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答占卜氏(二)

火烧 2014-10-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公有制主体地位与私有化临界点展开讨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答占卜氏(二)
的确,在理论规范方面,老师够水准。我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信教条,以吴仁宝民营企业家头衔而把他归纳于非公有经济一类,错怪老师,深表示歉意,对不住。在其他方面仍保留意见,望老师指教。
我对自己的学识一直有着较清醒的认识,算是有自知之明。作为一个政治老师,许多知识主要停留在较浅层面上,一直抱着学习的态度与强友们交流,以期共同提高。但也不敢过分自卑,有时候简单的也往往较准确,本质就是简单的,现象才复杂,难在如何由现象认识到本质。我信教条、信理论,知道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的科学概念、判断、推理所构成,离开了这些理论要素,理论体系根本无法存在。只有准确使用这些理论要素,分析问题、说明道理才能符合逻辑,才有理论依据。我反对教条主义,不顾客观事实,不去面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事实去空谈理论,那是在卖弄学问、搞玄学。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理论只有诉诸实践,才有生命力和真正的价值。你没有错怪我,不用对我说对不起,重要的是你自己理清思想才好。与别人讨论问题时看清别人的思想、读懂别人的思想是必要的,左手树耙右手打靶没有意思。华西村的例子说明了公有制下能够实现共同富裕,你同意吗?
1,既然私有经济有存在的必要性,在不危害侵吞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及国民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那些个体户、私营主以及在旗下打工的这部分人群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就应该受到褒奖。我赞美私有化,是赞美过去式的,我也不赞成继续私有化,认为私有化已经接近尾声。你认为过去的私有化以及现存的私有经济妨碍了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地位了吗?违背了邓小平的初衷了吗?
对你说的第一种情况我持赞同态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适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可以的。第二句你仍然在混淆私有经济与私有化的这两个概念。对于什么是私有化,我在上一个回复上作出了明确的说明,你也可以百度一下。第三点你提出的私有化的临界点问题很有意义。分析如下:
首先必须明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从量上看,公有资产与非公有资产相比要有数量上的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1)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占绝对统治地位)。(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关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其次对照今天的现实,公有制经济还占主体地位吗?能不能在数量上取得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现在缺少明确的宏观统计数据,何故?你懂得。
第三,公私比重的变化不是通过自由公平竞争实现的,而主要是通过非法侵吞国有资产形成,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也是我所主张的属于敌我矛盾需要通过专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再改正;我国的政策是毫不动摇地发展、巩固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四,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大型国企被强制混合,是不是符合邓小平的初衷、是不是符合党中央的真实精神,你自己判断。
2,关于两极分化,这是分歧的核心。造成两极分化的原罪不是私有化,甚至不是市场经济,记得有句话是说开放促改革。中国近代的贫穷落后最主要总结是不能闭关锁国,开放是这种思想下的必然选择,而市场经济又是最适应当时的国际环境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程度的私有化也就成了必然。说两极分化是私有化的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改革开放要搞下去,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会伴随下去。既然不能杜绝,只能减轻其危害,而不是因噎废食。
对这部分回复完全可以参看我在上一个回复中的第五点http://bbs.chn2007.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7385&extra=page%3D1
理解你的这一段相当费劲,你犯了自相矛盾,偷换概念等错误。首先你先说“造成两极分化的原罪不是私有化,甚至不是市场经济”认为两极分化不私有化(甚至是市场经济)原罪,后又说“说两极分化是私有化的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承认了两极分化是由私有化带来的(知其然),只是在批判别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知所以然),接着你把问题归结到改革开放身上;最后以吃饭为喻,迫使大家必须吞下这个恶果。你弄混了私有化、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但还是能看清你的意思,在你的潜意识中改革就是以私有化为内容的,两极分化是私有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即放要进行下去,就是必须接受这一结果。下面进行一下具体分析:
第一、邓小平对于改革的性质、对象、出发点及检验标准、路线图及两个大局的思想。 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对象: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环节与方面、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与方面;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检验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改革路线图: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的战略思想中一直就有“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他 说的“两个大局”,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 个大局。另一个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 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第二、(可能是想对改革进行方向性的说明)邓小平的十个如果
1、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六万亿美元……就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所以,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
2、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这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出现两极分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
3、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
4、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使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
5、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了,而且不断提高,这有什么坏处!(《在中顾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1页)
6、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7、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说来,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9页)
8、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所以不能不讲四个坚持,不能不讲专政,这个专政可以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有力地对付那些破坏建设的人和事。(《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4页)
9、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10、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个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先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名列第一炒办教育、修路。当然不能搞摊派,现在也不宜过多宣传这样的例子,但是应该鼓励。(《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第三、特别是在85年后,他意识到中国变质变色的危险其实是来自党内,来自党内的高层,主要表现在86年自由化及89年6.4风波中邓小平的态度。
由此我们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审视,他所倡导的改革是沿着社会主义路线的,但一线的执行者错误地执行使得改革的许多措施背离了正确的轨道从而造成了一系列问题,集中表现为私有化倾向及两极分化的恶果的交互作用,并催生着腐败、卖国、买办化等。
所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改革,而在于要进行怎样性质与内容的改革,为增进哪些人的利益的改革及怎样的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前提、以增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开放还是以丢失经济主权、安心为人代工的开放,我的主张是“搞私有化、加大对民众剥夺、加剧两极分化的改革我坚决反对,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改革我完全支持;丧失独立自主精神、将国家经济沦为西方附庸为人代工的开放我坚决反对,在坚持自力更生基础上吸引借鉴为自己寻找机会的开放我坚决赞成。”赞成支持习总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及反对借国企改革之机搞国企私有化的行为,希望尽快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必须有勇气把以前改错了东西再改回来,还改革以本来的面目,把改革搞成以人民利益为重、以群众意愿为主的改革,使我们的官员从内心想着必须为人民服务、自己就是人民的勤务员,党员干部的廉洁不仅靠党要管党来保证,而且靠群众的监督来保证,把反腐的人民战争进行到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