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沉痛的记忆

火烧 2010-08-15 00:00:00 网友时评 1039
文章回顾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同时哀悼舟曲泥石流遇难者,反思多难兴邦的适用性,批评地质隐患与救灾责任,呼吁避免人祸灾难。

沉痛的记忆

         8月15日 ,一个注定要被中国历史记载的日子。   

        65年前的今天,日本正式向中国无条件投降,结束了中华民族连续8年(加上东北被侵占为14年)被蹂躏践踏的屈辱历史。   

        今天,举国哀悼,为了舟曲罹难的同胞,神州大地又一次被伤痛和泪水浸染,满目疮痍的舟曲,又成了国人心中抹不去的阴霾。   

        多难兴邦?媒体又一如既往地用此来慰藉人民脆弱、有限的认知力。古已有之的这四个字,意思指在一定条件下多灾多难的局面,往往可以激发人民发愤图强,战胜困难,由此使国家强盛起来。——但用在这样的自然灾害中妥否?这里所谓的难是应该是指不可测的自然灾难,不是所有的难都可以兴邦的,不然照此理论,矿难、车祸、火灾等等灾难都可以兴邦,那至此中国不知要有多强大了,至少超过到处耀武扬威的MG佬吧。   

       泥石流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可以称之为天灾,但请注意,泥石流并不象地震、龙卷风等自然灾害一样无法防治。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试问,如果提前将前两个地质隐患排除了,即使有了“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能形成破坏力这么强的泥石流吗?那些所谓的地质专家们提早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暴雨来临当地政府还没意识到会发生泥石流灾害提早让群众转移?1000多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湮没了,但究竟是被泥石流湮没的吗?其不言自明。

          灾难发生后,政府的救援力度很大,也又一次激起了全国民众的凝聚力,也充分体现了大爱无疆的民族热情。下半旗、全国哀悼是对逝者的尊重和告慰,但能真正抚平和超渡逝者们含恨离去的灵魂吗?

           ——所以,千万别再用“多难兴邦”来忽悠老百姓了,别再用“多难兴邦”来搪塞某些部门的责任了,血的教训很惨重,但亡羊补牢,为时还不晚,尽可能地避免些类似人祸的灾难,才足以告慰逾千名逝者的在天之灵。

           还有,人们在自然面前目前最应该保持的就是谦虚和本份,什么“人定胜天”、“战胜自然”?难道大自然一次次对人类的教训还不够吗?人类自以为掌握了所谓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可以置自然规律而不顾,这不能成为人类蔑视自然、破坏自然的理由,人与自然本是一体,人类是在自然的环境下生存的,科学的发展也是在自然条件下发展壮大的,只因人类狂妄的无知和愚昧蒙蔽了理性才会与自然对立,而最终将自己在所谓“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被自然一次次无情地惩罚。——尊重自然、发展科学、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最佳的生存之策。

          因此,记忆非常之沉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