱来衡量的资产。

   

对中国社会来说,靠法治来监督的成本太高,以金钱做抵押物的成本太低,所以在中国建立仿照西方社会的信用体系不可能成功。

   

   要建立中国社会的信用,必须借助中国的国情,利用中国人的特点,那就是,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特别强,重亲情,把有血缘关系的人看得重。因此,中国人的信用,最容易在亲戚之中建立起来。如果一批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能够自愿组织成为一个互相信任、互相担保、互相监督的群体,那么,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不守信用的成本将大大提高。如果政府再发布一系列的政策,使得这个群体中的社会地位高于没有结成这种群体的离散的个人,那么,这个群体的人几乎将自觉地守信,而那些离散的个人,也将自发地形成新的互相信任、互相担保、互相监督的群体。

   

这个群体为保障守信而对政府提供的抵押物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不是金钱,这样才能使他们违规的成本大大的增加。

   

我们把具有这样功能的土地,称为乡土,把这样的土地族群,称为乡土社区。

   

中国政府提高农民地位、重建社会信用的对策如下:

   

    政府建立公共的社会信用平台,社会信用由乡土社区担保,国家政策向土地人口乘积较大的守信群体倾钭,如:子女上学,国企招工,干部升迁,有土地族群作担保者优先。

   

乡土社区的介绍信可作信用凭证,政府提供核查介绍信真伪的信息平台,通过相关网络平台查询各乡土社区的信用记录,包括违规、刑案、命案、超生记录,对超生较多且记录较差的乡土社区限制其成员外流,实施乡土禁闭,或整体解散。

   

国家的优惠政策,根据土地族群的信用等级不同而给予不同等级的优惠。开国元勋及其他为国立功的族群,在政策的起步阶段,得到最高的优惠,在以后的时间中,当然也可能降级。其他的族群,也可以通过信用升级,享受最高的优惠政策。

   

这样的政策,使得加入了有族群有土地的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正类似于二十世纪60年代,一个有单位的国企职工也充满自豪感、安全感一样。这样的势,一旦建立,必将促使城市居民加入乡土社区,从而向本族土地投资,达到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乡土社区,其实就是个小社会,里面不光是只有农业,跟城市社区一样,也需要服务业、工商业,例如,电器维修、房屋建筑、养生医疗、文化娱乐、生态治理,甚至从农产品直至终端消费的全部加工环节,都可以由土地上的人口来承担,也就是说:粮油加工业、乳品业、罐头腌制蜜饯果蔬加工业、纺织业、时装业、林木加工业、皮革业等等,再加上民用消费品的终端装配,可以吸收大量人口就业。

   

因此,建设乡土社会,既能够重建中国社会的信用,又能够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带动新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是真正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彻底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使多数中国人能够安居乐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