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标王看经济乱象
央视每年都要举行广告招标,出价最高的、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广告,其投标人被称为“标王”。 从1995年到2012年,在央视的广告招标大战中已经涌现出18届“标王”。以下是18届“标王”的英雄榜:
年份 招标额最高企业 中标金额(元) 央视招标总额(元)
1995 孔府宴酒 0.31亿
1996 秦池酒 0.67亿
1997 秦池酒 3.2亿
1998 爱多VCD 2.1亿
1999 步步高 1.59亿
2000 步步高 1.26亿
2001 娃哈哈 0.22亿
2002 娃哈哈 0.20亿 26.26亿
2003 熊猫手机 1.08亿 33.15亿
2004 蒙牛 3.1亿 44.12亿
2005 宝洁 3.8亿 52.48亿
2006 宝洁 3.94亿 58.69亿
2007 宝洁 4.2亿 67.96亿
2008 伊利 3.78亿 80.28亿
2009 纳爱斯 3.05亿 92.56亿
2010 蒙牛 2.039亿 109.66亿
2011 蒙牛 2.305亿 126.68亿
2012 茅台 4.43亿 142亿
http://finance.people.com.cn/stock/GB/16191747.html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花钱如流水,也可以看到某些“标王”陷入“出门倒”的怪圈。首届“标王”孔府宴酒,现在谁还在喝孔府宴酒?似乎市场上已经不见了孔府宴酒的踪影。第二届和第三届“标王”秦池酒,由于没有及时将经济效益转化为发展后劲,“勾兑事件”在1997年初遭媒体曝光后,使得秦池销售一落千丈。此后,关于秦池被“拍卖”的消息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虽然秦池酒厂至今仍然在维持生产,只不过当年的辉煌已是过眼云烟。第四届“标王”爱多VCD,其老总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标王”中结局最悲惨的一个。据介绍,爱多的风光只是昙花一现。随着VCD市场的萎缩,掌门人胡志标盲目实施多元化战略,铤而走险,开始造假诈骗。2000年12月,汕头南安以3000万元从法院拍得“爱多”中英文商标。2004年2月,胡志标被法院终审以挪用资金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等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25万元。第九届“标王”熊猫手机,其结局比爱多VCD强不了多少: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熊猫手机在巨额广告与薄利销售的矛盾中,掉进了债务的无底洞。2005年3月14日,熊猫移动的控股方南京熊猫一纸公告斩断了与它的关系。7月28日,熊猫手机前掌门人马志平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被批捕。等等。18届“标王”中有5届或者“出事”,或者萧条。于是有人把央视“标王”称号视为“毒药”,也不无道理。
另外的13届“标王”仍然很风光,看来很可能铸成更大的辉煌。但有个道理老百姓都懂得,那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出手阔绰、花钱如流水的“标王”肯定不是钱多得烧的,不扔出去心里不痛快。它们既然是企业那就是要赚钱的。巨额的广告费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买单。如此一来,当你决定掏钱买“标王”的产品时就要思量清楚,消费者每购买一次产品,就等于为“标王”的“大手笔”直接或间接地做了一次贡献。而最终,所有“标王”都要向央视这个“老大”进贡。因此,所有“标王”既是受害者,也是央视向全国人民圈钱的帮凶。
我们不知道央视算是什么编制。是政府部门,还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似乎都是又都不是。他们既是政府的喉舌(尽管在理论上他们又喜欢自称为百姓的喉舌),又具有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同时又在按企业运作方式向社会圈钱。网上流传一个央视主持人年收入的清单,很多主持人的收入大大超过某自曝年收入仅12万元而且是包括保姆费的副总理收入的好几倍。不说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有意见,我看很多政府官员也会有意见的。央视,游走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三栖明星”,利用手中掌握的优质公共资源捞了多少不义之财呵。
如果央视只是捞了些不义之财,那也还罢了,可是他们搞的广告“标王”害了多少因心气浮躁而中招的企业呵。通过“标王”这种烧钱活动而煽起的全民浮躁又何其严重呵。本文所说的“经济乱象”,央视是最大的推手。每当我看到央视播音员播读党和政府重要消息时那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就难免产生一些不敬之意。央视,想说爱你已经难出口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