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投降日进行哀悼是政治智慧的体现
文章分析在8月15日日本投降日进行舟曲泥石流哀悼,是化解国内国际矛盾的政治智慧。结合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及周边紧张局势,选择此日哀悼,既符合民俗又巧妙应对复杂形势。
昨天,国务院发布通知,今天全国哀悼舟曲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为什么要选在今天哀悼呢?
按照中新网报道《我国举国哀悼舟曲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的说法,今天是舟曲灾害遇难同胞的“头七”,依照“民俗”应该哀悼。
不过,实际上今天并不是“头七”。舟曲的泥石流灾害发生于8月7日深夜至8月8日凌晨,8月8日当天为第一天。
“头七”是第七天,应该是8月13日,也就是前天,本周周五。
那么,为什么要选在今天哀悼呢?本网友认为,选在今天哀悼,这是政治智慧的体现。
今天是日本宣布投降六十五周年纪念日。每年到了这一天,总是会有日本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之类的高层政治人物去参拜靖国神社。
小泉纯一郎任首相期间,年年都要去拜。后来小泉下台了,新任的首相们虽然不亲自去拜了,仍然挡不住部分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参拜的热情。
去年的首相属于所谓“亲华派”,8月15日前后日本又正在闹“政治危机”,仍然有内阁成员跑去参拜。
今年换了新首相,虽然包括新首相在内的全体内阁成员早就宣布不会去参拜,但是,谁能保证到时候有变卦的呢?
此外,那些国会议员会不会去呢?会去多少人呢?媒体会不会借此大肆宣扬呢?这些都很难说。
美韩又正好宣称将在东海搞多次军事演习,使得周边的局势异常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日本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同时大规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政府也是很难作出激烈反应的。
然而,近几年国内“民族主义”舆论又有所抬头,而且不便直接压制。
依照惯例,每年8月15日是要庆祝日本战败的,“民族主义”难免与日本参拜发生“正碰”.
在目前复杂的国内与国际形势下,政府实难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
舟曲这次的泥石流,可说是来得恰到好处。虽然8月15日并不是“头七”,但是也不会有多少人真的去较真。
而且,即使有人较真,也可以找到理由:8月13日是周五,用来悼念并不方便。
当然,若是有人追问:为啥周六不行呢?那就太不识趣了。
在日本投降日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哀悼,禁止一切娱乐和庆祝活动,确实是政治智慧的体现,是轻松化解国内国际矛盾的高明策略。
为什么要选在今天哀悼呢?
按照中新网报道《我国举国哀悼舟曲泥石流灾害遇难同胞》的说法,今天是舟曲灾害遇难同胞的“头七”,依照“民俗”应该哀悼。
不过,实际上今天并不是“头七”。舟曲的泥石流灾害发生于8月7日深夜至8月8日凌晨,8月8日当天为第一天。
“头七”是第七天,应该是8月13日,也就是前天,本周周五。
那么,为什么要选在今天哀悼呢?本网友认为,选在今天哀悼,这是政治智慧的体现。
今天是日本宣布投降六十五周年纪念日。每年到了这一天,总是会有日本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之类的高层政治人物去参拜靖国神社。
小泉纯一郎任首相期间,年年都要去拜。后来小泉下台了,新任的首相们虽然不亲自去拜了,仍然挡不住部分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参拜的热情。
去年的首相属于所谓“亲华派”,8月15日前后日本又正在闹“政治危机”,仍然有内阁成员跑去参拜。
今年换了新首相,虽然包括新首相在内的全体内阁成员早就宣布不会去参拜,但是,谁能保证到时候有变卦的呢?
此外,那些国会议员会不会去呢?会去多少人呢?媒体会不会借此大肆宣扬呢?这些都很难说。
美韩又正好宣称将在东海搞多次军事演习,使得周边的局势异常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日本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同时大规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政府也是很难作出激烈反应的。
然而,近几年国内“民族主义”舆论又有所抬头,而且不便直接压制。
依照惯例,每年8月15日是要庆祝日本战败的,“民族主义”难免与日本参拜发生“正碰”.
在目前复杂的国内与国际形势下,政府实难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
舟曲这次的泥石流,可说是来得恰到好处。虽然8月15日并不是“头七”,但是也不会有多少人真的去较真。
而且,即使有人较真,也可以找到理由:8月13日是周五,用来悼念并不方便。
当然,若是有人追问:为啥周六不行呢?那就太不识趣了。
在日本投降日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哀悼,禁止一切娱乐和庆祝活动,确实是政治智慧的体现,是轻松化解国内国际矛盾的高明策略。
很赞哦! (104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